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人生》是一部记实性的电影,由台湾布袋戏大师李天禄饰演本人,由侯孝贤执导。影片于1993年9月13日在加拿大上映。该片以李天禄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为叙事主线,李老本人的口述回忆与拍摄重塑的场面相互穿梭交织,以李天禄的个体经历呈现出台湾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间的历史风貌。

中文名

戏梦人生

外文名

The Puppet Master

类型

剧情/传记

制片地区

台湾

拍摄日期

拍摄地点

福建、台湾

发行公司

ERA

导演

侯孝贤

编剧

朱天文、吳念真

制片人

邱复生等

主演

李天禄、林强

对白语言

日语/闽南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0107157

主要奖项

1993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三项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出品时间

1993年

上映时间

1993年9月13日加拿大

片 长

142分钟

剧情简介

影片以台湾布袋戏大师李天禄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作为叙事主线,采用李老先生本人的口述回忆与拍摄重塑的场面相互交织的手法,慢慢讲出一段“戏梦人生”,再现了台湾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他坎坷的一生与不平凡的遭遇。影片光李天禄本人的口述回忆就占了影片的三分之一。他对着摄影机叙述他的生活片断:外祖父和父亲的不合,母亲去世、继母的冷酷、跟父亲学艺、外祖父的死,与父亲和继母闹翻后离家,随木偶剧团四处游走,入赘到女方家里作“嫁公”。

影片中,主人公李天禄现身银幕、忆述往事的情景,跟导演精心重塑的历史场面和生活氛围以及一整段一整段的戏曲演出(包括京剧、歌仔戏、布袋戏以至日本宣传剧)彼此参证,在超常沉稳的画面控制、固定不动的镜位选择和一系列深情凝视的长镜头里,满含着中国电影内敛含蓄的韵致。[1]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李天禄

李天禄

----

李天禄青年

林强

----

李天禄少年

程奎中

----

李天禄童年

卓举伟

----

李火

洪流

李天禄祖父

许梦冬

蔡振南

李天禄父

李年

高东秀

李天禄生母

林来发

杨丽音

李天禄后母

陈茶

黄倩如

李天禄妻

陈升

武拉运

李天禄丈人公

陈阿来

李传灿

李天禄丈人

陈锡煌

李文彬

李天禄子

李娇娥

蔡宜桦

李天禄女

大叔公

吕福禄

----

二叔公

刘南阳

----

三叔公

林水清

----

金环姆

陈淑芳

----

老沙魁

杨财明

----

阿春

蔡秋凤

----

大目仔

陈亦珊

----

许旺来

小戽斗

----

丽珠

魏筱惠

----

阿贵

郑雅龄

----

川上课长

伊东史朗

----

川上妻

日野恭子

----

贝元警佐

井村淳

----

黑川警佐

纳富俊郎

----

炉主(安邦)

陈锡煌

----

鹿角

吴荣昌

----

火木

余清显

----

指仔

蔡照益

----

番薯

陆明进

----

掌中戏后场

李顺发;许再添;杨财明;刘金松;周松茂;

----

职员表

出品人

邱复生

制作人

张华福、邱复生、张华坤、詹宏志、王绍基

监制

杨登魁

原著

李天禄

导演

侯孝贤

副导演(助理)

陈怀恩、江瑞宗、谢仁昌、洪智育

编剧

朱天文、杨登魁

摄影

李屏宾

配乐

詹宏达、陈明章

剪辑

廖庆松

道具

许英光、许丙星、张光宇

艺术指导

陈锡煌、李传灿、长谷川一郎、陈炫辉、菊地若子

美术设计

卢明进、张弘、蔡照益、何献科、刘南阳、陈舜法

造型设计

廖淑珍、吴美惠、林萍

服装设计

张光慧、阮佩芸、方玉萍

灯光

宋殿生

录音

杜笃之、孟麒良

场记

魏筱惠

布景师

刘利财、郑瑞进、林水提[2]

角色介绍

李天禄

演员 李天禄

台湾布袋戏大师。出身于福建一个布袋戏艺人世家,1910年生人。9岁丧母,开始跟着父亲许金木的布袋戏班“华阳台”跑野台戏。14岁奉父命入山,开始了与布袋戏相伴的一生。20岁入赘台北戏界名家——陈府。两年后,李天禄的“亦宛然”布袋戏团成立,4年后,“亦宛然”在与“宛若真”和“小西园”的争锋中一炮走红,成功跻身一流戏班之列。“七七事变”后,李天禄封箱罢演。为了养家,1942年,李天禄重操旧业,开始演日化的“改良布袋戏”。

李天禄(青年)

演员 林强

台湾布袋戏大师。出身于福建一个布袋戏艺人世家,1910年生人。9岁丧母,开始跟着父亲许金木的布袋戏班“华阳台”跑野台戏。14岁奉父命入山,开始了与布袋戏相伴的一生。20岁入赘台北戏界名家——陈府。两年后,李天禄的“亦宛然”布袋戏团成立,4年后,“亦宛然”在与“宛若真”和“小西园”的争锋中一炮走红,成功跻身一流戏班之列。“七七事变”后,李天禄封箱罢演。为了养家,1942年,李天禄重操旧业,开始演日化的“改良布袋戏”。

李火

演员 洪流

李天禄外祖父。但因其父是入赘李家,称其为阿公(祖父)。

许梦冬

演员 蔡振南

李天禄父。布袋戏艺人。迫于岳父的压力,只能让自己的长子姓李,称自己为“叔叔”。是李天禄的师傅和严父,支持他自己组建剧团,但父子关系冷淡。

李年

演员 高东秀

李天禄生母。勤劳,要强,因病去世。

林来发

演员 杨丽音

李天禄继母。生有两子,与李天禄关系不睦。

陈茶

演员 黄倩如

李天禄妻。招赘李天禄为婿,长子也随母姓陈。有一子在抗战期间夭折。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2]

获奖记录

时间/奖项届次名称

获奖奖项

获奖方/结果

1993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评审团奖

侯孝贤获奖

金棕榈奖

侯孝贤提名

1993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摄影

李屏宾获奖

最佳造型设计

阮佩芸、张光慧获奖

最佳录音

杜笃之获奖

最佳剧情片

戏梦人生提名

最佳美术设计

张弘、何献科、卢明进、蔡照益提名

最佳电影音乐

陈明章提名[3][4]

幕后制作

参与项目

公司名称

制作

欢乐无限电影有限公司

侯孝贤电影社

年代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ERA国际有限公司

发行

欢乐无限电影有限公司

ERA国际有限公司

Shibata Organisation Inc. [日本](1993) (院线)[5]

发行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加拿大

1993年9月13日(多伦多电影节)

法国

1993年12月8日

荷兰

1994年4月21日

香港

1994年5月19日

阿根廷

2002年4月27日[5]

影片评价

1993年的侯孝贤悄然的推出了他的新作《戏梦人生》,这是侯孝贤拍摄的第十一部长片。在影片中,侯孝贤几乎完全放弃了特写和移动摄影,通片均由固定机位的长镜组成(全片镜头的运动不超过五次),而侯式“一场景一镜头”的风格也在本片中发挥到了极致。作为台湾人文电影的典范作品之一,《戏梦人生》既承袭着导演侯孝贤细腻温婉的人道精神,又在主体把握和个性展呈上凸显出不可多得的作者电影气质。据统计,这部时间跨度30多年,长达2小时22分钟的传记式影片,仅仅使用了100个左右的镜头。也就是说,《戏梦人生》是一部采用平均接近2分钟左右的长镜头来构筑、力图在画面上传达最大限度人世沧桑及其盛衰荣辱的影片,如此悠徐的姿态与舒缓的节奏,在中国电影以至世界电影史上都是非常独特的实践。何况,这种固定机位的长镜头拍摄,不仅能够使创作主体最大限度地尊重自己的拍摄对象,让影片散发出沁人心脾的人文气息和人道力量;而且能将“因事以造形,随物而赋象”、“境生于象外,有限中见出无限”的中国艺术观念与传统绘画的留白、南方民居的屋顶采光和天井以及中国戏曲、园林、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各种优长,充分地运用到电影创作之中,最终形成一种氤氲古意、发抒性灵的空间美学风格,在银幕上一展传统美学及中国文化的美丽与魅力。(1905电影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