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项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

中文名

地缘政治

外文名

geopolitics

提出时间

1897年

提出者

F.拉采尔

起源

大部分人都同意,地缘政治学起源于政治地理学。而地缘政治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在1897年所提的“国家有机体”论,以及之后发表的“生存空间”概念。

但是“地缘政治”这一词,则是源自于瑞典学者鲁道夫·契伦(瑞典语:Rudolf Kjellén)。契伦进一步发展拉采尔的理论,用地理来解释政治现象。

经典地缘政治理论

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游戏

地缘政治理论是国际政治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之一,经典的地缘政治理论包括国家有机体理论、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理论等。

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理论的核心是将国家看作一种空间有机体,它的延续和生存要受制于自然法则,尤其是领土性质及空间区位的影响,一国成败的关键在于其能否适应客观的地理环境,国家作为健全的空间有机体通过扩张来增强其力量的做法是一种自然而合理的行为。

马汉的海权论通过引证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谁能有效控制海洋和战略性海道和海峡而获得制海权,谁就能成为世界大国。

麦金德的陆权论的核心思想是从地理和历史两个方面强调“世界岛”,特别是“心脏地带”在世界政治格局和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提出位于“心脏地带”和海洋之间的“边缘地带”才是世界权力争夺的重要战略区域,并提出“谁支配着边缘地带,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

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影响

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部分大国的战略制定和地缘空间外扩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任期内开始以海权论为指导,从大陆扩张主义转向海洋扩张主义,经过历届美国政府大力发展海权与海军力量,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海洋强国,海军基地遍布全球。

边缘地带理论也对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后美国积极推行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扩张政策,相继与欧洲、东南亚国家签订“共同防卫条约”,形成包围欧亚大陆边缘的军事联盟体系。如今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在进行战略制定时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典地缘理论的影响。

但应该看到,传统地缘政治理论遵循“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逻辑,归根结底是为霸权扩张提供合法性基础,不符合当今时代主题。地缘政治理论是引导大国争夺和控制战略通道的战略思维模式,同时也为后起大国打破现存大国空间包围的战略需要提供服务。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起源于殖民世界体系,彼时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控制,而地缘政治理论则为其争夺殖民地,发展霸权主义所服务。

可以看到,无论是海权论和陆权论,还是边缘地带理论,都受到当时大国追逐全球霸权战略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局限性。二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成为地缘政治板块的主要构成要素,以大国对抗和战争为特征的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在殖民体系终结,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特征下,以“控制”“统治”“主宰”为核心的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将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地缘政治战略实践[1]

现代地缘政治理论

分裂世界论

代表人物:扫罗·B·柯恩

代表著作:《分裂世界的地理与政治》

文明冲突论

代表人物:塞缪尔·P·亨廷顿

代表著作:《文明的冲突、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单极论

代表人物:布里辛斯基

代表著作:《大棋盘》

多极论

代表人物:基辛格

代表著作:《大外交》

整合论

代表人物:阿尔伯特·德芒戎

代表著作:《欧洲的衰弱》

历史发展

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1897年发表的《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以后又发表有关“生存空间论”的论文,把C.R.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生物概念应用到国家的成长和发展上,认为国家像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广阔的空间。

瑞典学者R.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于1917年发表的《作为生命形态的国家》一书中提出地缘政治学这一名词。他认为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条件是:广阔的空间、对全体国民的控制和自由的活动权力。 1904年,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发表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论文,创立了与海权相对应的陆权理论。他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称为枢纽地带,视其为世界政治的枢纽。

1919年,麦金德又将“枢纽地带”的概念修改为“世界岛”的“心脏地带(heartland)”,并且把欧、亚、非三大陆统称为“世界岛”。“心脏地带论”认为:东欧是世界岛的心脏地带,控制了心脏地带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岛,控制了世界岛就等于控制了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学者豪斯霍弗利用和歪曲国家有机说和生存空间论以及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的陆心说,为纳粹德国侵略扩张服务。他认为德国缺乏必需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自然资源,主张重新分配世界领土,而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方法。

此外,他把世界划分为几个泛区域,其中整个欧洲、非洲和亚洲西部广大地区作为属于德国势力范围的泛欧区,德国是该泛区域的核心。由于他把地缘政治学与A.希特勒的第三帝国联在一起,致使地缘政治学名声不好而一度衰弱。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基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概念,提出了相应的“边缘地带(rimland)”学说。他认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发生在边缘地带,而且边缘地带在经济上、人口上都超越心脏地带。因此,控制边缘地带是控制欧亚大陆的关键,而控制欧亚大陆又是控制世界的关键。

1960年L.K.D.克里斯托夫提出应当恢复作为科学的地缘政治学的声誉,认为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学与政治地理学之间的媒介,其研究应当对自然环境对政治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

“通权论”的提出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互联网、现代交通工具等将世界连成一个越来越紧密的整体,国家间的对外依赖度不断提高,地缘政治的零和博弈格局逐渐被非零和博弈所替代。在此时代背景下,以“控制”“统治”“主宰”为内核的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解释力不断下降,互联互通成为地缘政治格局研究的新条件和新背景。

由此,基于互联互通的地缘政治思想,“通权论”内涵为:“通权论”是指以世界和平发展为前提,以互联互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基础,以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陆、海、空、天、网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地区间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等领域的沟通、交互、理解,构建一种符合世界发展所需要的互惠互利的地缘政治理论。期望在国际社会中形成强大影响力,就必须将国家发展融入世界系统,加强国家间互联互通,从而达到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目的。与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相比,“通权论”更加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沟通、合作,“通权”不仅可以实现国家实力的提升,也可以将影响范围扩展至全球。也就是说,凭借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合作的优势,国家才能快速稳定发展,即“通权”强的国家才能具备较大的影响力。[1]

主要影响

影响原油价格

关于地缘政治学的定义,英国政治地理学家杰弗里帕克认为是,“从空间的或地理中心论的观点对国际局势背景进行研究,整体的认识。”这也可以说是从全球的空间背景上来观察其政治的格局及各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这种从全球的地理空间尺度上,从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的总体上,来研究各主要国家间或各集团之间政治上的相互关系与格局的地缘政治学,简言之,即是全球的地缘战略学。地缘政治学已成为表达全球大国间政治战略上的对抗与竞赛的通俗术语。

影响黄金价格

20世纪70年代后,受国际政治大事件影响的黄金价格走势图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由于国际上通行金本位(金汇兑本位),黄金价格受到管制,因此不存在价格上的剧烈波动问题。

但伴随着越南战争把美国经济拖入低谷和随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信用本位制度地位得以不断强化,黄金作为商品和货币的集合体,其价格开始出现剧烈波动,特别是1973-1980年和2001-2007年间世界黄金价格出现两次大幅上涨。

究其原因,重要事件的发生是一次次引导金价波动的重要助力,而这些事件都与地缘政治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举例:1973-1974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黄金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其后随着事态的逐渐平息而大幅回落。1979-1980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苏联入侵阿富汗和两伊战争爆发等国际重大地缘政治事件的密集发生,支撑起黄金价格于1980年年初创下了870美元的历史高点。

2007年伊朗核危机对黄金价格也产生了影响。

主要作用

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游戏地缘政治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举两个例子:德国正是因为地处中欧,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才吃尽了苦头,永远摆脱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这也是它两次大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与它在西半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关系极大,在战略上首先就处于不败之地,因为没有人能越过太平洋或者大西洋之后还能击败美国。

在地缘政治学中流派很多,但很多论断如今已经不适应国际局势的发展了。没有什么地区再是“新月地带”“心脏地带”,也不再是所谓的“陆权”“海权”或“空权”时代。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竞争也不是资源竞争,而是技术竞争,综合国力竞争。那些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并不一定产生强国,而那些地理位置险要的国家也难以逃过“高、精、尖”武器的法眼。[2]

既然如此,地理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体现在三个层面:从人的层面来说,地理因素会影响民族的性格和文化;从国家层面来说,地理因素会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国力,例如由海权向陆权转换时期导致的权力转移;从国际层面来说,地理因素一旦和当时的国际格局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就会对国家的外交格局(外交的取向、难度)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