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狗这个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广东茂名至广西北海一带人把野外或者草丛中的的一种小蜥蜴称为"雷公狗"。也传,被雷公狗咬到之后是甩不开的,要等到打雷响的时候它们才会松口。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索动物亚门

爬行纲

亚纲

爬行亚纲

有鳞目

亚目

蜥蜴亚目

鬣蜥科

鬣蜥族

树蜥属

亚属

树蜥亚属

分布区域

亚洲南部

中文学名

雷公狗

别称

变色树蜥

基本内容

在遇到危险时,头部会变成红色警告敌人,如果危机再一步逼近,它会发动袭击或逃跑,这种蜥蜴虽然无毒,但不要随便去抓它们,因为在广东一般在农村才能见到这种生物,如果人类再往外发展,物种就会面临频临绝种。

形态特征

头较大,吻端钝圆,吻棱明显。眼硷发达。鼓膜裸露,无肩褶。体背鳞片具棱呈复瓦状排列,背鳞尖向后,背正中有一列侧扁而直立的鬣鳞。四肢发达,前后肢有五指、趾,均具爪。头体长80-90毫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3倍。体浅灰棕色,背面有5-6条黑棕横斑,尾具深浅相间的环纹;眼四周有辐射状黑纹。喉囊明显。生殖季节雄性头部甚至背面为红色。体色可随环境而变。

栖息环境

变色树蜥頭筿生活于海拔80-2000米左右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于林下,山坡草丛、坟地、河边、路旁,甚至住宅附近的草丛或树干上,而以灌木林中为最多。

习性

变色树蜥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变色树蜥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变色树蜥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变色树蜥亦有影响。大部分变色树蜥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变色树蜥(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

变色树蜥昼间活动,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变色树蜥不能发声)。变色树蜥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变色树蜥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变色树蜥得以逃脱。许多变色树蜥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许多种有股孔,可能用来分泌化学物质以吸引异性。变色树蜥对于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制革。壁虎栖于居室,可捕害虫,但可能传播沙门氏菌。变色树蜥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饲为玩赏动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特别是在印度大陆)、斯里兰卡(锡兰)、缅甸、泰国、西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越南、中国(云南、广东、广西、香港、海南)、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毛里求斯(留尼旺岛、罗德里格后来岛)。后来引进到阿曼、肯尼亚、新加坡和美国。

变色与发声

变色能力很强,特别是避役类(Chamaeleons)以其善于变色获得“变色龙”的美名。中国的树蜥与龙蜥多数也有变色能力,其中变色树蜥(Calots versicolor)在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通身颜色变浅而头颈部发红,当转入阴湿地方后,红色逐渐消失,通身颜色逐渐变暗。变色树蜥的变色是一种非常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它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无危(LC)。

饲养时箱子环境必须保持在75%的高潮湿环境,温度约保持在25~30°C,箱子最佳大小为150X80X120cm。

食性

变色树蜥喜欢吃各种昆虫如蟋蟀、草猛和甲虫、蜘蛛等,偶食其它小型蜥蜴。也爱舐在叶子上的水点解渴。

食物

蚕:各种蜥蜴都可以投喂,营养丰富,不过没有大量的桑叶来源的话繁殖就不要想了。[1]

蚱蜢:各种蜥蜴都可以投喂,不过外壳比较坚硬,不建议多喂。

面包虫:适合各种蜥蜴,外皮不容易消化,不建议常喂。

超级面包虫:皮薄肉多,且营养丰富,适合于大、中型蜥蜴,不过价格比较贵。

蟑螂(国产小强):适合于各种蜥蜴,自己可以繁殖,不过跑出来了就自己看着办吧。

马达加斯加蟑螂(超大号的小强):适合较大品种的蜥蜴,不过很难买的到。

果蝇:成虫可以喂变色龙,幼虫适各种小型蜥蜴(尤其适合刚出壳的小蜥蜴)。

蟋蟀:适合各种蜥蜴,繁殖方法在有关爬行知识里找。

玉米虫:个人感觉有点恶心,不过这东西皮薄易消化,所含能量高,平时不要多喂,主要供蜥蜴增肥用。

护理

饲养时箱子环境必须保持在75%的高潮湿环境,温度约保持在25~30°C,箱子最佳大小为150X80X1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