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南山区、清江中下游,县域面积343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46个行政村,908个村民小组,14个社区,125个社区网格,总人口41万,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占65%。东邻宜都,南交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毗恩施巴东县,北接秭归和宜昌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336922人。

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6.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4.7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完成社消零总额60.9亿元;完成公共预算财政收入3816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30557万元,税收占比8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0563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986元;外贸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3.9亿元。

中文名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外文名

ChangyangTujiaAutonomousCounty

别名

长阳

行政区划代码

420528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湖北省宜昌市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下游

下辖地区

8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

龙舟坪镇

电话区号

0717

邮政区码

443501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清江画廊、清江水利风景区、清江地质公园、清江方山

火车站

长阳站

车牌代码

鄂E

面积

3430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

156.44亿元(2020年)

人口

336922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历史沿革

旧石器时代中期,18.5万年的“长阳人”穴居洞中。新石器时代晚期,巴人首领廪君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置巴国。

周,置巴子国。

春秋战国,长阳为巴国、楚国相争之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为秦国所灭。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长阳之地属黔中郡或南郡。

汉初,置佷山县,隶荆州刺史部武陵郡。东汉,为恨山县,属荆州刺史部南郡。

三国,为佷山县,先属蜀汉,后属吴,隶荆州宜都郡。

西晋,先改为兴山县,寻复为佷山县,属荆州宜都郡。东晋,为佷山县,属荆州宜都郡。

南朝宋,为佷山县,属荆州宜都郡。齐,为佷山县,属荆州宜都郡。梁,初为佷山县,后析置宜昌县(县境东部),属宜州宜都郡。陈,佷山县(县境中西部),属南荆州宜都郡。

北朝周,宜昌县(县境东部),为江州宜都郡。又析佷山县西部,置盐水县(县境西部),并置资田郡,属亭州。

隋,佷山县先属南荆州宜都郡,开皇八年(588年),改佷山县为长阳县(一说为长杨县),置睦州,领长阳,属荆州南郡。开皇十七年(596年),州废,县属荆州南郡。

宜昌县,先属江州宜都郡。开皇五年(585年),改为巴山县,属江州宜都郡。开皇十八年(587年),改江州为津州,属津州宜都郡。大业初,废州,属亭州清江郡。

盐水县,先属亭州资田郡。开皇初,废资田郡,属亭州。大业初,改亭州为庸州,寻属清江郡。

唐,长阳县,武德元年(618年),属荆州南郡。武德二年(619年),以梁宜昌县(是年改为宜都县)、长阳县及隋夷陵郡夷道县置江州,属峡州总管府。

武德三年(620年),改江州为后峡州,县属后峡州。武德四年(621年),置睦州,并析长阳置巴山县、盐水县。

武德八年(625年),废睦州,省盐水入巴山县,长阳、巴山改隶东松州(武德六年由江州改),属山南道荆州都督府。

贞观八年(634年),废东松州,长阳、巴山改隶前峡州,属山南东道荆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长阳、巴山隶夷陵郡,属山南东道江陵郡都督府。

天宝八年(749年),省巴山入长阳,隶夷陵郡,属山南东道江陵郡都督府。乾元元年(758年),隶峡州,属山南东道荆南节度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乾化三年(913年)九月,长阳县隶峡州,属荆南节度使。乾化三年(913年)九月,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割据,长阳隶属荆南割据政权峡州;后唐同光二年(924年),荆南改南平,长阳县隶属南平割据政权峡州;旋,析长阳县置巴山县,长阳、巴山同隶南平割据政权峡州。

宋开宝三年(970年),峡州直隶京师。开宝八年(975年),省巴山县为寨,隶夷陵县。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长阳隶山南东道峡州。咸平四年(1001年),长阳隶荆湖北路峡州。

元,长阳县,隶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峡州路。至正十四年(1364年),隶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峡州路。九月,改隶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峡州直隶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隶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荆州府夷陵州。

清顺治二年(1645年),长阳县隶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荆州府夷(彝)陵州。康熙六年(1667年),湖北、湖南分治,隶属湖广湖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雍正六年(1728年),隶湖广湖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直隶归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隶湖广湖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宜昌府。

民国初,废除府州建制,湖北分设江汉、襄阳、荆南3道,共辖69县,长阳隶属荆南道。后分湖北省为11和8个行政督察区,长阳先后属第九、第六督察区。

1949年6月,长阳县政府在荆门组建。7月18日,龙舟坪解放,初属宜昌地区专署。

1958年12月,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长阳隶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

1961年5月,宜都工业地区行政公署撤销,重设宜昌地区行政公署,长阳改隶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1984年7月13日,撤销长阳县,建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仍隶属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1992年,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隶宜昌市。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2001年1月,津洋口镇、龙舟坪镇合并,设立龙舟坪镇。麻池乡、都镇湾镇合并,设立都镇湾镇。黄柏山乡、资丘镇合并,设立资丘镇。乐园乡、榔坪镇合并,设立榔坪镇。枝柘坪乡、渔峡口镇合并,设立渔峡口镇。

截至2020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下辖8个镇、3个乡:龙舟坪镇、高家堰镇、磨市镇、都镇湾镇、资丘镇、渔峡口镇、榔坪镇、贺家坪镇、大堰乡、鸭子口乡、火烧坪乡。共154个村、6个社区、965个村民小组。[2]

长阳行政区划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南、清江中下游,云贵高原东延尾部,武陵山余脉。东连宜都市,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南抵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北及东北交宜昌市秭归县、夷陵区、点军区。介于东经110°20′34″-111°20′23″,北纬30°11′53″-30°46′51″之间。东西长94.5千米,南北宽63千米,总面积3430平方千米。

地质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新生代隆起的云贵高原东延尾部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境内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三叠系二叠系、白垩系下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地质构造隶属扬子江下游东西向构造带西延部分。

背斜呈近东西向伸驰,核部为震旦系地层,两翼为寒武系至二叠系地层。上部为海相碳酸岩构造,下部为陆相碎屑岩建造,表现为地台型沉积盖层的特征。

地形地貌

长阳地势西高东低,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境东多浅丘河谷,地形起伏缓和,高坝洲水库正常蓄水位80米,为最低海拔。自东向西,地势逐渐升高,西部多为高山峻岭,陡峭深切,都镇湾镇崩尖子海拔2259.1米,为县域之巅。

立体地貌突出,重峦叠嶂,绵延起伏,沟壑纵横,高低错落。按海拔高度分,有低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相对高差100至300米)、半高山区(海拔800至1200米,相对高差400米)、高山区(海拔1200米以上,相对高差500至1000米)等。

除清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地势较平坦外,其余均在海拔600-2300米之间。低山占总面积30.6%,半高山占46.1%,高山占23.3%。地貌形态复杂,除高山、半高山、低山、丘陵外,还包括河谷、台地、山间平坝、沟槽、冲积锥、岩深地貌及其溶蚀洼地、溶洞等中小地貌单元。

气候

长阳属亚热带大陆性夏热潮湿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日照时数1500-1900小时,太阳辐射量96-102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雨量1366.2mm,年均气温16.5℃,无霜期250-290天。

长阳的气候以其独特的“立体型”气候而著名,全县海拔高度从48.7-2259.1米,使气候呈“立体型”多样性分布。低山河谷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终年无雪无霜,热量资源丰富;中山(海拔500-1200米)地区为典型的温带气候,夏季不太热,冬季不太冷;高山(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为典型的寒带气候,冬季寒冷,冰雪覆盖,夏季温凉。

气候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作物生长的多样性,温凉的高山气候使其出产的农产品都具有反季节的特性,“火烧坪球白菜”就是利用高山独特的气候特点生产的反季节蔬菜。

水文

长阳地属长江上游的清江流域,境内有小流域85条。据1999年全省卫星遥感普查资料显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685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49.12%。清江横贯长阳全境148公里,是长江在湖北境内第二大支流,汇入清江的大小溪河共428条。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铅、锌、钼、金、银、铜、磷、汞、铝土、硒、碲、地热、钒、硫铁、硅灰石、方解石、重晶石、冰洲石、电气石、石灰岩、白云岩、陶瓷土、膨润土、芒硝等35个。

其中能源矿产1种(煤),黑色金属矿产3种(铁、钒、锰)。矿产地187处,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矿种21个51处产地。截至2019年,已查明的各类矿产资源储量58911千吨。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煤炭已探明储量1.3亿多吨,已探明矿产地70余处,矿种30余种,占湖北省发现矿种的57%,矿藏储量丰富,品位高,地质条件优越,易于勘探和开采。已发现开采和预开采的主要矿种有煤炭、硅石、石灰石、重晶石、页岩、锰矿、铁矿、汞矿、白云岩矿、硫铁矿、钒钼矿、银钒矿、铅锌矿和磷矿等14种。

其中煤炭地质储量13700万吨,主矿区面积250平方公里,适宜中小规模开采。硅石地质储量18200万吨,储藏面积340平方公里,埋藏浅,可露天开采;石灰石地质储量10亿吨。

重晶石地质储量350万吨,硫酸钡含量在95%以上,矿床集中,适宜剥离开采。锰矿储量3700万吨。铁矿储量54800万吨。

土地资源

2019年,长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341981.18公顷,其中:国有土地14578.81公顷,占比4.26%,集体土地327402.37公顷,占比95.74%。农用地3118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20%;建设用地11187.32公顷,占比3.27%;未利用地5287.31公顷,占比1.55%。

水资源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属长江水系,除清江干流外,有河流436条,其中清江支流428条(一级支流60条、二级支流173条、三级支流141条、四级支流54条)。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916毫米,年均径流量427立方米/秒。水能理论储量176万千瓦。

长阳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18条,其中清江一级支流9条。境内河流受地势地貌影响,坡降大而水能富集,小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清江梯级开发形成的隔河岩、高坝洲两大水库有40亿立方米库容。

长阳年降水量45亿立方米。长江第二大支流清江自西向东流经全县148公里,境内433条大小溪河自南北方向汇入清江,年均径流量427立方米/秒。县域内水能理论储量158万瓦,已建成隔河岩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电站总装机120万千瓦,年发电量30.4亿千瓦小时,清江航道可适航300吨级船舶。此外,全境433条溪河中,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2条,常年流量在0.5秒立方米以上有的17条,小水电理论蕴藏量达339万千瓦,已开3.42万千瓦。

生物资源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林地总面积260514.45公顷,其中天然林230812.84公顷,人工林19362.04公顷。森林蓄积量1361.1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6.93%。国有林场土地2311.09公顷,其中:土地岭林场1326.46公顷、观坪林场708.05公顷,银峰林场276.58公顷。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野生哺乳动物有野猪、野羊、豪猪、獾、麂、獐、猴、果子狸、豸由、獭、野兔及虎、豹等。家畜家禽有猪、牛、羊、鸡、鸭、兔等。其中鄂西大黑猪、清江白山羊为地方优良品种。

长阳有70多种经济鱼类,有白甲、乌鳞、鲤鱼、季花鱼(鳜)、杨鱼、黄骨头、鲇、青鱼、麻古丁、鱼勺子、鲫鱼、赤眼鳟、黄鳝、泥鳅、火烧翁、甲鱼、乌龟、岩蛙。名贵稀有鱼类有:银鱼、美国叉尾回鱼等。

长阳林木分类有90科253属561种;主要品种有松、杉、栎、柏、梧桐。麻池和乐园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尚存28种古生珍稀树种珙桐、水杉、水青、银鹊、天狮栗、巴山榧、铁坚杉、金钱柳等。药用植物有850多种,产量4万多担。

人口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共有户籍人口385884人,总户数152762户。其中男性人口202320人,女性人口183564人。总计出生人口2543人,死亡人口361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336922人。[3]

政治

2021年6月7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大会宣布决定李泽刚同志任中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委员、常委、书记;赵吉雄同志不再担任中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经济

综述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159.38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比2018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5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4.36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74.49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26.23:29.93:43.84调整为25.43:27.83:46.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302元。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6元,同比增长10.3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06元,比2018年增长9.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1元,比2018年增长10.7%。[4]

2020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6.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4.7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完成社消零总额60.9亿元;完成公共预算财政收入3816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30557万元,税收占比8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0563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986元;外贸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3.9亿元。

第一产业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3838万元,同比增长8.46%。其中:农业产值425481万元,同比增长12.1%;林业产值15135万元,同比增长7.95%。

牧业产值177814万元,同比增长6.45%;渔业产值34380万元,同比减少17.1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1028万元,同比增长8.99%。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0.17千公顷,增加8.24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9.75千公顷,减少0.45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8.17千公顷,减少1.53千公顷;水稻种植面积0.97千公顷,减少0.0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8.48千公顷,增加0.25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3.52千公顷,增加0.58千公顷;烟叶面积0.27千公顷,增加0.02千公顷。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共有果园面积9.36千公顷,增加0.09千公顷。其中柑桔园面积7.59千公顷,增加0.03千公顷。茶园面积8.41千公顷,增加1.45千公顷。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粮食总产量108068吨,同比减少0.21%。夏粮产量23863吨,同比增长22.69%。其中小麦产量2469吨,同比减少1.24%。秋粮产量84205吨,同比减少5.22%。其中玉米产量71640吨,同比减少6.11%。水稻产量8015吨,同比减少1.05%。

油料总产量14764吨,同比增加2.91%。其中油菜籽11061吨,同比增加4.29%。烟叶产量699吨,同比增加14.97%。柑桔产量126665吨,同比减少0.97%。茶叶产量6633吨,同比增长19.28%。蔬菜产量817502吨,同比增长3.26%。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牲猪出栏52.45万头,同比减少3.73%;山羊出栏47.13万只,同比增长1.59%;家禽出笼76.77万只,同比增长5.01%。肉类总产量49947吨,其中猪肉产量39800吨。禽蛋产量1992吨,水产品产量4494吨。

第二产业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8340万元,同比增长14.4%,其中重工业378470万元,占比48.6%;轻工业399870万元,占比5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规模工业企业工业产品销售产值734954万元,累计上升14.14%;利税总额77382万元,增长6.4%,工业产品销售率94.4%。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精制茶2.1万吨,增长2.6%;铁合金5.96万吨,增长4.5%;水泥90.74万吨,增长16.1%;钢结构1.6万吨,增长71.6%;商品混凝土25.2万立方米,增长12.4%;针织服装55万件,增长69.3%;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9.9万台,增长5.0%。建筑业增加值106457万元,按照可比价增长18.4%。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5213万元,同比增长12.3%。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820509万元,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投资377899万元。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16亿元,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5.11亿元,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59.25亿元。从投资项目个数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施工个数122个,新开工项目个数58个。商品房销售面积47533平方米,同比增长7.53%。

对外贸易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1359万元,比2018年增长12.1%。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33万元,同比增长18.6%。

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1217.9万元,同比增长40%;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1698.7万元,同比增长18.6%;住宿业零售额3544.5万元,同比增长9.9%;餐饮业零售额1671.9万元,增长26%。分地区来看,龙舟坪镇零售额36481.5万元,同比增长18.3%,磨市镇零售额2381.7万元,同比增长78.4%,大堰乡零售额5367.4万元,同比增长46.7%,都镇湾镇零售额1068.5万元,同比增长25.2%,榔坪镇零售额2771万元,同比增长10.6%,资丘镇零售额18361万元,同比增长15%,渔峡口镇零售额1701.9万元,同比增长35.4%。

限额以下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226万元,同比增长16.1%。接待游客1119万人次,综合收入107.5亿元,分别增长16.9%和17%;外贸进出口总额6.47亿元,同比增长41.7%。

财政金融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方财政总收入110905万元,同比增长3.9%。其中上划中央税收收入34475万元,同比增长8.76%。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430万元,同比增长1.7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7197万元,同比增长3.66%,税收占比61.75%;非税收入29233万元,同比下降1.0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征收部门:税务部门48552万元,同比增长2.68%;财政部门27878万元,同比增长0.2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2686万元,同比增长15%。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47805万元,比年初增加76423万元,同比增长0.37%。其中住户存款1353820万元,比年初增加144483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216851万元,比年初减少13019万元。广义政府存款176213万元,比年初减少55944万元。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40899万元,比年初增加253719万元,同比增长20.62%。其中:住户贷款339825万元,比年初增加41869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401074万元,比年初增加211851万元。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68958万元,比年初减少10726万元。中长期贷款270867万元,比年初增加5259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科学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1所。其中:幼儿园40所、普通小学23所(专任教师862人)、普通中学16所(专任教师1163人)、职业高中1所(专任教师197人)、特殊学校1所(专任教师19人),在园儿童数5472人。

普通小学在校生13177人,毕业生2407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0604人,毕业生3512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896人,毕业生907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33人。

科学技术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0家,其中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复审6家;共下达科研技改项目资金计划1500万元。累计给予39家企业创新基金贷款3900万元。已争取省科技重大专项2个,民族专项1个,争取资金440万元;争取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共5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争取资金共145万元;争取脱贫攻坚科技扶贫资金100多万元。已谋划申报市级科技科技计划项目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馆1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62人,国内演出280场,观众累计20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564031册。博物馆文物藏品10453件套。

体育事业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共有专职体育教练7人,各级裁判员432人,参加省级以上体育赛事13次,参赛人数74人,获金牌10枚,银牌6枚,铜牌16枚,向省体校输送运动员2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共有卫生机构17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182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665人。注册护士749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5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共有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395人,比2018年增加1393人;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83人,比2018年增加12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255人,比2018年增加53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299人,比2018年增加77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5036人,比2018年减少846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3658人,比2018年增加741人。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5789人,比2018年增加72人。征收社会保险费64034万元,同比增加4.95%。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20178万元,同比下降6.9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17210万元,同比增加4.44%。职工医疗保险费11999万元,同比增长0.86%。

支出社会保险费79327万元,同比增长7.46%。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支出37849万元,同比增长15.94%;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支出29012万元,同比下降下降0.44%;职工医疗保险支出10007万元,同比增长1.8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出22362万元,同比增加20.97%。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新增城镇就业592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9%。就业创业培训395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96人。发放社会兜底保障救助资金6724万元,大病关爱壹佰基金募集善款550万元,救助大病困难患者351人次。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整合资金7.2亿元,农村C、D级危房改造10577户,对6163户16996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实施后扶。486家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20486户,农产品电商销售5.87亿元。

交通运输

综述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公路通车里程5148千米,其中国道146千米,省道380千米,县道413千米,乡道1296千米,村道2913千米。等级公路总计3824千米,其中一级公路23千米,二级公路473千米,三级公路105千米,四级公路3223千米

公路水路客运量657万人次,同比下降3.52%,公路水路客运周转量29286万人千米,同比增长10.53%;公路货运量39.53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6193.3万吨千米。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公路总里程7053.228千米、路网密度205.63公里/百平方千米,每万人拥有183.2千米。其中国道2条,全长172.001千米。省道4条,全长404.358千米。县道15条,全长4226千米。乡道1334.726千米。通村硬化路里程3255.048千米,农村公路安保里程1714千米。全列养公路里程576.359千米。

公路桥梁(不含沪蓉高速公路)259座9458延米。特大桥1座280延米,大型桥13座2045延米。中型桥27座1244延米。小型桥55座1206延米,有公路隧道(不含高速公路)5座1069米。

全县11个乡(镇)154个行政村,公路全部通达。铁路(宜万铁路)60千米。清江航道138.5千米,港口4个生产性码头泊位7个,渡口43个。客运站13个,其中二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1个、五级客运站11个。候车棚(亭)149个,招呼站240个。

公路

沪渝高速公路、上海—聂拉木公路(G318国道)、241国道。省道4条,分别为:S242王渔线、S255兴五线、S324白水线、S459火松线,404.358千米。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公路总里程6442.341千米,其中县道422.596千米,乡道1334.726千米,通村硬化路3225.048千米,等外路1459.971千米。

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道路运输客运量296.01万人次,比2018年下降8.3%;客运周转量14636.58万人公里,比2018年下降4.7%;货运量294.4万吨,比2018年增长23.7%;货运周转量44577.05万吨千米,比2018年增长30%。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共有各类营运车辆1016辆,10248座位,其中客车171辆、3200座位;货车560辆;公交车102辆、6130座位;出租车183辆,其中轿车86辆,面的97辆。公路客运企业11家(中武当旅游公司、畅通、江南、清江、安达、红阳、利民、途顺客运公司,交运长阳客运公司、城市公交客运公司、平安出租客运公司),营运线路97条。

其中:市际线路3条(长阳至武昌、沙市、荆门),县际线路16条,县内线路78条。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2家(弘阳驾校、路祥驾校)。二类以上机动车维修企业13家。城市公交公司1家(长阳城市公交客运有限公司),车辆102辆,6130座。公交线路8条。

水路

截至2019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共有各类船舶293艘,其中客船27艘,客渡船192艘,货船74艘。港口4个:客运码头2座,货运码头2座,码头总长750米,泊位7个;渡口43处,其中人行渡口36处;旅游渡运码头3个;汽渡4处,其中:乡镇汽渡3处、公路汽渡1处。

水路运输客运量228.54万人次,同比增长7.5%;客运周转量10321.81万人千米,同比增长226%。检验船舶162艘,总吨位6918,总功率4833.42千瓦,5037客位。纠正有救生设备缺陷船舶61艘。

铁路

宜万铁路从长阳县境内穿过并设长阳站。

长阳火车站

历史文化

长阳山歌

长阳山歌以其丰富的演唱内容,灵活的歌唱形式,高亢嘹亮、热烈奔放的演唱风格,与南曲、巴山舞并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长阳山歌主要有劳动歌、情歌等。劳动歌产生于劳动中,又在劳动中歌唱。不同的劳动方式和自然环境,形成了劳动歌的不同风格。如清江船工和排工就有雄壮有力的号子歌,田间锄草有锣鼓歌。演唱时,由两人或三人、四人在田头按照一定曲牌一边鸣锣击鼓,一边与田间锄草人唱和,但演唱内容和顺序灵活,没有严格的规定,大多为即兴创作。长阳的山歌有独唱、对唱、一人领众人和等多种演唱形式。

五句子山歌是长阳山歌、民歌中特别发达的样式,它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五句为一段,有一段独立成章。也有若干段五句子联缀(最长有32段),称为“赶五句”或“排子歌”。五句子山歌的第五句往往是意境升华,艺术情趣之所在,故有“五句山歌五句单,四句容易五句难”的说法。由此,五句子要求第四句要能结束,第五句要奇峰突起,画龙点睛。

民间乐器表演

南曲

南曲又称之为“丝弦班”。它是湖北古老的地方曲种,词曲丰富,优美动听。解放前,此曲逐渐衰落,很多人只知南曲之名,而未闻南曲之音。1961年至1964年,省、专、县文化主管部门先后组织专门班子,对南曲进行挖掘整理,计访问六十多位南曲老艺人,搜集传统曲目140多个(不包括曲目同而文词不同部分),曲牌32个,尚有[水葫芦]、[火葫芦]、[肩背玉]等曲牌,老艺人们只知其名,而唱腔失传。南曲主要流传于长阳、五峰境内,据文词分析,与其它曲种有相似之处,但具有独特之点,虽非土生土长,但与长阳地方语言、民歌小调颇有结合,因是长阳首先挖掘整理出来的,故定名为《长阳南曲》。现已载入曲艺大辞典。

巴山舞

巴山舞又名“巴渝舞”,本地土家族又叫“撒忧儿嗬”,其特点是: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衰,唱腔高亢,舞姿粗犷,体现了土家儿女的淳朴和憨厚;其形式为:一人掌鼓,众人对跳,由掌鼓者领唱,对舞者边唱边舞。远在殷商时期,巴人助武伐约前戈后舞,以凛殷人纷纷倒戈。汉高祖刘邦数观其舞,乐其猛锐,令乐师习之引入宫廷,响为“巴渝舞”。近代挖掘巴楚文化,将其提炼升华,命名为“巴山舞”、“跳丧舞”之美称,名扬五湖四海。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盛会上,“撒忧儿嗬”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土家四道茶

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也就是家中添小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三道茶——阴米茶,是用在婚宴酒席前食用。四道茶——酥茶汤,在冬季用来御寒取暖。

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可以上溯到古代巴人时期。作为土家族先民的古代巴人,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善于纺织,其“桑蚕、麻”成为贡品。因而“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华阳国志·巴志》)秦汉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所发展,所职的“布”成为纳贡之名品。三国时期,在蜀国诸葛亮“今民贫国虚,决敌不资唯仰锦耳”的决策下,土家族地区的人民逐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染色技术,编织出五彩斑斓的“土锦”。唐宋时期,随着土家族地区与汉族经济交流的增多,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社会风气。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西兰卡普的挑织技艺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土家族姑娘,从不便随其母操习挑织技艺,姑娘长大出嫁时,还必须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西兰卡普作品作陪嫁品,因而这种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填房

“填房”是中国通行的一种再婚俗,在鄂西地区却流行着几种特殊关系的填房习俗:一为“叔就嫂”,即亲兄死后,其单身弟(嫂称其弟为“小叔子”)可同亲嫂结婚。在长阳后河一带,又有不同的习俗,视“叔就嫂”婚俗为不端;二为“伯就弟”,伯指伯哥,弟指弟媳,即弟弟死了,单身哥哥可与弟媳成婚;三为“姐死妹继”,即出嫁的同胞姐姐死了,其妹可与姐夫结为夫妻。

新婚三天无大小

在清江两岸,公公与儿媳、伯哥与弟媳在平时是互相戒备的,饭不同桌,行不同路,坐不同凳,言不对答,否则会引人笑话。但在婚期三天内,却无此禁忌,公公、伯哥均可参加闹新房,可向新姑娘讨烟讨糖讨荷包,互相说笑话,打嘴仗,勿拘勿束。这就是所说的“三天无大小”的规矩。新媳妇三天以内,不做家务,不下厨房,如宾客一般,“三天下厨房”以后,就不能随便了,一切按在娘屋里受过的家教行事。此习俗今在鄂西地区仍有遗存。

香炉石古巴国遗址

香炉石遗址位于鄂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东南0.5公里的清江北岸,东距长阳县城97公里,地处清江中游。遗址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斜坡状,西南面临清江,下距清江河面约30余米。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属典型的河旁山寨型文化遗址。该遗址为1983年发现,面积3万多平方米,但遗物暴露较多的面积只有700多平方米。1988、1989、和1995年先后三次进行考古发掘,在遗址中心地区共挖掘400余平方米,获得夏、商、周时期的石器、陶器、骨器和铜器等文化遗物近万件及一批早商时期的巴人墓葬。还发现大批商、周时期的甲骨和两枚商末周初时期的陶印章(玺印)。

相关丛书

《巴土文化丛书》(第二辑)和《土家族文学原创丛书》共20册、450多万字,这些生动的文字,讲述了从古“长阳人”到巴人,再到现代的土家人所经历的艰难与曲折,揭开了一批“千古之谜”。《巴土文化丛书》,内涵纵贯古今,涉及长阳土家族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土家族的发展,是对土家族历史和人文精神的一次全方位解读。全套《丛书》约300万字,由《廪君》、《长阳土司源流研究》、《巴地域研究》、《巴人源流研究》、《村落空间与民间叙事逻辑》、《长阳近代兵事史话》、《长阳名人传略》、《土家族撒叶儿嗬》等10册组成。其中《长阳文艺搜存集(初编)》、《长阳文艺搜存集(续编)》两部,是长阳历史上自明清以来之集大成的文化艺术资料总汇。

《土家族文学原创丛书》,这是多角度记录巴人后裔生存状态、深度抒写土家人时代精神的一部“文学史传”。由《老巴子》、《巴人第一君》、《黄学儒的故事》、《天河坪档案》、《汪洋庄》、《至爱亲情》、《跟着太阳走》、《没有声音的叫喊》、《如期之约》、《孩子和风筝》等10册组成,约150万字。其中,“土家寓言大王”萧国松创作的土家族长篇叙事史诗《老巴子》共23章、14000行、约70万字,内容涵盖了土家族起源、历史英雄人物、主要节日民俗及由来传说等方面。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风景名胜

长阳清江水利风景区

长阳清江水利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处于隔河岩大坝以上,清江两岸,地处东经111°10′38″至110°22′30″,北纬30°23′13″至30°31′11″。

东起磨市镇花桥周家湾,西至渔峡口镇龙池村,北部最远端为天柱山景区观坪林场,最南端都镇湾镇西湾村,总面积329.445平方千米。库区水体整体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5]

清江画廊风景区

清江画廊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2008年荣膺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新兴品牌。长阳是巴人发祥地、土家族的摇篮、“长阳人”的故乡。清江,古称“夷水”,《水经注》云:“夷水,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因名清江也”。清江流域总长428公里。“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

武落钟离山

武落钟离山又名佷山,距清江画廊门楼处25公里。整个山体若浮湖面,主峰海拔397.5米。巴人首领廪君就诞生在这里。向王庙凌空高悬,祀奉着廪君的塑像;石神台供奉着两具天然椭圆形石器,印记着古代巴族生殖崇拜的遗痕;盐女岩酷似土家族少妇,传说是廪君的妻子——盐水女神的化身;白虎堂临水而筑,堂内真实地展示出土家族的历史;纯木结构的山门悬挂着“民族之源”的匾额。

倒影峡

倒影峡景点是进入清江画廊风景区的第一个主要景点,位于隔河岩大坝北侧。其峡长5公里,水静谷幽,山峰陡峭,处处皆画。她以“鱼游枝头鸟宿水”的倒影胜景著称。两岸的岩石群,形成独秀的天然山石景观。山间林木葱翠,树影婆娑,清泉潺潺,波回水转,是一处融山、水、峡、洞、林木为一体的极富自然质朴气息的佳境。其景观清江大佛山,天然弥勒佛,高278米,底宽144米,比四川乐山大佛还大二倍。还有孔雀开屏山等,形态逼真,气势磅礴。倒影峡,可谓是清江画廊中的点睛之笔。

倒影峡

北纬30度岛

北纬30度岛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花桥村,因北纬三十度线从岛上腹地通过而得名,全岛面积500余亩。

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北岸,距县城37公里。是以道教文化与险山幽谷为特色的宗教朝拜旅游区,与土家族的发祥地——武落钟离山南北遥相对应。天柱山——中武当海拔1445米,南临清江水库,北望长江三峡,四周群山拱手环抱。

麻池古寨

长阳有鄂西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麻池苏区革命旧址。贺龙元帅先后5次到长阳指导革命,在这里建立了鄂西最早的红色革命政权之一。李勋、李子骏、李步云等革命先行者引领土家儿女发起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西湾起义”,创建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军为建制的第一支红色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2009年,县委县政府按照4A景区标准正式启动“麻池古寨”景区建设。4年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修缮保护了“中共长阳县委员会”、“长阳县苏维埃政府”、“长阳县军事委员会”和“长阳县妇女委员会”四处革命旧址,复建了“红六军”军部,扩宽改造麻池至西湾旅游公路,兴建了李步云碑亭、长阳革命战争史陈列馆、贺龙广场等景点,完成了旅游码头、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还改造了近百户土家民居,收集展出了赤卫队用过的土铳、花栎树炮等散落在民间的革命文物300余件。2012年12月19日,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收到国家旅游局景观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函件,确认该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方特产

清江银鱼

由于清江中下游隔河岩、高坝洲两座大型水电站的建成,形成20万亩水面。清江水质和环境适宜银鱼生长。清江银鱼是从太湖引进的鱼种,成鱼体长一般在90-200毫米,其最大体长达到224毫米。清江银鱼是银鱼科中较大的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尼克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被誉为淡水鱼之王,具有“利尿、润肺、止咳”等功能。长阳清江库区银鱼载鱼量可达1050吨,可实现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创税收500万元。

清江椪柑

清江椪柑,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清江椪柑原产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河谷两岸,其缔有八卦皱、面如金蟾皮,丑且漂亮,因此又称“清江丑柑”。清江椪柑果形端正、色泽鲜艳、香甜可口、不上火,含有十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尤其富含玉米质素、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营养价值较高。

2014年7月28日,原农业部批准对“清江椪柑”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火烧坪包儿菜

火烧坪包儿菜,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长阳县地处鄂西南清江中下游,云贵高原东延尾部,由西南至东北走向的武陵山系的南岭石门支脉延展到境内。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西高东低。高山地区呈现出高原地貌,耕地较为宽阔,土壤肥沃,气候冬长春短,昼夜温差大,日照雾绕,冷凉湿润。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得火烧坪包儿菜具有嫩、脆、甜的独特风味,品质十分优良。

2012年06月0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火烧坪包儿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清江奇石

清江奇石,孕育于八百里清江。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化石》主编刘时藩教授在《万里长江源何处》一文中对长江及清江等支流的考证,清江始于中生代的三叠纪,即一亿七、八千万年前,在北京大学徐钦琦教授所绘制的《地质历史上两个宏年的黄道斜倾变化示意图》上显示,正值地质历史上第二个宏年,是时水往西流,新生代的第三纪的渐新世约三千年前的一次大的造山运动,使清江改西向东流至今,所形成的武陵山余脉纵贯古“长杨”。清江的内力地质作用和风雨、冰川、温度等外力地质作用,将山岩逐渐冲成千姿态百态的奇石。

清江肉羊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宜昌白山羊”的中心产区,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天然草场,可开发草场面积53万亩,载畜能力大。1997年,长阳被纳入国家“清江流域商品肉羊生产基地”项目县之一。2002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到30.9万只,出栏了17.05万只,实现收入3012万元。从新西兰引进的波尔山羊,与本地白山羊杂交,形成具有较强生长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清江肉羊。从四川引进人工种植皇竹草(一亩可产皇竹草5吨),可供10只羊食用。全县已种植皇竹草1万亩,建氨化窖2万立方米,兴建山羊栏圈18万平方米。

盆景根艺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根艺盆景,主要以高家堰镇为代表。高家堰镇的根艺盆景生产起步于1981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高家堰村白果坪为中心、沿318国道近2000米长的盆景根艺专业市场。高家堰村从事盆景根艺生产的农户有50多家。盆景一级保护品种以银杏、小叶中华蚊母、红豆杉为主;二级保护品种有中华蚊母、对接白腊、珙桐、红花矩木、紫薇。上等品种以开花、挂果、叶小、四季常青为特征,主要有金弹子、火炬、矮塔、矩木、杜鹃、水腊、迟兰等。高家堰盆景根艺以中华蚊母为主,产品主要销往武汉、荆沙、宜昌等地,部分远销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年销售额达250万。全村已有43人被吸纳为湖北省盆景根艺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多次报道了高家堰镇盆景根艺盛况。2000年,东南亚14国农业部的高级官员来长阳参观。

金福红栀

金福红栀是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的果实,它是药用和提取天然色素的栀子果。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是“金福红栀”之乡,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在种植方法上采用农家肥培育,果实质地优良,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色素率。栀果分为山栀、黄栀、水栀。在医药用途中,具有清热、消炎、止血、利胆、降血压之保健功效。栀果果实实在、色鲜,称为水栀子,主要用于提取食用色素。栀果也是一种优良的绿化苗木,栀子花鲜艳、烂漫。金福红栀基地主要分布在长阳都镇湾和鸭子口两个乡镇。都镇湾镇杨柘坪村现已建成栀果专业村,栀果面积达到了1200亩。2002年末,长阳已建成栀果面积2万亩。其中受益面积达1万亩,年产鲜栀500万公斤。仅此一项,每年为当地农民收入1000余万元。

皱皮木瓜

木瓜属蔷薇科,是植物贴梗海棠的果实,“皱皮木瓜”是其果实加工而形成的产品。“资丘皱皮木瓜”籽少、色正、皮皱,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本草纲目》等许多医药学资料均有关于“资丘皱皮木瓜”的记载。经化验分析,“资丘皱皮木瓜”含大量有机酸、维生素和多种蛋白酶,具有平肝舒筋、和肾化湿、抗炎抑菌、降低血脂等功效。“资丘皱皮木瓜”被广泛用于临床配方生产妙济丸、木瓜丸、风络痛片、骨刺消痛液、参茸木瓜酒等多种中成药品,以及木瓜护肤品、木瓜香皂、洗面奶、沐浴露等化妆洗浴用品。

清江名茶

长阳境内云雾缭绕,雨量充足,气候温和。清江隔河岩大坝建成后,形成了众多的湖泊,使库区周围气候变暖,云雾天气增多,独特的气候和适宜土壤环境,形成了清江茶持嫩性强、氨基酸丰富、清香四溢、滋味鲜爽回甘、经久耐冲泡等优良的内质。“佷山茗峰”、“佷山贡珍”获全国“中茶杯”一等奖;“静安移尖”、“雾冲剑毫”、“雾冲茗峰”获“中茶杯”优质奖;“柳林剑”、“天柱玉叶”、“佷山箭毫”获湖北省“鄂茶杯”金奖。

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7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6]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湘鄂西片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全国科技进步县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

全省平安县

省双拥模范县

省级文明县城

省级卫生县城

湖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

长阳清江健康食品产业园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全国推进就业创业劳务输出大县

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

全国文化先进县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全国高山蔬菜第一县

全国发展民族教育先进县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中国观赏石之乡

中国最美县域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