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narcissism)是由精神病学家、性学家霭理士和纳克引入大临床上的,是指个体将过多的精力和兴趣投放到自己身上,当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公感性时,便会导致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首次由文学概念而引申入临床描述,功劳分别归于精神病学家、性学家霭理士和纳克,他们分别于1898年和1899年在各自的论文里描述过自恋的病理现象,描述了个体像对待性对象一样对待自己的一种态度。自恋者自我欣赏、自我抚摸、自我玩弄,直至获得彻底的满足。

中文名

自恋

外文名

narcissism

应用学科

心理学

发展过程

自恋首次由文学概念而引申入临床描述,功劳分别归于精神病学家、性学家霭理士和纳克,他们分别于1898年和1899年在各自的论文里描述过自恋的病理现象,描述了个体像对待性对象一样对待自己的一种态度。自恋者自我欣赏、自我抚摸、自我玩弄,直至获得彻底的满足。

随后,在1914年,精神病学大师和精神分析学始祖Freud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自恋的问题Freud认为,自恋是一种未区分的精神能量,来源于力比多(Libido),最初是用于自我及养育自己的女人,这被他称之为原始的自恋。弗氏同时认为,这首次的爱是种自体性欲的性满足,它是被当作一种活命的功能来体验的,其目的在于自我保护,原始的自恋,被他假定为见于每一个人。在原始的自恋里,孩子爱养育自己的女人是将其当作自己的一体来爱的,孩子尚没有能力将养育自己的女人独立开来,但这也为以后,爱一个独立于自己的个体打下了基础。

Freud认为,人首先将爱的力必多投向自己,随后健康发展,将其投向客体,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养育者,总是被当成是最初的投注者.母亲或母亲替代者,因而成了最早的爱的客体,但此处是将母亲作为一个有别于自己的客体来爱的。如果投向客体的爱遭受挫折,这种朝向外的爱会折返回自我,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继发性自恋,亦即临床上的病理性自恋。这类人在以后爱的选择中,不是以母亲为模型--即不是以他者为模型,而是以自我为模型,他们明显地将自我或自我理想作为爱的对象,这其中极端的例子为同性恋者。

自Freud一直到20世纪60-70年代,自恋这个领域几乎由弗氏独领风骚,其中,虽有多个分析家提到此事,但无人能与弗氏匹敌.这个领域的逐渐活跃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

1967年,Joffe和Sandler率先明确指出了自恋和自恋障碍的研究方向,他们认为“床上认识自恋和自恋障碍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对其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和理想是后现代心理学很重要的部分,因而研究自恋必须考虑上述因素,而不单单是内驱力或假设力比多的问题。”

Pulve(1968)认为自恋是“一种广阔的、非特殊的概念,描述了许多现象,所有这些现象归因于对自我的评价。”

1968年,美国心理分析学会定义自恋为:“一种心理的兴趣集中在在自身的注意力”。

类型

原发自恋

这是来自经验上的观察,指婴孩的心理状态,婴孩对母亲及其辅育经验的我、你未分化。终生保留弥漫人格所有层面的基本自恋张力的直接遗迹,而分化出两种形式(自恋的自体(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表现癖可广义的被视为所有驱力共有的一个主要的自恋方面,是对于做为驱力的执行者的自体(而非驱力的客体)的自恋强调(即客体被邀请参与孩童的自恋乐趣,并为孩童确认此乐趣时,客体才会是重要的)。心理上的分离,不同的成熟阶段,依序关注其中主要的功能与行动,必须逐渐的去性化(最好透过逐渐的挫折,同时伴随爱的支持来达成)。表现癖若是自恋自体的驱力层面,夸大幻想就是自恋自体的概念上的内容。在去本能化与被整合以符合自我现实目标上所达的程度,决定了对个体是利或弊。

次发自恋

自恋一度依附到外在客体,但在次发自恋里则由那些客体撤回,并放于服务自我的位置(且不是在潜意识幻想里朝向客体)。这意思是,客体原欲被转化成自我原欲。例如当一个精神分裂病患退化时,其由现实撤回原欲,原欲依附到其病态宏伟的意念上,并被称为次发的自恋。如同佛洛伊德所说的,它与婴儿化的夸大狂显现密切相关。

Klein观点

Klein主义者将Freud的自恋是自恋或客体力必多的差异转化为是内在或外在客体关系的差异。

Klein理论的忠实追随者Herbert.Rosenfeld在Abraham’s(1919)对移情中自恋性阻抗的描述,详细阐述了自恋性人格的结构特征和在分析过程中移情的发展。他发展了第一个关于病态自恋的现代理论。归纳其理论的核心大致为如下几点:

1、自恋者将自己的自身完全投射到他所关注的客体,否认自己与客体有任何区别,或完全不将自己和客体分开,当作一个人。如此的自身与客体不分,导致病人否认自己有任何对外在客体依赖的需要,因为依赖对方,也是依赖自己,依赖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对爱的,但伤害过自己的,自己非常“痛恨的”客体的需要。

2、自恋者非常高的理想化自身形象,完全否认任何有碍于这种完美自身形象的人或物。这样的人格结构来自于患者将自己并不认同的部分自身潜意识地理想化,在这些前提下,患者潜意识地痛恨一切好的,有价值的,不仅是外在客体,而且也包括内在正常的那部分自身对客体依赖的需要。

3、如此的自身与客体不分,可能表明患者潜意识地将他们内在的和外在客体的男性和女性气质合并,以致于他们能对依赖产生免疫。事实上,在治疗中,当上述这些被解释所克服时,患者可表现出深深的、真实的依赖,进入一种抑郁状态和体验到俄低普斯冲突。

4、自恋是死亡本能的最初内在精神的表达。这种提法是自Freud始,最早认为自恋与攻击性有关的客体关系论点。自恋的客体关系能逃避导致挫败的攻击性情感和任何嫉妒的觉醒。能非常快地同化其他人的价值、主见,并将这些看成是自己的,或者可能潜意识的降低他人的价值,并贬低从他人那得到的。

Klein理论的追随者们自Freud后,首次描述了自恋性人格的结构特征,并首次提出了自恋与攻击性有关,但最明显的失误是:自恋人格否认与客体分开。随后的发展认为,自恋人格不是否认自身与客体分开,而是否认自身与客体有差异,这与分裂症不能区分他们与客体之间身体、思想的体验有着明显的不同。

Kohut观点

科胡特(Kohut)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这个“自恋”的定义,而提出自恋其实就是里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自恋的发展轴线

科胡特主张有一发展轴线是和弗洛依德力比多的发展概念分别开来。弗洛依德所理解的力比多是从自体色欲到自恋到客体爱一路发展来的。科胡特的独立发展轴线则从自体色欲到自恋到较高形式的自恋转化。这在基本上改变了弗洛依德自恋的理念,即以不同的成熟度来看待自恋。

正常成人有自恋需求,并终其一生透过自体客体继续其对自体镜射的需求。自体客体其始终不断的重要性可以从其处理某一不具响应性的人的困难上简短呈现出来。如果我们努力地想代表某位对我们漠不关心及不给回应的人,我们会感觉到无助及空虚,并带着低的自我价值感及自恋性愤怒。我们也可以以一位作为自体客体的人的方式来概念化成人的爱,因为爱牵连到相互的镜射和理想化,这可增强所涉及双方人们的自我价值感。

然后,自恋会终其一生继续不断地被转化为各种不同形式。成年期所显现的健康自恋有下面各种形式,如创造力、幽默及同理心。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风格的是自恋自体(即夸大-表现性自体)、自我和超我(带着其内化的种种理想)三者之间的互相运作。

以科胡特的观点,发展远不只是驱力而已。科胡特的发展模式把重点从强调驱力转换到强调自体。传统精神分析对驱力的着重并不足以解说为何一位小孩可能在口欲期及肛门期被固着,举例来说。科胡特相信当脆弱自体并未被适度响应且开始失去其连贯性并断裂时,驱力会浮现。只要考虑到孩童口欲期及肛门期的自体就好了。对食物的需求及对大便的兴致并非原初性的。孩童所需要的是一个能给食物的自体客体,一个能接受大便礼物的自体客体。母亲对孩童驱力的回应并没有像对自体的响应那么多,该自体是透过从镜射自体客体的施与受中形成并寻求确证的一个自体。孩童会把对母亲的引以为傲或排斥会将之体验为对他或她的主动积极自体的接纳或排斥──而不仅只是对某一驱力的接纳或排斥。

自恋和自体疾患

通常有自恋人格障碍的病人一开始所呈现的是难以界定的症状。他们可能模模糊糊地抱怨有工作上的困难、错置变态的性幻想或缺乏性兴趣。其它呈现的症状包括形成关系的困难、虑病症的抱怨以及暴怒发作的倾向。

然而,当进行分析时,意义最重大的诊断特征是以自恋转移作用之形式浮现。是这个自恋转移作用的呈现确定其诊断为自恋疾患或自体疾患。自恋转移作用可以是一种镜射转移作用或理想化转移作用。这些转移作用是孩童期的治疗性重生或孩童期的关键性发展阶段。镜射转移作用会动用到夸大自体。也就是说,病患重现那个早期发展阶段,在那阶段中,孩童试图藉集中完美于夸大自体上并把所有不完美配送到外在(世界)以坚守一部分的原初自恋。

镜射转移作用会以各种不同方式来显现。在最原始的显现上,病人的自体经验将包括治疗师,几乎就好像治疗师并没有一各别分开的存在。科胡特称此为透过夸大自体的扩展而来的融合者。在比较不那么严重的转移作用形式中,病人假定治疗师就像是病人本身一样──此过程科胡特称之为“双生或另类自我转移作用”。科胡特以狭义方式使用“镜射转移作用”这个词来代表第三种转移作用的形式,病人在认知知道治疗师是各别分开的,但治疗师只在病人需求的脉络情境下有其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此时治疗师方应验了病人对称许及确认其夸大及表现性等的个体需求。

另一种自恋转移作用,即理想化转移作用,也动员了被理想化的父母意象。亦即,病人把早期阶段重现了,而该阶段孩童试图借着一古老客体,即理想化父母意象,且力求和该客体保持融合而坚守住它那全面性的自恋完美性。和完美客体分开意味着大权旁落与空虚。

理想化转移作用在发展上可以是较原始古老的或较成熟的,端赖其固著作用在发展上所据的位置。一旦理想化转移作用建立了(亦即,当个体的自体经验把被理想化的治疗师包括进来时),病人会感受到有力量、有能力及我是好的。任何(心理)障碍致掠夺掉这类病人的理想化治疗师将会减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且让他们感觉不值得。

自恋性自体疾患其基本特征是自体结构上的缺陷,是没有完成整合夸大自体及理想化客体的过程以进入现实取向自我结构的结果。当然病人并未自觉或充分觉察到他或她自己的病理,这也是为何他或她在开始时只呈现出模糊的空虚感或没有充满生气感。此疾患的前意识中心最重要的是自体的不完全现实感,其次则是外在世界的不完全现实感(Kohut,1971,p.210)。还有一种原始古老的、未镜射过的、夸大的自体以及一经自恋性地投注的理想化客体。这些索求可以在某一关系中或以不符合受创程度的暴怒表达方式中显示出来。只有富同理心的观察者会从似乎是很小的刺激中理解伤口的深度。

分辨自恋和其它疾患

自恋人格疾患可能和其它心理障碍共有某些特征,但自恋和转移现象精神官能症、边缘疾患及精神病之间却有重大的差异。

转移现象精神官能症所涉及的人格通常是具有一连贯自体以及完整心理结构。其障碍集中于某一冲突上,即其力比多和攻击力争是从小孩时期即朝向客体。这些客体和自体是区分开来的。该人在面对精神官能性的危险时感觉焦虑不安──亦即对本能力争的害怕会进到意识层面上来。

对照而言,自恋人格疾患集中在自体及原始古老自体客体上(依定义这是和自体并不分别开来的)。这些原始古老的夸大自体和理想化客体形态结构并未被整合到人格的其余部分中,所以人格乃被剥夺掉自我价值感以及健康的自恋活力。自体疾患的焦虑从觉察到自体脆弱性处开始进展;该不舒服来自其无能调节自我价值感。

边缘及精神病的人格并未发展出一稳定、自恋的形态架构;也就是说,一个具有连贯、理想化客体的连贯自体。他们有困难把本身护持在一块儿,他们甚至使用妄想及幻觉来保护自己免于令人无法承受的断裂及理想化客体的丧失。他们的内在客体常是严厉而带迫害性的。此一内在崩解及严苛常造成边缘性及精神病性患者严重的关系问题以及之后和治疗师建立关系上的问题。要呈现边缘及精神病人格的症状通常是一目了然且富戏剧性的,而那些自恋人格违常的病人则开始都是模糊不清的症状。

对照于边缘性人格疾患,自恋人格具备着一让病人和治疗师建立关系的连贯自体和连贯原始古老客体,并且在治疗情境下(科胡特毫不含糊地称之为精神分析)建立起稳定的自恋性转移现象。该转移现象容许早期自恋结构的重新激活以及在治疗中修通那些结构的过程。理想化客体比较是全能的、令人慰藉的父母意象,在转移现象中被激活起来,有助于缓解自恋病人一开始呈现出来的空虚及忧郁感觉。这点和边缘疾患的治疗经验可相对照,后者通常是一种严重的情绪摆荡经验。

人格障碍

当一个人过度自恋时,便会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公感性。这类人就是认为自己比周边的人都完美,也强迫被别人认可自己,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独特的,只有特殊人物才能理解。

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