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挺进大别山指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取胜后,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7日,刘邓大军挥师东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的历史事件。

中文名

千里挺进大别山

发生时间

历史背景

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即从争取有利的战略地位着眼,制定了外线作战方针。出击中原、进军大别山即是这一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央军委在制定进军中原战略部署后,即对由哪支野战军出击大别山有所规划。

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一时难以承担外线作战、出击大别山的战略任务。与此相反,刘邓大军正面敌军较少,1947年春,刘邓大军北渡黄河后,蒋介石认为已将解放军驱过黄河,在建立所谓的“黄河防线”后,再难南渡,从而敢将原用于对付刘邓大军的王敬久集团调用于山东战场。

国民党这种两翼进攻、中间防御,状如哑铃的战略体系,正利于刘邓大军中间突破,一举扭转战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5月4日,中央军委改变计划,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独立经营中原,并提出出大别山的可能。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随后,毛泽东又指示陈赓、谢富治集团渡黄河南进,向豫西、陕南、鄂北进击。至此,排除了刘邓大军出豫西的可能。8月上旬,刘邓大军自鲁西南向大别山跃进,开始了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历史性转折。

壮举

巍巍大别山,铮铮英雄魂。70多年前,刘邓大军千里行军,直入群山,成为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点。

历史的指针拨回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但是敌人在装备和数量上仍占优势。面对严峻形势,中共中央迅速作出决策,转入全国性的战略反攻,并将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作为主要突击方向。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村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一张左上标有4个“A”、“绝密”的电文手稿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熟悉的“毛体字”,无疑是毛泽东同志亲拟,这便是指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电报。

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后,迅速展开鲁西南战役。正当捷报连连的时候,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刘邓大军只有迅速直插大别山地区,直逼南京、武汉,才能全面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

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文,指示刘伯承、邓小平:“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4A绝密”,最紧急的电报!“不要后方”,最大胆的决策!

然而这时,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经过近1个月的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劳而且伤亡较重,亟须休整补充。

7月28日,刘邓给中央军委回电,如实陈述了部队存在的困难,希望能在内线继续作战一段时期,等时机更为有利时再向大别山挺进。

没想到次日毛泽东便亲自起草了一份标有3个“A”的绝密电报,直陈“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这让刘伯承、邓小平深深感受到形势的严峻以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他们寄予的重望。两人立即复电:“完全服从中央决定,半个月后行动。”

实际上不到半月,在收到“3A”电报后的第9天,也就是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便率军南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闯过黄泛区,血战汝河,强渡淮河……经过20天,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刃插进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

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