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长臂猿(学名:Nomascus nasutus)因臂特别长而得名。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喉部有音囊,善鸣叫,雄猿为黑色,顶多在嘴角边有几根白毛,头上有一簇毛。雌性的毛色从黄灰色到淡棕色,在头的顶部和腹部有一黑斑,此外手指和四肢可能部分是黑棕色的。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树栖。白天活动。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手指弯曲呈钩,轻握树枝将身体抛出,腾空悠荡前进,一跃可达10余米,速度极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飞鸟。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时,双臂上举以保持平衡。群居。食物以浆果为主,也吃树叶、小鸟、鸟蛋或昆虫。每胎产1仔。

中文名

黑冠长臂猿

拉丁学名

Hylobatesconcolor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纲

兽亚纲

灵长目

亚目

简鼻亚目

长臂猿科

冠长臂猿属

黑冠长臂猿

命名者及年代

Kunkel d'Herculais, 1884

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

基本资料

黑冠长臂猿

中文名称:黑冠长臂猿

拉丁学名:Hylobatesconcolor

俗名:黑长臂猿,吼猴,撩梆猴,料猴,风猴,黑猴

英文名:ConcolorGibbon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濒危等级:濒危

生态环境:热带森林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种群隔离,种内生物学特点,过度捕猎

保护措施:限制捕猎

国内分布:海南,广西,云南

分类位置:目:灵长目PRIMATES科:长臂猿科Hylobatidae属:长臂猿属Bunopithecus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生效年代:1989

黑冠长臂猿别名黑长臂猿,属于猩猩科,学名为Hylobatesconcolor。雌雄体毛色迥异的黑冠长臂猿,体长43~54厘米,细长的前肢比后肢还长。雄猿通体黑色,头顶部的毛向上生长,形似黑冠;成年雌猿灰棕黄色,头顶部黑褐色;幼猿不论性别都是黑色。雌雄均无尾,亦无颊囊。

栖息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热带雨林或天然林中,营家族式生活,一般以3~5头至7~8头的家庭群为活动单位。性机警,晨昏活动,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路线。树栖,攀援自如,很少下地。睡觉时蜷曲在树上,有时也会在大树干上仰天而卧。食植物的嫩芽和果实,也吃昆虫和鸟卵,极少下地饮水,主要靠饮叶片的露水。雌猴妊娠期7~8个月,每年1胎,每胎1仔。雄性9岁性成熟,寿命可达30余年。与其它长臂猿属动物一样,黑长臂猿是灵长类学家、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对象。[2]

历史记载见于广西,甚至远至长江三峡地区,现仅见于云南、海南岛,呈零星分布,数量稀少,已濒于灭绝,亟需采取保护措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雌性黑冠长臂猿

外形特征

中型猿类,体矫健,体重7-10kg,体长43~54厘米,前肢比后肢还长。雄猿通体黑色,头顶部的毛向上生长,形似黑冠。成年雌猿灰棕黄色,头顶部黑褐色。幼猿不论性别都是黑色。雌雄均无尾,也无颊囊。雄性全为黑色,头顶有短而直立的冠状簇毛;雌性体背灰黄,棕黄或橙黄色,头顶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褐色冠斑。胸腹部浅灰黄色,常染有黑褐色。

生活习性

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其栖息地海拔约从100m至2500m,是已知长臂猿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一个种。在云南中部的栖息地气候温凉湿润、终年无雪、霜期短,一年四季都有鲜嫩的树叶、花苞和果实。活动领域比较固定,无季节迁移现象。活动与觅食均在15m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或中层中穿越进行,,很少下至5m以下的小树上活动。黑冠长臂猿与其他长臂猿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种群较大,一般每群有6只甚10余只。社群配偶制为“一夫多妻”制,即一只成年雄性和2只成年雌性组成。只有受到干忧的小群才是“一夫一妻”制。黑冠长臂猿社群的活动范围大多在60公顷左右,远大于其他长臂猿,种群密度为2.6只/km2。

种群现状

黑冠长臂猿是我国长臂猿中分布最广并数量最多一个种。国内外合计,黑冠长臂猿总数约700只左右,其中多数在我国。历史记载见于广西,甚至远至长江三峡地区,现仅见于云南、海南岛,呈零星分布,数量稀少,已濒于灭绝,亟需采取保护措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现存长臂猿数量与分布概览:

1.天行长臂猿(又称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IUCN保护级别:CR(极危) 现存不足150只,且被隔离在多个相互不连通的森林斑块中。主要分布在云南高黎贡山的保山、腾冲及盈江地区。

2.西黑冠长臂猿 IUCN保护级别:CR(极危) 中国的数量不足1000只,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的无量山和哀牢山。越南和老挝的北部还有少量种群。

3.东黑冠长臂猿 IUCN保护级别:CR(极危) 中国一侧的广西靖西县有5群32只(含跨国活动的种群)。分布在中越边境一小片喀斯特森林中,全球种群数量125-132只左右。

4.海南长臂猿 IUCN保护级别:CR(极危) 世界上唯一的分布点是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调查结果是4群27-29只。

5.北白颊长臂猿 IUCN保护级别:CR(极危) 曾经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但最近几次调查都没有发现野外种群,仅在野象谷景区有几只野放个体。

6.白掌长臂猿 IUCN保护级别:EN(濒危) 曾经分布在云南的临沧地区,2007年由中外科学家组织了为期2周的野外调查,未能发现野外生存的种群,不排除该种在中国已经野外灭绝得可能性。[3]

致危因素

栖息生境的缩小和变化是根本原因,在其分布范围内,生境已经丧失了75%(JohnandKathyMacKinnon,1987)。其次,偷猎、种群分布的不连续以及种群小、繁殖率低等都是黑长臂猿濒临灭绝的主要因素。

亚种分化

亚种分布于我国。分布于澜沧江以西的为滇西亚种(H.c.furvogaster),见于云南西南部沧源、耿马、双江、永德、临沧、保山和云龙;指名亚种(H.c.concolor)分布于云南南部绿春、屏边、河口、金平、红河、元阳、新平、景东哀牢山;景东亚种(H.c.jingdongensis)分布于云南中部景东无量山区;越北亚种(H.c.nasutus)分布于广西西南部靖西;海南亚种(H.c.hainanus)分布于海南岛的五指山、鹦哥岭、吊罗山、黎母山、东方和白沙。仅有少数种群分布于越南北部和老挝。

海南黑冠长臂猿

中文学名:海南黑冠长臂猿

拉丁文学名:Hylobatesconcolor(H.c.hainanus)

英文名:Crestedgibbon,Blackgibbon

别名:黑长臂猿、吼猴、撩梆猴、料猴、风猴、黑猴

海南黑冠长臂猿为中型猿类,体矫健,体重7—10千克,体长40—50厘米,前肢明显长于后肢,无尾。毛被短而蓬松。胸腹部浅灰黄色,常染有黑褐色。“海南黑冠长臂猿”的命名,还因为它们头上长有一顶“黑帽”。海南黑冠长臂猿雌雄异色。公猿通体黑色,体形比母猿略小,头顶有短而直立冠状簇毛,如怒发冲冠;母猿全身金黄,体背为灰黄、棕黄或橙黄色,头顶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色的冠斑,恰似戴了顶女式黑帽。雌雄均无尾,也无颊囊。

海南黑冠长臂猿一生中要变换几次颜色。刚出生的小猿是黄色的,只有头顶正中有道黑线;半年后,会换上黑色的“童装”;到6—7岁性成熟,毛色才渐分雌雄,雌猿变成金黄色的着装,而雄猿却还是一身黑衣。雌猿由黑色变为黄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须一年多的时间方可完成,期间所呈现的,是一只不黑不黄的“灰猿”。海南黑冠长臂猿过去广泛分布于海南岛的五指山、鹦哥岭、吊罗山、黎母山、东方和白沙。目前仅分布于海南省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海南黑冠长臂猿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其栖息地海拔约从100米到2500米,最喜欢在海拔600米以下低地热带雨林栖息,但因低地雨林早在20世纪已经破坏殆尽,现在海南长臂猿的分布也只能退到海拔650米到1200米间的山地雨林中,是已知长臂猿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一个种。

东部黑冠长臂猿

中文学名:东部黑冠长臂猿

拉丁学名:Nomascusnasutus

东部黑冠长臂猿是一种曾经在中国和越南广泛分布的长臂猿,原来认为是黑冠长臂猿的一个亚种,现在则专门列为一个种。目前是世界上最濒危的一种长臂猿,共有两个亚种,即北部湾亚种和海南亚种。东部黑冠长臂猿大约于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陆绝迹,现在在海南岛大约还有20头左右的野生的海南亚种。2002年,在越南发现了26头野生越南亚种。东部黑冠长臂猿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缩小和偷猎。东部黑冠长臂猿北部湾亚种分布在中国广西靖西县和越南重庆县之间边境线上的原始森林里,中国这边是邦亮林区有3-4,总数100只左右。海南亚种的只有在海南岛霸王岭保护区,有分布17只分A群B群。

历史上,东部黑冠长臂猿曾广泛分布于越南北部湾至广西边境的热带地区,由于猎捕和栖息环境的破坏,导致该物种急剧下降,自50年代起,国内就再也没有见过东部黑冠长臂猿的较可靠报道。这次东部黑冠长臂猿重现广西,表明广西靖西县邦亮林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当地群众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在广西发现之前,越南高平县是全球唯一已知仍分布有东部黑冠长臂猿种群的地方,约有30多只,加上广西发现的17只,目前全球已知的东部黑冠长臂猿总共也只有50只左右,比国宝大熊猫以及广西特有的濒危动物白头叶猴的数量都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