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市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在古代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牧居地。据史书记载,秦代牧居在这里的部落是由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迁来的塞种人。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央政府就在此设行政管理机构。总面积1.15万平方公里。2020年,阿勒泰市总人口19.62万人,其中:汉族9.99万人,占总人口51.0%,哈萨克族7.99万人,占40.7%,其他民族1.64万人,占8.3%。

“阿勒泰”是突厥语,意为“金山”,因山中蕴藏黄金而得名,有“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之说。阿勒泰市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而位于福海县的布伦托海水域面积达10万公顷,盛产10多种鱼类,素有“北国渔乡”之称。阿勒泰山河壮丽多姿,具有风貌特异的自然风光,主要风景名胜有喀纳斯湖自然景观保护区、布尔根河河狸自然保护区、蝴蝶沟等。

2018年12月,阿勒泰获评气候生态类国家气候标志。

2020年,阿勒泰市完成生产总值99.92亿元,同比增长7%。

中文名

阿勒泰市

外文名

Altay City

行政区划代码

654301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

地理位置

阿勒泰地区西部

面积

11500

下辖地区

3街道、3个镇、7个乡

政府驻地

金山路街道

电话区号

0906

邮政区码

836500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切木尔切克陨石群、克兰大峡谷、塘巴湖、五指泉、金山葡萄风景区

机场

阿勒泰机场

火车站

阿勒泰站

车牌代码

新H

地区生产总值

99.92亿元(2020年)

人口

19.62万人(2020年总人口)

历史沿革

阿勒泰

阿勒泰市是蒙语,黄金之意。因阿尔泰山盛产黄金,阿勒泰市在阿尔泰山之阳,因而依山得名。

阿勒泰市,自古以来先后有塞种、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哈萨克等游牧民族自此繁衍生息。

汉朝为西域都护府辖地,继塞种人之后有匈奴,鲜卑游牧于此。

唐朝为北庭都护府辖地,先后为柔然、突厥游牧地。

宋朝为蒙古游牧地,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辖境。

元朝为岭北行省辖境。

明朝为瓦刺汗国辖境,蒙克帖木儿的封地。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治下的科布多赞大臣管辖,阿尔泰乌梁海七旗封地的阿尔泰乌梁海左翼旗和左翼后旗地。

清同治六年(1867年),交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管辖。

同治八年(1869年),布伦托海办事大臣被裁撒,仍归科布多赞大臣管理。

同治十年(1871年)塔尔巴哈台带兵大喇嘛棍噶扎拉参借地安置其部众及塔尔巴哈台来的难民.在现阿勒泰市解放北路市三中附近修建千佛寺,后称承化寺,自此为其借地。

光绪十五年(1889年),棍噶扎拉参率部众迁居八音沟(现乌苏县境)以后,仍由科布多参赞大臣管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设阿尔泰办事大臣管理阿尔泰地区,治所在承化寺。是其辖境。

1912年,改阿尔泰办事大臣为阿尔泰办事长官,直隶北京中央政府管辖。治所仍在承化寺,是其辖境。

1913年始设承化寺县佐,隶属阿尔泰办事长官公署。

1919年撤阿尔泰办事长官公署,改置阿山道。划归新疆省管辖,治所仍在承化寺。

1921年改承化县佐为承化县,自此始设县治,治所在承化寺,仍隶属阿山道。

1922年改阿山道为阿山行政长官公署,承化县为其所辖。

1943年改阿山行政长公署为阿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承化县为其所辖。

1945年三区革命后,承化县为三区政府阿山区所辖。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以后,于1950年建立了承化县人民政府,隶属阿山行政专员公署。

1953年11月2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改承化县为阿泰县。隶属阿山行政专员公署。

1954年2月1日,经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改阿泰县为阿勒泰县,隶属阿勒泰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1月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984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勒泰县,改置阿勒泰市。仍隶属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行政区划

阿勒泰

阿勒泰市下辖4个街道,5个镇,6个乡,2个牧场,1个兵团团部,有金山路街道,解放路街道,团结路街道,恰秀路街道,北屯镇,阿苇滩镇,红墩镇,切木尔切克镇,阿拉哈克镇,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拉斯特乡,喀拉希力克乡,萨尔胡松乡,巴里巴盖乡,切尔克齐乡,喀拉尕什牧场,阿克吐木斯克牧场,兵团一八一团。[7]

地理环境

阿勒泰

位置

阿勒泰市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西北与布尔津县相邻,西南与吉木乃县交界,东北与蒙古国接壤,周边有红山嘴、塔克什肯、吉木乃和阿黑吐拜克四个口岸,边境线长102.6公里,市境南北长146公里,东西宽84公里,总面积1.15万平方公里。

地貌

阿勒泰市大部分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系中段,仅西南一角跨入准噶尔地槽褶皱系的北缘。两褶皱系间以额尔齐斯大断列相隔。具有典型的山麓地貌牲。自北向南,呈明显的梯降式垂直分布,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山间冲积平原区3个自然地貌单元。

气候

阿勒泰市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中温带亚干旱大区、干旱大区气候带。由于北边有阿尔泰山脉为屏障,南临准葛尔盆地北沿,因而形成特殊的气候条件,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全市年均气温为4~4.2℃,1月平均气温-24℃,7月平均气温22.3℃,极端气温、无霜期等因地区而异,与地貌特征相应可分为三个部分:

北部山区:夏季降雨多,冬季积雪大,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冷暖季之别,冬季长达半年之久,夏季短暂,有时也会落雪。无霜期在90天以下,多雨、湿润、凉爽是山区夏季的主要特征。

中部低山丘陵区:无霜期150天左右,冬春风少于南部平原,积雪少于山区,多于南部平原。雷雨天气有冰雹出现。

南部河谷平原:夏季干旱炎热,冬春寒冷多风。冬季积雪厚度在15厘米以下,大于8级的西北风,年均为34天。

除山区外:云雾少、气候较干燥,日照充足,夏季日照时数可达15小时/天。光能、热能充足。9月上旬就会出现寒潮天气。每年11月就进入结冰期,至翌年3月下旬才开冻。

水文

阿勒泰市是新疆的丰水区,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横贯市境,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8]

自然资源

阿勒泰

水土资源

阿勒泰市截止2009年有耕地34.69万亩,宜垦荒地50万亩,土地有机质含量高。阿勒泰市水产资源丰富,哲罗鲑、梭鲈、丁鱼岁、白斑狗鱼等珍稀鱼类。[3]阿勒泰市水产资源丰富,在新疆分布的51种(亚种)土著鱼类中,阿勒泰市就占近30种之多,其中哲罗鲑、北极茴、西伯利亚鲟、白斑狗鱼、江鳕、丁鱼岁、高体雅罗等为阿勒泰地区所特有的珍贵天然鱼类种质资源。

矿产资源

阿勒泰市是全国六大找矿区之一、新疆重点有色金属开发带,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2009年探明有利成矿带4个,初步探明储量和可开发矿种24种,潜在价值数百亿元。阿勒泰地区具有多种多样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矿种齐全,储量较为丰富,盛产有色金属黄金和海蓝、水晶、碧玺等名贵宝石。已发现矿种11大类84种,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铍、白云母、钾长石三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12种,居新疆首位的有21种。据初步估计,已探明41种矿产储量潜在价值达569亿元,远景潜力更大。境内的喀拉通克铜镍矿是全疆最大的铜镍矿,正式勘建开发的阿舍勒铜墙铁壁矿,伴生有金、银、铅等多种成分。但是,对已发现的矿种勘探工作程度低,开发利用的矿种少,矿产资源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其中大型矿床31个,中型矿床83个,小型矿床113个。

生物资源

阿勒泰地区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全地区野生植物有1378种,药用植物种类200多种,其中许多为名贵药材。珍稀濒危植物有蒙古黄芪、草苁蓉、肉苁蓉、新疆阿魏等,特有植物有鹿根、额河菱角、欧亚萍蓬草、阿勒泰赤芍、阿尔泰金莲花、阿尔泰低头葱等。有野生动物466种,其中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74种(一级的20种,二级的54种),省级的36种。濒危动物有雪豹、北山羊、盘羊、野驴、马鹿、原麝和在中国仅分布于阿勒泰地区的河狸。

水资源

阿勒泰地区境内有各类冰川417条,总面积293.2平方千米。年储冰量为164.92亿立方米,折合储水量为148.43亿立方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9.57万平方千米,年总径流量133.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为122.5亿立方米,占自治区地表径流量的14.7%。开发利用的地表径流量仅28亿立方米,其余都流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的第二大河流,在中国境内干流总长593公里,年径量为119亿立方米。阿勒泰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4750.71兆瓦,可装机容量2139兆瓦。额尔齐斯河河谷风区属于新疆九大风区之一,预计可装机150万千瓦。全地区有各类水库共48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35座),总库容9.36亿立方米。

林业资源

阿勒泰市是新疆的重要林区,截至2009年,有山区自然林103万亩,河谷次生林9.4万亩,木材蓄积量达1656万立方米。额尔齐斯河流域生长的欧洲黑杨、银灰杨等8种天然林。阿勒泰市还有全国独有的树种盐生桦。

畜牧资源

阿勒泰市是新疆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2009年全市共有四季天然放牧草场1368万亩,刈割草场40万亩。阿勒泰市是新疆重要的肉食品基地,阿勒泰大尾羊、新疆细毛羊、新疆褐牛、阿勒泰马。2006年,阿勒泰市牲畜最高饲养量达89万头(只),其中牛最高饲养量13.02万头、良种奶牛2.6万头。

旅游资源

2021年,阿勒泰市有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7个、2A级景区2个,先后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拥有“金山银水”“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滑雪之都”“中国雪都”和“中国休闲避暑之都”“避暑旅游城市观测点”等旅游品牌。2021年扎实推进新疆、吉林中国冰雪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荣获“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阿勒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旅游度假区”等荣誉称号,克兰河滨河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五百里·风情街入选自治区旅游休闲街区。

2018年9月,在“冬游新疆”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第十三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新疆阿勒泰市被授予“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这是国家气候中心颁发的首个国家气候标志。

人口民族

阿勒泰

人口

阿勒泰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19万人。共25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53.14%;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38.68%;

2016年末全市总人口199037人,比上年末增加1237人,其中:城镇人口114995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7.78%;乡村人口84042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2.22%,城镇化率为57.78%。全年出生人口2473人,出生率12.46‰;死亡人口1019人,死亡率5.14‰,人口自然增长率7.33‰。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0.39:100。[1]

2020年,阿勒泰市总人口19.62万人,其中:汉族9.99万人,占总人口51.0%,哈萨克族7.99万人,占40.7%,其他民族1.64万人,占8.3%。

2018年末全地区公安户籍总人口为671673人(其中:兵团十师人口60725人),比上年增加3985人,其中:城镇人口257198人,占总人口的38.28%;乡村人口414775人,占总人口的61.72%。男性人口338135人,女性人口333838人,性别比为101.29。汉族人口268089人,占总人口的39.9%,哈萨克族人口355126人,占总人口的52.8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48758人,占总人口的7.26%;全年出生人口9515人,出生率14.20‰;死亡人口3282人,死亡率4.90‰;人口自然增长率9.30‰。民族汉族人口232563人,占总人口的38.55%,各少数民族人口370720人,占总人口的61.45%,其中哈萨克族人口328153人,占总人口的54.39%,回族人口23656人,占总人口的3.92%,维吾尔族人口8703人,占总人口的1.44%,蒙古族人口5376人,占总人口的0.89%[2]

截至2017年底,阿勒泰地区公安户籍总人口为671616人(其中:兵团十师人口61926),比上年减少357人,其中:城镇人口268191人,占总人口的39.93%;乡村人口403425人,占总人口的60.07%。男性人口337206人,女性人口334410人,性别比为100.84。汉族人口268024人,占总人口的39.91%,哈萨克族人口354123人,占总人口的52.73%,其他少数民族人口49469人,占总人口的7.36%;全年出生人口9982人,出生率14.86‰;死亡人口5770人,死亡率8.59‰;人口自然增长率6.27‰。除汉族外,有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36个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阿勒泰地区常住人口为668587人。

民族

阿勒泰市是多民族聚居区,聚居着汉、哈萨克、回、维吾尔、蒙古等26个民族16.04万人,其中:汉族6.62万人、占总人口41.27%,哈萨克族7.94万人、占49.50%。

阿勒泰市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壮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傣族、黎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土族、撒拉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

文化

阿勒泰

哈萨克族歌舞之乡

阿勒泰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冰雪文化、草原文化交相辉映,承载着“金山银水”“人类滑雪起源地”“哈萨克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地”等美誉。同时,阿勒泰市民间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新突破,《迁徙之路》《雪域人家》《相约美丽阿勒泰》《美丽乡村》等突出民族团结主题的作品相继问世,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欢迎。此次自治区文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阿勒泰市“哈萨克族歌舞之乡”称号,对提升阿勒泰市城市魅力,宣传推介阿勒泰市旅游品牌,促进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4]

市树:疣枝桦落叶乔木。叶三角形、菱状卵形、三角状卵形。长3~7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彤、楔形或平截,无毛,下面有树脂点,侧脉6~7对,重锯齿粗钝或具尖头,每对侧脉间具1~3小齿,柄长1.5~3厘米,无毛。果序圆柱形,长2~4厘米,径达7厘米,果序柄长1~2厘米,果苞长约5毫米,中裂片三角萨或条形,先端钝,侧裂片长圆形;下弯,较中裂片稍长或近等长,小坚果倒卵形,翅较果宽一倍。花期;4月上旬~5月上旬,果期7月。

市花:波斯菊。波斯菊喜爱高原的阳光,耐得住雪域的风寒。看上去弱不禁风,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波斯菊随着季节变幻,颜色也会转变。

地方特产奶疙瘩奶疙瘩是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少数民族喜欢吃的一种食品。被称作“库鲁特”(干儿的意思),是奶子的结晶体。奶疙瘩有两

种,一种是甜奶疙瘩,一种是酸奶疙瘩,可带油可不带油。做法大都是靠手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做法。哈萨克族牧民做奶疙瘩时,先将牛或羊奶发酵,把发酵后的酸奶倒入锅里熬,然后装入布袋里吊起来,使其水份滴尽,用手捏成小块,放到铺有芨芨草编制的席子上凉干即成。熏肉及马肠子

熏肉及马肠子是哈萨克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肉食,营养价值很高。每逢初冬,哈萨克族牧民都会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牛、马、羊宰杀后进行熏制。马肠子是将经过挑选的马现宰杀后,取其马肠洗净,把马的肋条肉切成条状,撒上盐、胡椒粉等佐料,灌进马肠内,两头用畜筋扎紧,挂在屋里风干。

经济

阿勒泰

综合

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8444万元,按2015年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4%,与上年相比增长了4.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038万元,同比增长6.2%,与上年相比增长了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6005万元,同比增长16.6%,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30401万元,同比增长11.1%,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14.7:17.9:67.4调整为14.4:18.2:67.4。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29841元增加到32574元,增加2733元,同比增长9.16%。[5]

2018年,阿勒泰市生产总值81.72亿元、与上年同比(下同)增长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5亿元、减少34.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83元、增长13.2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2元、增长10%。

2019年,阿勒泰市坚持“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生产总值93.22亿元,同比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53.9%;地方固定资产投资28.07亿元,同比增长6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3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4亿元,同比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469元,增收3486元,同比增长10.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480元,增收1498元,同比增长10%。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01.38亿元,(按2015年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与上年相比下降3.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2亿元,同比增长3.3%,与上年相比下降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6.11亿元,同比增长8.2%,与上年相比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1.54亿元,同比增长2.9%,与上年相比下降5.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3.5:15.5:71.0调整为13.5:15.9:70.6。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47343元(自治区调整后数据)增长到50547元,增加32045元,同比增长5.2%(按2015年可比价格计算)%。

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4.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4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10.68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4亿元,增长1.4%。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5%、33.1%和49.4%,第一产业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524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4%。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2.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5.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烟酒类上涨7.9%;衣着类价格下降3.5%;居住类价格上涨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与同期持平;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5.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3.4%。

第一产业

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1574.23万元,同比增长12.93%,其中农业产值50765.07万元,同比增长11.42%;林业产值740.17万元,同比下降14.93%;畜牧业产值47851.07万元,同比增长15.44%;渔业产值630.37万元,同比增长16.1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87.55万元,同比增长6.05%。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63万亩,同比增长13.5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25万亩,同比增长0.45%;油料播种面积13.56万亩,同比增长36.14%;瓜果播种面积1.96万亩,同比增长1.96%;甜菜播种面积0.37万亩,同比增长37.03%。

粮食总产量5.55万吨,同比增长15.18%;小麦产量0.66万吨,同比下降43.6%;油料产量2.78万吨,同比增长36.1%;甜菜产量1.30万吨,同比增长381.48%;蔬菜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5.34%;水果(含果用瓜)产量3.54万吨,同比增长250.49%。

2012年末牲畜存栏50.30万头(只),同比增长1.37%;全年牲畜出栏34.02万头(只),同比增长11.14%;肉类总产量1.68万吨,同比增长12.0%,其中牛肉产量0.96万吨,羊肉产量0.52万吨;牛奶产量8.01万吨,同比增长7.81%。

2018年阿勒泰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3339.2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比同期增加23587.6万元,同比增长10.64%(增速按照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88866.8万元,同比增长17.33%;林业产值5570.1万元,同比增长54.31%;牧业产值81636.3万元,同比增长2.23%;渔业产值3388万元,同比增长17.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78万元,同比增长8.57%。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8.05万亩,同比增长0.2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23万亩,同比增长126.9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43万亩,同比增长29.99%;其他作物播种面积25.39万亩,同比下降35.57%。

粮食总产量12.44万吨,同比增长364%;小麦产量0.47万吨,同比下降9%;油料产量2.98万吨,同比增长38%;豆类产量0.22万吨,同比增长2.14%;蔬菜产量0.66万吨,同比下降35.92%,果用瓜产量1.26万吨,同比增长4.13%。

2018年末牲畜存栏53.05万头(只),同比下降12.89%;全年牲畜出栏43.29万头(只),同比增长0.77%;肉类产量2.02万吨,同比下降5.6%;奶类产量11.79万吨,同比增长22.05%。

2020年阿勒泰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539.81万元(自治区调整后按现行价格计算数据,下同),比同期增加28718.65万元,同比增长4.6%(增速按照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93266.36万元,同比增长4.9%;林业产值2910.38万元,同比增长8.2%;牧业产值134154.07万元,同比增长4.8%;渔业产值4400.00万元,同比下降0.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809.00万元,同比增长1.5%。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86万亩,同比增长1.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5.21万亩,同比增长0.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99万亩,同比增长10.6%;其他作物播种面积30.66万亩,同比下降4.2%。粮食总产量13.34万吨,同比增长10.3%;小麦产量0.29万吨,同比增长70.6%;油料产量1.56万吨,同比下降16.1%;豆类产量0.10万吨,同比下降33.3%;蔬菜产量1.09万吨,同比增长230.3%,果用瓜产量0.62万吨,同比下降45.1%。

牲畜存栏49.12万头(只),同比增长2.31%;全年牲畜出栏33.28万头(只),同比下降22.8%;肉类产量1.94万吨,同比增长7.8%;奶类产量8.01万吨,同比下降3.4%。

2020年1月2日,阿勒泰市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农林牧渔业全年完成总产值110.63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38.37亿元,增长9.3%;林业产值2.45亿元,下降12.2%;牧业产值60.77亿元,增长1.1%;渔业产值2.99亿元,下降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05亿元,增长4.3%。

2020年,农作物总播面积为410.66万亩,比上年增加17.05万亩,增长4.3%。粮食种植面积103.41万亩,增长16.9%,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9万亩,增长15.0%;玉米种植面积71.2万亩,增长16.1%;薯类(马铃薯)种植面积2.32万亩,下降13.4%。油料种植面积76.98万亩,下降19.9%;甜菜种植面积3万亩,增长1.3倍;蔬菜种植面积2.33万亩,增长76.5%;瓜果种植面积2.18万亩,下降6.0%;其他作物种植面积205.07万亩,增长4.4%。

202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5.28万吨,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小麦产量12.16万吨,增长21.2%;豆类产量0.08万吨,下降75.0%。油料产量16.30万吨,下降6.3%;甜菜产量11.97万吨,增长2倍;蔬菜产量5.61万吨,增长1.2倍;打瓜籽产量5.29万吨,增长21.1%;青贮玉米产量331.18万吨,增长16.6%。

2020年,年末牛出栏22.23万头,羊出栏193.05万只,猪出栏2.13万头,活家禽出栏48.23万只;年末牛存栏65.92万头,羊存栏193.19万只,猪存栏1.30万头,活家禽存栏24.62万只。

2020年,全年牛肉产量4.29万吨,羊肉产量4.80万吨,猪肉产量0.18万吨,禽肉产量0.12万吨,禽蛋产量0.41万吨,生牛奶产量30.28万吨。

2020年,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635公顷,飞播造林面积33公顷,封山育林面积999公顷,退化林修复1827公顷,森林抚育面积1933公顷。

2020年,全年水产品产量9957吨,比上年下降33.7%。其中:养殖产量7767吨,下降26.9%;捕捞产量2290吨,下降47.8%。

2020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3.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97%;年末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6082台,比上年增长0.98%;小型拖拉机16334台,比上年增长0.82%。

2020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7391.66吨,比上年下降6.7%;农村用电量29761.1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7%。

第二产业

工业

2018年阿勒泰市全口径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8536.2万元,同比下降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240万元,同比下降50.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576.1万元,同比下降52.6%,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63.9万元,同比增长7.5%。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风力发电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954.9万元,同比增长4.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808.4万元,同比下降88.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19.6万元,同比下降96.6%;饮料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63.9万元,同比增长7.5%;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146.4万元,同比增长31.3%;水泥制品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46.8万元,同比下降27.8%。

建筑业

2018年建筑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8971.4万元,同比下降3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1121方米,同比下降42.41%,其中新开工面积98217平方米,同比下降35.0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8475平方米,同比下降50.68%。

2020年阿勒泰市全口径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237.5万元,同比下降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295.7万元,同比增长3.6%(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904.5万元,同比增长4.2%,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91.2万元,同比下降17.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生产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930.76万元,同比下降0.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286.85万元,同比增长2.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450.21万元,同比增长34.7%;饮料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91.16万元,同比下降17.4%;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802.55万元,同比增长3.5%;水泥制品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34.12万元,同比增长59.3%。

2020年建筑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7751.4万元,同比增长21.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2077方米,同比增长23.5%,其中新开工面积232662平方米,同比增长26.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484平方米,同比下降83.6%。

2020年,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0.55亿元,比上年下降5.4%。从轻重工业看:完成重工业增加值68.99亿元,下降6.5%,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7.8%;完成轻工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1.1倍。从经济类型看:完成股份制企业增加值68.77亿元,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7.5%,下降4.2%;完成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52亿元,下降39.8%。全年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24.77亿元,累计产品销售率100.9%。轻、重工业累计产品销售率分别为89.8%和101.4%。

2020年,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铁矿石原矿量962.48万吨,比上年下降0.1%;铁精矿544.33万吨,比上年增长2.8%;铜金属含量6.85万吨,比上年增长3.1%;锌金属含量2.81万吨,比上年下降11.4%;水泥143.20万吨,比上年增长12.1%;黄金1137.6千克,比上年增长0.2%;乳制品523.1吨,比上年增长1.7倍;小麦粉1.02万吨,比上年增长2.8%;发电量60.4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4.4%,其中:水力发电累计34.36亿千瓦时,下降6.7%;风力发电24.31亿千瓦时,下降1.7%;太阳能发电1.54亿千瓦时,增长1.6%;火力发电0.25亿千瓦时,增长32.7%;液化天然气16.48万吨,下降43.2%。

2020年,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6.43亿元,比上年增加1.7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49.28亿元,比上年增加1.16亿元。

2020年,地区建筑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4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1.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竣工产值18.61亿元,比上年下降5.3%;房屋竣工面积33.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1.0%。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

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4843万元,同比下降40.68%,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316万元,同比下降43.73%,占投资总量的4.99%。分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38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30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3156万元。三次产业的投资比重结构由上年的4.56:2.79:92.65调整为2.51:15.62:81.87。

2020年,全年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2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51.2%。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30亿元,增长1.8倍,占投资总额的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6.13亿元,增长1.1倍,占投资总额的21.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6.11亿元,增长35.3%,占投资总额的72.4%。

2020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占总投资的14.5%,其中:住宅投资19.81亿元,下降6.7%,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3.4%。房屋施工面积330.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1%;房屋竣工面积31.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7%;商品房销售面积47.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2.7%,实现销售额20.03亿元,比上年增长85.3%。

社会消费

2018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974万元,同比增长8.79%,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05385.6万元,同比增长9.1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0588.4万元,同比增长4.27%。

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60.7万元,同比增长2.07%,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78%;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204.3万元,同比增长9.5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2.03%;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7.1万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4%;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71.9万元,同比增长13.83%,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95%。

交通

2018年我市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75辆,同比下降21.88%,出租汽车331辆,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达到1250万人次。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0721辆,同比增长8.0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3292辆,同比增长8%。公路客运量2565万人,同比下降18.73%,公路货运量15670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9%。

2020年,全年道路运输共完成货运量1054.9万吨,比上年下降56.5%,其中:铁路运输完成货运量85.88万吨,下降63.0%;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969.02万吨,下降55.6%。全年实现道路运输货运周转量171766.8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66.8%,其中:铁路运输货运周转量57539.6万吨公里,下降64.6%;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114227.2万吨公里,下降67.8%。

2020年,全年道路运输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61.35万人,比上年下降67.1%,其中: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9.4万人,下降58.2%;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31.95万人,下降68.5%。全年实现道路运输客运周转量32487.41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9.0%,其中:铁路运输客运周转量20057.4万人公里,下降52.7%;公路运输客运周转量12430.01万人公里,下降64.3%。

2020年,民航运输起降36701架次,比上年下降29.8%,其中正常旅客飞行8978架次,下降31.0%;实现旅客吞吐量34.3万人,比上年下降52.9%;实现货邮吞吐量187.21吨,比上年下降53.9%。

2020年,年末地区民用汽车保有量135479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42辆),比上年末增长11.3%,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117449辆,增长12.6%。

邮电

2018年末邮政局(所)数15处,邮政业务总量4370万元,同比增长20.25%。移动、联通、电信业务总量35156万元,同比增长5.53%。固定电话用户9.77万户,同比增长2.41%。移动通信电话用户16.98万户,同比增长87.51%;联通通信电话用户3.07万户,同比增长3.95%。报刊发行509万份,同比下降11.63%,邮电包件5014件,同比下降28.69%。

2020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5320.74万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2079.24万元,增长42.6%;电信业务收入63241.5万元,下降3.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38万户,比上年下降8.0%,普及率达到24.95部/百人,下降7.9%;移动电话用户77.08万户,比上年下降3.3%,普及率达到117.40部/百人,下降3.2%;互联网用户35.40万户,比上年下降7.7%;年末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6.2万门,比上年下降0.3%。

旅游

201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18.47万人次,同比增长47.02%;旅游收入31.97亿元,同比增长119.57%。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0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6亿元,比上年下降11.5%。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4.43亿元,下降10.4%;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04亿元,下降17.5%。从行业销售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56亿元,下降18.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6.05亿元,下降2.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27亿元,下降31.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58亿元,下降34.4%。

2020年,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7241.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8.2%,其中:进口总额6403.1万美元,下降37.6%;出口总额50838.2万美元,下降49.3%。

2020年,全年共落实区外招商引资项目90个,到位资金90.18亿元,比上年增长53.1%。其中:新建招商项目62个,到位资金52.72亿元;续建招商项目28个,到位资金37.46亿元。

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2020年,全年累计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58.44亿元,比上年下降9.7%;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3.10亿元,比上年下降9.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67亿元,下降22.1%;税收收入20.08亿元,下降21.7%。其中:增值税8.77亿元,下降10.9%;企业所得税2.98亿元,下降4.7%;非税性收入完成8.59亿元,下降23.2%;政府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4.33亿元,增长31.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0.1亿元,增长34.8%;上划中央、自治区税收收入15.44亿元,下降8.6%。

2020年,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68.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2.39亿元,增长4.4%。全年民生财政支出171.54亿元,增长1.9%,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8%。其中:教育支出28.88亿元,增长2.1%;卫生健康支出15.43亿元,增长31.2%;科学技术支出0.72亿元,下降30.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8亿元,增长0.6%;城乡社区支出9.21亿元,下降10.4%;农林水事务支出52.96亿元,下降1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82亿元,增长7.5%;节能环保支出3.06亿元,下降3.6%;交通运输支出18.23亿元,增长1.0倍。基金预算支出56.48亿元,增长1.9倍。

2020年,年末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06.55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住户存款279.29亿元,增长10.8%;非金融企业存款94.40亿元,下降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住户贷款128.20亿元,增长12.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46.06亿元,增长20.6%。

2020年,全年保费收入18.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人身险收入9.22亿元,增长25.1%;财产险收入9.18亿元,增长20.3%。赔款及给付6.3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人身险1.34亿元,下降3.5%;财产险5.05亿元,增长11.5%。赔付率34.7%,其中:人身险赔付率14.5%,财产险赔付率55.0%。

2020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386.9万元,同比下降9.1%,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53973.3万元,同比下降8.0%;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1413.6万元,同比下降28.7%。

年末邮政局(所)数15处,邮政业务总量4923万元,同比增长0.01。移动、联通、电信业务总量55036万元,同比增长109.94%。移动通信电话用户8.42万户;联通通信电话用户2.95万户;电信通信电话用户6.99万户。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84万户。报刊发行523万份,同比增长5.87%,邮电包件8351件,同比增长23.01%。

全市共接待游客374.48万人次,同比下降17.7%;旅游收入32.68亿元,同比下降37.2%。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4.74亿元,同比增长9.9%;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85.97亿元,同比增长11.4%;各项贷款余额112.56亿元,同比下降11.8%,其中农业贷款24.53亿元,同比增长6.8%。

社会事业

阿勒泰

科学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为7069人,R&D内部经费支出1892万元。专利申请受理量218项。专利申请授权量98项,其中发明41项。

2020年,地区共承担实施各类科技项目9项,其中:国家项目2项、自治区项目7项。新上科技项目5项。当年落实科技经费168万元,其中:新上项目当年科技经费168万元。[6]

教育

2018年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加大投入力度。成人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5049人,专任教师13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数3055人,专任教师321人。普通中学学校8所,专任教师926人,在校学生数9578人。小学学校19所,专任教师1304人,在校学生数11861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9.0%。

2020年,年末共有高中等职业院校7所,其中:中等职业院校6所,在校学生4751人,比上年增长15.1%。

2020年,中小学校211所,在校学生总数87088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2451人,下降4.2%;初中在校学生23143人,增长4.6%;小学在校学生51494人,增长0.9%。

2020年,幼儿园323所,在园幼儿28407人,比上年下降1.9%。

2020年,全地区高考录取率92.5%,比上年下降1.5%;高考上线率98.5%,比上年增长0.5%;初中升高中率88.1%;小学入学率和毕业率均为100%。

2020年,有成人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学生数5905人,专任教师40人,高职院校1所,在校生学生数959人,专任教师77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生学生数4113人,专任教师314人,普通中学学校2所,在校生学生数3737人,专任教师368人,初级中学2所,在校生学生数2785人,专任教师213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生学生数3237人,专任教师311人,小学学校19所,在校生学生数11872人,专任教师100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学生数194人,专任教师35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54%。

卫生

2018年,全市共有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21个(其中,市直医疗卫生机构5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村卫生室99个),编制病床位552张,实际开放床位596张。卫生系统共有在编人员731人(乡镇28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97人(乡镇275人),乡村医生268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医生407人,占55.7%;护士207人,占28.3%;高级职称79人,占10.8%,中级职称184人,占25.2%。辖区内有地直医疗机构6家,民营医疗机构2家,个体诊所50家。现有县级中医医疗机构1家,中医民营医疗机构1家,中医个体诊所8家,中草药种植、加工企业1家。中医专业技术人员55人(其中,中医45人,民族医3人,中西医结合7人)。

2020年,有卫生机构数123个,床位1461张,卫生技术人员2177人,其中:职业医师783人,注册护士951人。

2020年,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676个。其中:医院16个(综合医院10个,中医医院3个,中西医结合医院1个,民族医药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35个(其中:乡镇卫生院5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村卫生室438个、门诊部2个、诊所13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5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妇幼保健院8个、卫生监督执法局8个,采供血机构1个)。拥有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3579张,比上年下降0.6%,每千人拥有床位5.88张,比上年增长7.5%;卫生技术人员4578人,比上年增长2.7%,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63人,增长3.3%;注册护士1684人,增长2.6%;药师(士)157人,下降13.3%;技师(士)290人,下降4.9%;其他人员(含医士、护士)584人,增长11.2%;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3.06人,较上年增长11.7%;每千人拥有护师(士)2.77人,增长10.8%。

社保

2018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人数35134人,比上年增加708人,同比增长2.0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06237.5万元,比上年增加27418.5万元,同比增长15.33%。

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是2605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是31339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是2997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是10084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是11480人,同比增长2.1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036人,同比增长0.08%;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156人,同比增长0.88%。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578人,同比下降33.13%。

2020年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是2728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是30549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是5685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是9726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是12424人,同比增长3.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856人,同比增长0.4%;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8119人,同比增长36.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194人,同比增长18.41%。

2020年,地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1.13万人,共计筹集医保基金42535万元,共有85.56万人次享受政策,统筹基金支出42525万元。全地区统筹基金使用率99.98%。

2020年,据统计部门4A级及以上景区景点统计报表数据显示:地区10家4A级及以上景区(景点)全年接待游客20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7.3%,实现营业收入6.14亿元,比上年下降82.2%。其中:喀纳斯景区接待游客57.37万人次,占10家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总量的28.0%,下降80.0%,实现营业收入5.88亿元,下降81.9%;可可托海景区接待游客11.98万人次,下降72.5%,实现营业收入0.069亿元,下降88.0%;五彩滩景区接待游客0.45万人次,下降99.2%;乌伦古湖景区接待游客7.60万人次,下降35.7%。

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04元,比上年下降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1元,比上年增长7.4%。

2020年,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96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

2020年,全年享受低保人数20152人,其中,农村15872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385.5万元,其中:农村5836万元;城市月人均享受444.5元,农村月人均享受306元。全年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26人,上级下拨抚恤事业费1592万元,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职工生活经费898万元。年末共有城市中心敬老院7个,床位1387张,职工249人,供养老人480人,人年均分散、集中供养标准均为9600元。全年累计销售各类福利彩票2.29亿元,接受区内外捐款捐物517.4万元。

2020年,全年地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77763人,比上年增加4323人,增长2.5%,其中:在职职工118937人,增长2.8%;离退休人员57821人,增长1.9%。企业退休人员35990人,全年发放养老金124289元,月平均工资为2735.57元;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22836人,全年发放养老金159377万元,月平均工资为5700.45元。年末地区参加失业保险73732人,比上年增加2633人,比上年增长3.7%。参加工伤保险89812人,比上年增加731人,比上年增长0.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1930人,比上年增长1.7%,参保率100%,其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33135人,增长2.4%,全年发放养老金6749万元。

文化事业

2020年,全地区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乡(镇、场、街道)文化站58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8个。

2020年,全地区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3843.45公里,比上年增长5.2%,有线电视用户30313户,减少7.0%。广播人口覆盖率97.6%,电视人口覆盖率97.1%。

体育事业

2020年,地区运动健儿在自治区各项体育比赛中,共夺得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5枚。举办各种运动会54场次,参加人数达5万余人。

环境保护

2020年,全地区实施污染治理施工项目54个,完成投资195650.96万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270.55万元。

2020年,全年共实施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减排项目5个,二氧化硫削减量540.233万吨;实施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17个,完成化学需氧量削减量0.0109万吨。

2020年,在监测的10条河流21个断面中,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100%,与上年比无变化;Ⅳ~Ⅴ类轻度污染水质断面比例为0%,与上年比无变化。

2020年,在监测的3座湖库13个断面中,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41.7%,与上年比无变化;Ⅳ~Ⅴ类轻中度污染水质断面比例为8.3%,与上年比无变化;劣Ⅴ类重度污染水质断面比例为50%,较上年比无变化。

2020年,阿勒泰市全年空气质量Ⅰ、Ⅱ级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100%,较上年比无变化。

2020年,全地区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4个。

安全生产

2020年,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1起,死亡11人,受伤4人,经济损失221.8万元。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比上年分别下降45.0%,31.3%,76.5%,72.7%。其中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下降66.7%,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下降18.2%。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旅游、农机、特种设备等领域未发生亡人生产安全事故。连续两年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九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政治

阿勒泰

阿勒泰市政府领导​​

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治军​

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余明海​

市委常委、副市长​

盛新闻、娄全海​

副市长​

吉格尔·哈布热西提、秦勇、王锐、赛力克·瓦提汗、盖利伟​

地委委员、地委书记

张岩

地委委员、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哈丹·卡宾

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

陈波

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

王君安、蓝盛新

交通运输

阿勒泰

2020年,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99辆,同比增长13.8%,出租汽车331辆,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达到1650万人次。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51066辆,同比增长53.57%,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5368辆,同比增长36.62%。公路客运量808万人,同比下降65.3%,货运周转量106784万吨公里,同比下降35.32%。[9]

2017年,阿勒泰地区共完成公路货运量1939万吨,比上年增长14.8%,货运周转量327110万吨公里,增长18.6%;公路客运量629万人,下降18.7%,客运周转量49274万人公里,下降26.2%。年末地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0819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94辆),比上年末增长11.1%,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84888辆,比上年末增长13.9%。

北屯市火车站为奎北铁路的终点。

奎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国道216、217线在境内交汇,交通便利。

航空

阿勒泰机场位于阿勒泰市西南方,距市中心10公里。有南航新疆公司执行乌鲁木齐――阿勒泰航班,广州—郑州—阿勒泰等航线。阿勒泰每日11:10有一班飞往乌鲁木齐的班机,12:15抵达。

公路

阿勒泰长途汽车站位于团结路16号,与乌鲁木齐及本地区各县城都有客运班车相连。此外,阿勒泰和布尔津与乌市之间还有夕发朝至的卧铺汽车对开,10~11小时可达。

风景名胜

阿勒泰

阿勒泰地区境内主要风景名胜有喀纳斯湖风景区、布尔根河河狸自然保护区、福海海滨风景区、蝴蝶沟、乌伦古湖海滨浴场、白沙湖、鸣沙山,以及高山风光、冰川雪岭、湖泊温泉、岩画石刻,切木尔切克古墓群及草原石人等。截至2016年,阿勒泰地区拥有国际5A级旅游景区2个(不含白沙湖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10]

可可托海风景区

可可托海风景区暨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景区主要由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可可苏里、伊雷木湖、额尔齐斯大峡谷等四部分组成。距乌鲁木齐580千米,距富蕴县城33千米。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北起喀拉都尔根河,南至卡拉先格尔,西起喀拉格曾,东至喀拉卓勒、塔依特,面积2337.90平方千米,由额尔齐斯大峡谷、三号矿脉、萨依恒布拉克、可可苏里及卡拉先格尔五个景区组成。2012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5]

喀纳斯景区

喀纳斯景区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景区规划面积1003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喀纳斯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三个原始图瓦村落等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共有大小景点55处、分属33种基本类型,占全疆56个基本类型的58.9%,其中高品位景点就有11处。喀纳斯景区先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荣誉。

五指泉景区

位于素有自治区民族文化之乡的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的河西岸。有一著名的泉水,因在最大的泉眼顶上,有一巨岩――探头石,向东探出3米有余,仰视前方,整个巨石上印着一只巨大的左手掌,掌心纹路清晰可见,手指形状比例恰当,极像人工雕凿成的阴线石雕,可谓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因此故名五指泉。

金山森林公园

金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800亩,园内地形高低起伏,海拔890~970米,自然高差为80米。克兰河支流乌拉斯沟大渠流经此园,为公园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生命源泉。园内有多处地下泉水四季不竭地源源不断涌出,有一处涌泉渗出并形成天然水面,现已扩展为总面积11486平方米的人工湖,成为景点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

桦林公园

地处大小克兰河汇口处,位于海拔910米左右的河谷中的公园,南北长2140米,东西宽180米~400米不等,有6个被河水切割成的小岛组成,总面积1.5平方公里。园内植被以桦林为主,青杨次之,林间杂生有野蔷薇、绣线菊、野刺玫等10多种灌木。20世纪40年代,阿山动乱的发生,使园内植物毁于战火,林中的所有树木都是战后生长起的次生林。

金山生态葡萄风景区

金山葡萄风景区位于阿勒泰市区西南1公里,总面积2500余亩,是一个具有地方民俗风情的集观光、旅游、种植、养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次的生态旅游观光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大小东沟旅游区

位于阿勒泰市北部、克兰河上游河谷。距阿勒泰市区约11公里,交通便利,乘坐市区旅游观光巴士便可到达。风景区既是一座国家2A级景区,又是自治区摄影家摄影创作基地。

塘巴湖水上乐园

塘巴湖位于克兰河中游、阿勒泰市红墩镇西南20公里处。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里,原为积水洼地,20世纪70年代经人工改造而成湖泊型水库,平均水深11米,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座年轻的湖泊。

驼峰景区

骆驼峰,国家2A级景区,位于阿勒泰市区中心,克兰河畔,垂直高度150米,迎河面山势雄伟挺拔、陡峭险峻,登上峰顶,阿勒泰市容、市貌尽收眼底,是徒步登山探险旅游的好地方。这座山峰上,有着人类很早以前活动的痕迹。分布在海拔920米~1000米高度的8000平方米的绝壁上的岩刻画,有20多幅反映古代人类生活与狩猎、射杀的场面,就是最有利的证明。近几年来,又在绝壁上发现了带有古时期草叶等植物的生命化石,说明了这座山峰,形成在侏罗纪时代造山运动中。

红石头风景区

红石头风景区位于阿勒泰市喀拉尕什牧场境内,距市区八公里,临克郎河畔,南北长约2.56公里,东西宽约0.21~0.65公里,现有面积1650亩,海拔高度700米,是一处以山水、林木、田园风光等自然风景著称的景区。

额河奇石城

额河奇石城位于阿勒泰市团结路市场内,乘坐公交车1路、101路都可直达。占地面积一千余平方米,内有1万多块奇石。额河奇石产于横贯阿勒泰山脉由千百条河流汇聚而成的额尔齐斯河水域。额河石属硅质石,质地坚硬细腻、温润光高,水洗度好,因为河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经过千百年的物理、化学的作用,石头的表面生成了一层“包浆”,使额河石古朴高雅。

名优特产

阿勒泰

哲罗鲑

学名哲罗鲑,属鲱形目鲑科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新疆境内只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布尔津县境内的河、湖也有分布。

阿勒泰大尾羊

阿勒泰大尾羊是中国优良羊种,主要生活在新疆阿尔泰山地地带。

大尾羊的体形外貌特点为头中等大、鼻梁稍隆起,耳大而下垂,腿高而结实,股部肌肉丰满,毛色主要为棕红色。

阿魏蘑菇

阿魏根平均长0.5—1米,是一种开胃健脾、治疗关节炎及风湿病的草药。[11]

民俗文化

阿勒泰

阿依特斯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民族古老的庆典盛会之一。每年秋季的某个时候,能歌善舞的牧民——阿肯,聚集在一起,怀抱冬不拉,即兴作诗,自弹自唱,慕名而来的牧民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形成阿依特斯。阿依特斯是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民族传统的民族盛会,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特殊方式。

“姑娘追”多在喜庆节日举行,是民族风情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热情好客的哈萨克姑娘会邀请远道而来的游客共同参加这种马上娱乐活动。[12]

刁羊

刁羊是哈萨克民族为祈祷祝福而举行的一种马上娱乐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激烈,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体育竞赛。

阿依加勒克舞

阿依加勒克舞,即月亮舞,是一种广泛流行于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民间集体舞蹈。

邹鲁节

又名“入冬节”,是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特有的节日。

代表人物

阿勒泰

阿布旦拜·巴加依(1939~),哈萨克族。新疆阿勒泰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原新疆语文学院汉语系。历任教师,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阿勒泰报》哈编部副主任,阿勒泰地区文学协会主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作协副主席,新疆作协《曙光》(哈文)副主编,副编审。新疆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常务理事,新疆作协专业作家。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小径》,诗集《山上泉》、《不可抗力》,长诗集《寻求真理的人》,中短篇小说集《太阳出自你的心灵》,论文及评论集《创作之路》、《时代与文学》等。作品曾获1981年新疆30年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1987年新疆好作品奖、1995年新疆优秀作品奖、1996年新疆社科优秀成果奖。[13]

城市荣誉

阿勒泰

2020年1月5日,阿勒泰市入选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县(区)。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7月,在“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中排名第21位。

2020年11月,入选“2020中国冬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