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意为“启迪教化”,含有歧视新疆少数民族的色彩,是今天乌鲁木齐的旧称,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人民政府根据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自1954年2月1日起,废除“迪化”名称,恢复“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位于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南北疆交通的枢纽,也是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中文名

乌鲁木齐

外文名

Urumqi

别名

乌市

拼音

dihua

释义

启迪教化

简介

装甲部队在迪化疾驰

迪化,意为“启迪教化”,含有歧视新疆少数民族的色彩,是今天乌鲁木齐的旧称,这个名称是清乾隆皇帝征服回疆的准格尔汗国叛乱后,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定名的。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人民政府根据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自1954年2月1日起,废除“迪化”名称,恢复“乌鲁木齐”。

历史沿革

“乌鲁木齐”这个名称的来历及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反映了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多数人认为源于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好大的牧场”,近人翻译为“优美的牧场”。提示人们这里曾经是一片水草丰茂的大牧场,从汉唐到明清,一直都是少数民族的游牧地。

公元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平定准格尔少数贵族集团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时,济火烧毁旧城,故址在今乌鲁木齐市西郊九家湾地区。随后清军进驻乌鲁木齐,地筑土堡,屯田戍卫,加速了乌鲁木齐地区的开发。

公元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乌鲁木齐(后改名迪化)建城。清朝部队在红山(乌鲁木齐地标)之南建筑土城,周长一里五分。

公元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乌鲁木齐设同知。

公元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在原土城以北建新城,周长五里四分,城高一丈六尺,墙厚一丈,开壁东西南北四门:东曰“惠孚”,西曰“丰庆”,南曰“肇阜”,北曰“景惠”。清政府定该城名曰“迪化”。

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距迪化城西八里再筑“巩宁城”(即老满城,现新疆农业大学校区),周长九里三分,城高两丈余,墙厚一丈七尺,呈四方形,面积两千余亩,设四门:东“承曦”,西“宜穑”,南“轨同”,北“枢正”。乌鲁木齐都统率骑营兵驻扎巩宁城。

公元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改乌鲁木齐同知为迪化直隶州,属甘肃布政司。

公元1864年(同治三年),巩宁城被起义乡民焚毁。同年,“清真王”妥德璘在迪化城南(今团结路中段)另筑一城,俗称”皇城“。

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刘锦棠率清军收复乌鲁木齐,烧毁”清真王“妥德璘的”皇城“,妥徳璘逃亡玛纳斯。

公元1880年(光绪六年),清军于迪化城东(今建国路一带)又筑新满城,清满营官兵进驻新满城。原迪化城由民商居住,俗称”汉城“。

公元1884年(光绪十年),新疆建省。在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上书朝廷,提出在新疆开设行省的主张,清政府拜刘锦棠为新疆巡抚,迪化正式成为新疆省会。

公元1886年(光绪十二年),迪化州升为迪化府,再设迪化县。并将汉城、满城合并扩建。

公元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迪化设市政府。

公元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2月成立迪化市人民政府,辖七个区(一区至七区)。

公元1954年,迪化市恢复原名乌鲁木齐市。迪化县改名乌鲁木齐县。

迪化概况

乌鲁木齐市(迪化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省)的首府(省会),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边是关阔的冲积平原。古老的乌鲁木齐河(市区段现改建成和平渠和河滩公路)由南向北纵贯市区。登上陡峭的红山可以鸟瞰繁华的市区,成为乌鲁木齐的标志。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年均气温6.4度,平均日照时数2775小时,年均降水量236毫米,年均蒸发量2266毫米。

乌鲁木齐(迪化)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其中汉族人口居多,占75.5%左右,其他少数民族占24.5%左右。历史上乌鲁木齐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芸萃。

刚刚解放时的迪化,市区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不到10万人。市区内的楼房屈指可数,全城94万平方米的住宅几乎全是土坯房,吃水靠人挑驴拉。市区只有3条柏油马路,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三辆公共车,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几乎一无所有。工业生产基本上为空白,仅有一些简陋的小工厂和手工作坊。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乌鲁木齐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