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作lá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株小麦的形象,本义指小麦。汉语中常用的“到来”含义,则是假借义。后引申指趋向或动作的意向。由表示空间的由彼到此,或将来的一段时间。来也作虚词用,表示约数。

中文名

拼音

lái

繁体

部首

五笔

goi|gusi

仓颉

DT

郑码

BDKV

字级

一级(常用)

平水韵

平声十灰

注 音

ㄌㄞˊ

字形结构

独体

四角号码

50900

统一码

6765

字源演变

象形字。像麦子长有麦穗芒朿之形。《说文》:“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一来二缝,象其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诒我来麰(按《诗·周颂·思文》作:“贻我来牟”)。’”来的本义指小麦。商代文字较为象形,当时已经出现为了突出指麦穗,在字上端加一横的字形。这一写法为西周、春秋战国文字所承袭,但象形意味逐渐减弱。西周至战国来字都有繁复写法,即字从①或从止。来指小麦,此义又作麳,《广雅·释草》:“大麦,麰也;小麦,麳也。”商代甲骨文还保留此字本义,如《铁》:“辛亥卜贞:或刈来。”“刈来”即收获小麦。来字更习见的用法是指返回,商代甲骨文常见“②(往)来亡③”,往是前往,来是返回。来又有出义。商代金文艅尊有“隹王来正人方”。来还有表示下一个的意思,如甲骨文“来岁”,意即来年。战国商鞅方升:“十八年,齐遣卿夫(大夫)④来聘。”来是前来之意。“往”“来”二字的区别已经湮没不见。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lái

名词

小麦

wheat

《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方位词,以来,表示过去和现在

overthepast

两千年来;来日(往日;过去的日子)

词缀,构成时间词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从来;向来;近来

姓氏

形容词

未来的,将来的

future;

next;

incoming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来日方长。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知来者之可追。

来年;来生;来代(后代;后世);来辰(来早,明天早晨);来兹(来年;将来)

动词

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的地方,与“去”、“往”相对

come

;arrive

《诗经·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来往;来宾;来信;来至

(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

happen;

begin;

start

暴风雨来了

来路;来历;来情去意

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有能力或没有能力,也表示可能或不可能

老舍《月牙儿》十六:不过她们自己急于要用,而赶不来……才来照顾我。

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

晋·干宝《搜神记(干将莫邪)》:将子头与剑来。

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

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件事

我来画;大家都来唱歌

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目的;此处的“来”有结构助词化倾向,与“去”的用法相似。

你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呀?(“用”是介词,构成方式状语,“来”连接动词“帮助他”)

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incur;

giverise

《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致(招致,招来)

归服;归顺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e

《论语·季氏》:修文德以来之

来服(前来顺服)

归,回来,返回

make a round trip;

go to a place

and come back

《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

来家(回到家里来);来三去四(来来去去);来还(归来,回来)

助词

用在“一、二、三”等数词或量词后面,列举理由

around

二十来个;这些天没去看她,一来路太远;二来没功夫。

来着,表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用在诗歌、熟语里用作作衬字

前蜀·韦庄《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嫖姚何日破重围,秋草深来战马肥。

宾语提前时置于动词之前,表示宾语前置

《诗经·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予来塈。

用于句尾,相当于“咧”

《红楼梦》:刚才奶奶和袭人姐姐怎么嘱咐来!

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语气词,表祈使、劝勉等语气

《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来。”

lài

动词

慰劳;劝勉

《汉书·王莽传中》:力来农事,以丰年谷。

通“赉”。赐予

bestow;

grant

《诗经·小雅·大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高亨注:“来,借为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诒我来麰。”凡来之属皆从来。  

说文解字注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

也字今补。诗正义此句作周受来牟也五字。《周颂》:诒我来麰。笺云:武王渡孟津,白鱼跃入王舟,出涘以燎。后五日:火流为乌,五至,以谷具来,此谓遗我来牟。书说以谷具来,云谷纪后稷之德。按郑笺见尙书大誓、尙书旋机钤合符后。诗云来牟、书云谷。其实一也。下文云:来麰、麦也。此云瑞麦来麰。然则来麰者,以二字为名。《毛诗传》曰:牟、麦也。当是本作来牟、麦也。为许麰下所本,后人删来字耳。古无谓来小麦、麰大麦者。至广雅乃云麳小麦、文选》典引注引《韩诗内传》。贻我嘉

〖二麦一夆。象其芒朿之形〗

二麦一夆,、各本作一来二缝,不可通。惟思文正义作一麦二夆,今定为二麦一夆。夆即鏠字之省,许书无峰。则山耑字可作夆。凡物之标末皆可偁(称)夆。夆者,朿也。二麦一夆为瑞麦。如二米一稃为瑞黍。葢同夆则亦同稃矣。广韵十六咍引埤苍曰:䅘麰之麦,一麦二稃。周受此瑞麦。此一二两字亦是互讹,二麦一稃,亦犹异畮同颖,双觡共柢之类。其字以?象二麦,以?象一芒,故云象其芒朿之形。洛哀切,古音在一部。

〖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

自天而降之麦,谓之来麰。亦单谓之来。因而凡物之至者皆谓之来,许意如是,犹之相背韦之为皮韦、朋鸟之为朋攩,鸟西之为东西之西、子月之为人偁(称),乌之为乌呼之乌。皆引伸之义行而本义废矣。如许说、是至周初始有来字。未详其恉。

〖《诗》曰:“诒我来麰”〗

今毛诗诒作贻,俗字也。麰作牟,古文假借字也。凡来之属皆从来。  

康熙字典

〔古文〕徕《广韵》落哀切。《集韵》《韵会》《正韵》郎才切。并赖平声。至也,还也,及也。《礼·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又《公羊传·隐五年》:公观鱼于棠,登来之也。注:登读为得,齐人谓求得为登来。

又玄孙之子曰来孙。

又麦名。《诗·周颂》:贻我来牟。《前汉·刘向传》作饴我厘麰。亦作䅘。

又呼也。《周礼·春官》:大祝来瞽令臯舞。

又姓。

又《集韵》洛代切。音赉。抚其至日来。《孟子》:放勋曰:劳之来之。

又叶邻奚切,音离。《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素问》:恬澹虚无,眞气从之。精神守内,病安从来。

又叶郎狄切,音力。《诗·小雅》:东人之子,职劳不来。叶下服。《大雅》: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又叶落盖切,音赖。屈原《离骚》:因气变而遂会举兮,忽神奔而鬼怪。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

又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赋篇》: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方言集汇

◎ 赣语:lai2

◎ 客家话 [客英字典]:loi2

◎ 粤语:loi4

◎ 潮州话:lai5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字形

韵书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开口呼

一等

次浊

落哀切

lAi

集韵

平声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陵之切

lie

平声

合口呼

一等

次浊

龙都切

lo

平声

开口呼

一等

次浊

郎才切

lɒi

去声

开口呼

一等

次浊

洛代切

lɒi

入声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六直切

liek

韵略

平声

郎才切

增韵

平声

邻知切

平声

郎才切

去声

洛代切

中原音韵

阳平

皆来

次浊

lai

中州音韵

平声

皆来

郎台切

洪武正韵

平声

次浊

邻溪切

li

平声

次浊

郎才切

lai

去声

次浊

洛代切

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