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岭南佳果,顾名思义,就是指岭南特产的丰富水果品种。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据调查,岭南的水果有40个科、77个属、132个种及变种、500多个品种,其中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33个。其中以荔枝、香蕉、木瓜、菠萝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被誉为岭南四大名果。此外,还有芒果、杨桃、石榴、龙眼、白榄、乌榄、黄皮、杨梅、菠萝蜜、三华李、西瓜等。

中文名

岭南佳果

是否含防腐剂

营养成分

维生素,多种氨基酸

适宜人群

老少皆宜

岭南地貌

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岭南的大部分属亚热带时运季风气候,雷州半岛一带,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属热带气候。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以广东省为例,全省各地的平均日照时数载1450小时-2300小时之间。

岭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小;冬季大部分地区以北至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大;春秋季为交替季节,风向不如冬季稳定。因全年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充沛,所以林木茂盛,四季常青,百花争艳,各种果实终年不绝。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岭南地貌因在历次地壳运动中,受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且山地较多,岩石性质差别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岭南河流众多,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少,汛期长,径流量丰富等特点,这些河流绝大多数源自西北部、北部和东部的崇山峻岭中。

岭南四大名果之荔枝

荔枝

荔枝原产于中国,是中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之称。荔枝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园锥花序,花小,无花瓣,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果园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属无患子科植物。

荔枝营养丰富,据分析,每一百毫升果汁中含有维生素丙13.20~71.72豪克,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2.9~21%,为增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在今日的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及台湾都有种植荔枝,大约是从北纬18度至北纬28度都有。中国以外很多国家亦有种植,近者东南亚大部份国家如越南,泰国等都有荔枝出产,远者地球另一方的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及加利福尼亚,及澳洲的昆士兰亦有引入荔枝裁种。

目前中国荔枝品种有100多个,仅广州就有60多个。品质则以桂味和糯米糍最佳。桂味以肉脆清甜诱人,而糯米糍则以核小肉厚汁多味浓著称。旧以“笔村糯米糍”、“罗岗桂味”、“增城挂绿”号称“荔枝三杰”。

三杰中以“增城挂绿”至为珍贵,历来被朝廷列为贡品。“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有一圈绿线,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现存活在增城荔城镇挂绿园的那株挂绿树是挂绿荔枝品种的老祖宗,有400多年树龄,高5米多,已由它成功培育了好几代的挂绿子孙树种,共100多株,在增城几个乡种植。

未经保存处理的荔枝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荔枝的保鲜相对较为困难。传闻唐代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从岭南(亦有说是四川)把荔枝送到长安,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要把整棵荔枝树砍掉然后以快骑驿送。

现代一般常用的保存方法是挑选易于保存的品种,以低温高湿(摄氏二至四度,湿度90%至95%)保存。亦有配合使用气调,降低氧气比例以减慢氧化;或配合药物来杀菌防腐。

新鲜的荔枝每年五开始上市,七至八月是最当造的时节。产地附近的城市经常可以买到刚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至于离产地较远的地方,便只可以买到冰冻过的。荔枝罐头也非常流行,一般是去壳去核,泡在淡糖水里。味道和新鲜的没有差别。

荔枝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每一百毫升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70毫克,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等成分。

不过荔枝火气很大,有些人吃多了会烂嘴巴或流鼻血。广东人有一句话,“一只荔枝三把火”。本身火气大的人吃了十来个就会有反应。民间流行的解决方法是喝适量的淡盐水或蜜糖水。

荔枝常见于文学作品之中。

晚唐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三绝》诗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搏杨贵妃红颜一笑,不惜劳师动众,千里送荔枝的事。

苏东坡在宋哲宗绍圣年间被贬岭南,在绍圣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以后多次在他诗词内提到荔枝,当中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最为着名,亦足见他对荔枝的喜爱。

岭南四大名果之香蕉

香蕉

香蕉是芭蕉科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果树,每株抽蕾结果一次,每株香蕉生十余梳,每梳果实10-15只。其果肉软甜可口,独具香气,有润肠通便、降低血压、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番禺万顷沙的香蕉产在沙质泥土上,其果具有浓郁的香味。

从营养角度看,香蕉是淀粉质丰富的有益水果,而从中医学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但脾虚泄泻者却不宜。凡事总有合理解释,香蕉性寒,根据“热者寒之”的原理,最适合燥热人士享用。痔疮出血者、因燥热而致胎动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不过,正因为香蕉性寒,体质偏于虚寒者,最好避之则吉。例如胃寒(口淡胃胀)、虚寒(泄泻、易晕)、肾炎(也属虚寒)、怀孕期脚肿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除非蕉肉经过蒸煮,寒性减退后才可进食。至于寒咳本不应吃香蕉,但将香蕉蒸熟再吃,则可接受。

民间验方更有用香蕉炖冰糖,医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为食疗。近代医学建议,用香蕉可治高血压,因它含钾量丰富,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并促进细胞及组织生长。用香蕉可治疗便秘,因它能促进肠胃蠕动。最有趣的,莫过于德国研究人员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绪不安,因它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化学物质。

总之,身体燥热者大可一日一香蕉,但如害怕香蕉性寒,可选吃大蕉(通便力更强)、皇帝蕉等其它品种。

香蕉是热带水果中的“平民”,价格便宜又香甜可口,是百姓水果盘中的“常客”。运动场上,特别是一些“耗时”的体育竞赛,如网球赛等,时而看到选手在小休时,剥香蕉来吃。运动时半途吃香蕉,主要目的是补足身体迅速流失的能量。营养师说,足球、网球运动员喜欢在上场前吃香蕉,这有助于临场表现。

从营养的角度来分析,香蕉的糖分可迅速转化为葡萄糖,立刻被人体吸收,是一种快速的能量来源。香蕉属于高钾食品,钾离子可强化肌力及肌耐力,因此特别受运动员的喜爱。

香蕉对失眠或情绪紧张者也有疗效,因为香蕉包含的蛋白质中,带有氨基酸,具有安抚神经的效果,因此在睡前吃点香蕉,多少可起一些镇静作用。

香蕉营养价值高,但是并非人人适宜吃。营养师说,香蕉含钾高,患有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都不适合多吃,建议这些病人如果每天吃香蕉的话,以半条为限。此外,香蕉糖分高,一条香蕉约含120卡路里热量(相等于半碗白饭),患糖尿病者也必须多注意吸取的分量不能多。

中医师说,香蕉性寒味甘,远古书籍中早有记载其营养价值,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和滋补作用等,属于优质水果,真正价廉物美。

不过,香蕉性质偏寒,胃痛腹凉、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

岭南四大名果之木瓜

木瓜学名番木瓜,又名万寿果,素有“岭南果王”的称号。

原产墨西哥,17世纪时传入中国,现广东各地均有栽培,而以广州市郊最为集中。

木瓜是番木瓜科常绿软木性乔木,广州所产较好的品种有岭南种、穗中红、泰国红肉等,品质以岭南种为最佳。其果形长圆丰满,肉厚籽少,有桂花香味。木瓜果实硕大,其果重一二公斤,大的可达六七公斤。其果鲜食,口味美好,营养丰富;还可炖食,冰糖炖木瓜可清心润肺,医治喉炎等疾患;未成熟的木瓜可糖渍,作蔬菜煲汤食用,或腌制成“咸酸木瓜”等。

木瓜有健脾消食的作用。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有健脾消食之功。吃了太多的肉,脂肪容易堆积在下半身,木瓜里的酵素,可帮助分解肉食,减低胃肠的工作量,让肉感的双腿慢慢变得更有骨感。

它独有的番木瓜碱具有抗肿瘤功效,并能阻止人体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合成,对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具有强烈抗癌活性。木瓜所含的齐墩果成分是一种具有护肝降酶、抗炎抑茵、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的化合物。木瓜酶对乳腺发育很有助益,有催奶的效果,乳汁缺乏的妇女食用能增加乳汁。丰胸青木瓜效果最好。

因为木瓜性温,不寒不燥,其中的营养容易被皮肤直接吸收,特别是可发挥润肺的功能。当肺部得到适当的滋润后,可行气活血,使身体更晚吸收充足的营养,从而使皮肤变得光洁、柔嫩、细腻、皱纹减少、面色红润。

岭南四大名果之菠萝

菠萝

菠萝原名凤梨,原产巴西,16世纪时传入中国,有70多个品种。

菠萝是凤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每株只在中心结一个果实。其果实呈圆筒形,由许多子房和花轴聚合而长成,是一种复合果。菠萝果皮有众多的花器(俗称果眼或菠萝鸡),坚硬棘手,食用前必须削皮后挖去。

菠萝一年有三次结果期,品质以6至8月成熟为最佳。鲜食以果色新鲜,果形端正,果身坚实,熟度八成的为好。菠萝常见品种有神湾种、巴厘种和沙捞越种三种,而以近年广州果农精心培育的“糖心菠萝”为最佳。

菠萝味甘、微酸,性微寒,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伤暑、身热烦渴、腹中痞闷、消化不良、小便不利、头昏眼花等症。而且在果汁中,还含有一种跟胃液相类似的酵素,可以分解蛋白,帮助消化。

菠萝营养丰富,其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C、蛋白质分解酵素及钙、磷、铁、有机酸类、尼克酸等,尤其以维生素C含量最高。据专家研究表示,菠萝中所含的蛋白质分解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质及助消化,对于长期食用过多肉类及油腻食物的现代人来说,是一种很合适的水果。另外,菠萝的诱人香味则是来自其成分中的酸丁酯,具有刺激唾液分泌及促进食欲的功效。

菠萝是一种不娇气的水果,吃法多种多样,不管怎么吃都很可口。除了生吃鲜食外,还能制罐头、果汁、蜜饯、脱水食品、盐渍食物等,其株茎还可以当作饲料或抽取成分制保肝药;喜欢小酌一番者,可自行酿造菠萝酒,只要使用废弃的菠萝皮便行了,酿过菠萝酒后剩下的皮还能二度利用,制造菠萝醋,完全发挥物尽其用的作用。

菠萝的芳香和酸味用来入菜,最能促进食欲和消除疲劳,舍弃的菠萝皮当作除臭剂放在冰箱中,能够消除异味,效果相当不错。

岭南佳果龙眼

龙眼

龙眼,正名叫做桂圆,是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春天开花夏日结果。其果球形,壳淡黄色或褐色,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是岭南佳果之一。连壳的龙眼还可加工焙晒成龙眼干(即桂圆肉),是一种具有镇静、滋补功能的药材。[1]

龙眼原产中国,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现广州白云区、海珠区,增城、番禺和花都市都广种龙眼,其品种有乌圆、石硖、水眼、米仔眼、圆眼等,其中尤以海珠区新滘镇小洲村出品的石硖龙眼最为出名。

“石硖龙眼”果实大,产量高,清甜之中带有蜜糖的味道。传说,“石硖”是“石夹”的意思,最早的龙眼树是从大石缝中长出来的,由于树根被大石夹住,只好往深土层里钻,树根吸收了地下的“精气”,结出来的龙眼果特别好吃。

佳果药用之黄皮

功效:祛风散寒;活络止痛。

科属分类:山茱萸科。

主治:风寒湿痹;腰痛;跌打损伤;骨折。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功效分类:祛风散寒药;活络止痛药。

性味:味苦;辛;性温。

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树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佳果药用之杨梅

归经:脾;胃;肝经。

功效:生津解烦;和中消食;解酒;涩肠;止血。

科属分类:杨梅科。

主治:烦渴;呕吐;呃逆;胃痛;食欲不振;食积腹痛;饮酒过度;腹泻;痢疾;衄血;头痛;跌打损伤;骨折;烫火伤。

采收和储藏:栽培8-10年结果,6月待果实成熟后,分批采摘,鲜用或烘干。

功效分类:生津药;和胃药。

性味:酸;甘;性温。

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果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烧灰;或盐藏。外用:适量,烧灰涂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