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鬃烈马》是京剧传统剧目。又名《回龙鸽》、《王宝钏》。现存清末刻印和手抄的部分折子。根据鼓词《龙凤金钗传》改编。写唐丞相王允的三女王宝钏彩楼招亲,选中乞丐薛平贵。王允命女退亲,宝钏不从,被逐出相府,父女决裂。平贵因降服红鬃烈马得官,出征西凉,战败被俘,与西凉代战公主结亲,并继承王位。宝钏苦居寒窑十八年,写血书托鸿雁寄往西凉,平贵得信,赶回长安与其相会。王允阴谋篡位,平贵在代战公主帮助下发兵将其擒获,自立为帝,封赏宝钏、代战公主。剧中薛平贵形象的内涵较为复杂;王宝钏形象很有光彩,体现着古代妇女善良、坚韧等优秀品质。

中文名

红鬃烈马

类型

京剧

主要角色

薛平贵、王宝钏

内容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

剧情简介

唐丞相王允,生有三女,大女金钏,嫁苏龙,官居户部;二女银钏,配魏虎,兵部侍郎;三女宝钏,因过溺爱,在十字街头,高搭彩楼,抛球选婿。球中花郎薛平贵。王允嫌贫爱富,悔却前言。王宝钏力争不果,与父三击掌,随薛平贵投奔寒窑。后来薛平贵降妖有功,封为后军督府。王允参奏,改为平西先行。平西当中,苏龙、魏虎分别为正副元帅。魏虎与王允合谋,屡寻借口要斩薛平贵,经苏龙阻拦,遂加鞭笞即令会阵。薛平贵竭力苦战,获得大胜。魏虎又以庆功为名,灌醉薛平贵,缚马驮至敌营。反被代战公主招亲,并驾坐西凉。过了十八年,王宝钏清守寒窑,备尝艰苦。老母亲身探望,并无懈志。薛平贵闻讯,盗令回国。值唐王晏驾,王允篡位,兴兵捉薛平贵。由代战公主保驾,薛平贵乃登宝殿,王宝钏亦被封为正宫娘娘。

角色介绍

薛平贵:老生

王宝钏:旦

代战公主:旦

高嗣继:小生

王允:老生

王母:老旦

苏龙:老生

魏虎:净

王金钏:旦

王银钏:旦

马达:丑

江海:丑

折子戏

京剧《红鬃烈马》共包括13场折子戏,分别为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闹窑降马、别窑投军、误卯三打、母女会(探寒窑)、鸿雁修书、赶三关、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

另外,也有“王八出”和“薛八出”之分:王八出,就是以王宝钏为主要故事线索的八出戏,包括:《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探寒窑》、《武家坡》、《算粮》、《大登殿》。

其实,在《探寒窑》之后,《武家坡》之前还有一出《鸿雁捎书》,关于《鸿雁捎书》,京剧中有一个很短的戏,后来“江南二秋”之一的黄蜚秋在晚年把这出戏根据扬剧的同名剧目,改编成了一出唱、念、做都非常繁重的京剧。其创作之后,未公开演出过,但留有剧本和录音。所以它不算是王瑶卿先生的代表作-王八出之中。当年黄蜚秋先生把这出戏传授给了当时在中国戏曲学校的李开屏等人,只有李开屏在毕业汇报中演出过一次,后一直没有再演出过。根据李开屏老师回忆,该剧声腔很优美,并且有繁重的表演,很吃功夫的。这出戏,从黄先生编排到李开屏演出,只在京剧舞台昙花一现,再也没有人演出过。记得当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曾经介绍王八出,当时也介绍了京剧的这出戏,但播放的是扬剧的录音。

除去以王宝钏为主线的王八出以外,还有以薛平贵的故事为主要线索的薛八出,它包括:《花园赠金》、《彩楼配》、《平贵别窑》、《误卯三打》、《赶三关》、《武家坡》、《算粮》、《大登殿》。关于薛八出一般《误卯三打》接演《赶三关》,因为这几出戏很短,所以连演。

在《算粮》和《大登殿》之间还有一出《银空山》,《银空山》有大小之分,《大银空山》也叫《回笼鸽》写王允篡位,命高嗣继追杀薛平贵,薛在情急之中,放出代战给他的鸽子报信,代战公主领兵救驾,并联合攻打长安,薛平贵坐了江山。现在这出戏也绝迹舞台了,而当今舞台上的所谓的《大银空山》也只是比《小银空山》多一些烦琐的表演而已,一些情节也作为过场处理,老本的《回笼鸽》再也看不到了。

由此而见,除去王八出和薛八出中重复的故事情节,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王薛爱情故事:《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误卯三打》、《赶三关》、《探寒窑》、《鸿雁捎书》、《武家坡》、《算粮》、《银空山》、《大登殿》。

现在一般只演《三击掌》、《武家坡》、《算军粮》和《大登殿》,其中以《武家坡》最为著名,老生与青衣并重,唱功戏,各流派均有上演。1957年,程砚秋先生和杨宝森先生合作的《武家坡》,把这出久演的名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于魁智,李胜素,李维康,耿其昌等名家均有精彩演绎。

北京师范大学京剧社十周年演出(2009年5月)曾演出九版本的《红鬃烈马》:《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赶三关》、《武家坡》、《算粮》、《银空山》、《大登殿》。全部演员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在校生及毕业生,是高校京剧票界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