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变形虫,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内阿米巴和自由生活阿米巴,前者寄生于人和动物。现已知内阿米巴属的溶组织内阿米巴会引发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主要引起脑膜脑炎、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肤损伤等。临床上,溶组织内阿米巴引发的病例多,感染面广,危害大。

中文名

阿米巴变形虫

拉丁学名

Proteus

动物界

肉足鞭毛门

肉足纲

阿米巴目

中文别名

变形虫

生活方式

寄生

简介

阿米巴变形虫主要有4个属,即内阿米巴属(Entamoeba)、内蜒属(Endolimax)、嗜碘阿米巴属(Iodamoeba)和脆双核阿米巴属(Dientamoeba);后者生活在水和泥土中,偶尔侵入动物机体,主要有5个属,即耐格里属(Naegleria)、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哈曼属(Hartmannella)、Vablkampfia属和Sappinia属。

世界各地的水、空气和土壤都存在自由生活的阿米巴,过去认为与人体致病无关。

1965年以后陆续发现一种阿米巴性脑膜脑炎,病死率很高。目前已知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pathogenic free-living amoebae)引起的人脑膜脑炎有两类:即由纳格里属(Naegleria)阿米巴引起的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 amoebic meningoence phalitis,PAM)和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引起的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Granulomatous amebic encephalitis,GAE)。

形态

(一)纳格里属滋养体长椭圆形,平均大小为22*7微米,从一端伸出奔放式伪足,运动快速。胞质颗粒状,内含数个水泡(water vacuole)和伸缩泡。染色可见一大核,核仁大,核仁与核膜间呈一透明圈。滋养体在36℃蒸馏水中几小时,可转变为梨形、具有2~4根鞭毛的鞭毛型。鞭毛型为暂时形式,24小时后转变为阿米巴型。包囊圆形,直径约9微米,囊壁光滑有孔或无孔。胞核同滋养体。在组织中未见包囊。

(二)棘阿来巴属滋养体长椭圆形或圆形,直径为10~46微米。活动时缓慢滑行。本虫特征为虫体表面有尖而透明的棘状突起有叶状伪足和丝状伪足两种。胞质细粒状,核与纳格里属相似。无鞭毛型。包囊圆形,9~27微米,囊壁两层,外层皱折不平,内层光滑呈多边形。内外层接触处有小孔。胞核一个。

生活史

自由生活阿米巴生活于水、泥土或腐败有机物中,滋养体以细菌为主,二分裂方式增殖,并可形成包囊。福氏纳格里原虫(N.fowlere)的阿米巴型可以成囊,但鞭毛型则不能。

致病性

阿米巴变形虫

福氏纳格里阿米巴为嗜热性,其滋养体在37—45℃时生长最佳,0~4℃迅速死亡。包囊抵抗力较强,在51—65℃8个月仍有活力,在-20℃能生存4个月以上。包囊还能耐受高浓度游离氯。

人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疫水洗鼻时,含纳格里阿米巴进入鼻腔,增殖后穿过鼻粘膜和筛状板,沿嗅神经上行入脑,侵人中枢神经系统(CNS),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其侵袭力可能主要由于产生毒素或溶细胞物质增强吞噬活动,虫体表面磷酸脂酶A和溶酶体酶促使发病。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开始有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迅速转入谵妄、瘫痪、昏迷,最快可在一周内死亡。其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广泛的出血性坏死性脑膜脑炎,在脑脊液和病灶组织中有大量滋养体。宿主的易感因素可能存在缺乏IgA,因而粘膜的防御功能受到削弱所致。

棘阿米巴的分布更广泛,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常可发现。病变原发部位在皮肤或眼、肺、胃、肠和耳等引起炎症和肉芽肿,在宿主免疫抑制或减弱情况下,可能经血源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GAE)。其损害多为慢性肉芽肿性病变;因此病程较长,可达18-120天。有少数病程呈急性,在10~14天内死亡。神经系统体征显示局灶性单侧损害,有严重的局灶性坏死和水肿。病人头痛、发热呕吐、颈强直、眩晕、嗜睡、精神错乱、共济失调直至昏迷和死亡。但棘阿米巴未转移至脑的一般不致命,少数可自愈。

相关新闻

美国得克萨斯州莱克杰克逊镇政府警告居民,不要使用自来水,因为水中可能含致命微生物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俗称“食脑变形虫”。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6日报道,当地环保部门通知居民,在供水中发现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因此切勿使用自来水,冲马桶除外。这种单细胞生物经鼻腔进入人脑后可引发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致人死亡,但把它吞咽下肚不会生病。

包括莱克杰克逊在内的8个得州小镇居民25日晚均接到供水污染通知。到26日,除莱克杰克逊外的其他小镇均解除警报,可正常用水。得州环保部门声明说,直到供水系统被充分冲洗且采样显示供水安全,莱克杰克逊居民才能恢复正常用水。政府在不能用水期间免费提供洁净水。

莱克杰克逊一名6岁男孩因感染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住院,8日去世,引发当地供水污染担心。男孩的可能感染源被追溯到家中自家水管和市中心一处喷泉。最初的采样显示没有发现供水遭污染,但25日晚出来的第二次采样结果显示,11份样本中有3份含有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政府因此发出警告。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温暖的湖泊、河流和温泉。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美国感染病例多见于南部,由淡水污染引起,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感染者会出现发烧、恶心、呕吐、头疼和脖子僵硬等症状。[1]

实验诊断

阿米巴变形虫

临床上有急性脑膜刺激症状。并有河水接触史或游泳史、应怀疑本病。脑脊液呈脓性或血性,应涂片镜检阿米巴原虫即可确诊。取脑脊液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或动物接种,或采用免疫诊断可提供诊断依据,但只能用于慢性病例。尸体剖检对本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棘阿米巴引起的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的诊断较困难,因在脑脊液中均未发现滋养体,所以需要做病灶活检和组织学检查。

流行与防治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已有病例报告的国家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巴拿马、波多黎各、委内端拉、巴西、北爱尔兰、比利时、捷克、尼日里亚、乌干达、赞比亚、印度、朝鲜和中国。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己超过130例,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至少已有30例。中国月前正式报告已有两例。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多发生于健康的儿童和青年,都有近期游泳史,在夏季高温季节多见。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多发生于免疫抑制病人,感染前有头或眼部受伤史或其它诱因。无明显发病季节。

治疗尚缺乏理想药物,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和磺胺可能有一定疗效。预防也缺乏有效措施,加强水源检查,进行水体消毒,避免接触疫水(30℃以上疫水更要注意)可以防止感染。此外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