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事求似:郭沫若提出的历史剧创作原则。所谓‘求似’,要求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历史的精神;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事尽可以出入”。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主情和偏重写意的特点,他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既抛弃对历史的生硬纪录,对史实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精神,如《屈原》中把屈原一生的坎坷浓缩在一天内来展现,创造出婵娟的形象,改写宋玉的历史形象等,都表现了这一原则。

中文名

失事求似

拼音

shī shì qiú sì

提出者

郭沫若

概念

历史剧创作原则

内容

内在的历史精神的真实

基本内容

40年代,郭沫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比较成熟的浪漫主义史剧观,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为历史剧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关键问题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所谓“求似”,就是对历史精神的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实是尽可以出入的。因为郭沫若认为,历史并非绝对真实,实多舞文弄墨,颠倒事非,在这史学家只能纠正的地方,史剧家还需还它个真面目。“失事求似”使作者大胆、自由地想象、虚构,极为灵活地运用具体事实,很好地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借古讽今的效果。[1]

郭沫若

人物看法

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主情和偏重写意的特点,他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既抛弃对历史的生硬纪录,对史实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精神,如《屈原》中把屈原一生的坎坷浓缩在一天内来展现,创造出婵娟的形象,改写宋玉的历史形象等,都表现了这一原则。同时,他又根据历史可能性的原则舍弃了人物某些非必然的生活情节而突出其精神在该时代可能有的合理发展,如屈原不是赴身清流而是潜居汉北以图再起等。

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历史事实的真是,而是内在的历史精神的真实。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从而使故事更加动人,使剧作饱含激情,充溢着抒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