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独立基础。用于单柱或高耸构筑物并自成一体的基础。它的型式按材料性能和受力状态选定。平面形式一般为圆形或多边形。但除了自重和竖直活载以外,风荷载是高耸构筑物的主要设计荷载,为了使基础在各个方向具有大致相同的抗倾覆稳定系数,采用圆形基础最为合适。由于这类构筑物的重心很高。基础有少量倾斜就会使荷载的偏心距加大,从而导致倾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类基础变形用容许倾斜来控制。当软土地基上的倾斜超过限值时,经常采用桩基础。

中文名

单独基础

外文名

isolated foundation

所属学科

基础工程

别名

独立基础

定义

单柱或建筑物并自成一体的基础

类型

浅基础

基础介绍

单独基础,也称独立式基础或柱式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单独基础,其形式有阶梯形、锥形等。单独基础有多种形式,如杯形基础、柱下单独基础。当柱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柱下单独基础:单独基础是柱基础最常用、最经济的一种类型,它适用于柱距为4-12m,荷载不大且均匀、场地均匀,对不均匀沉降有一定适应能力的结构的柱做基础。它所用材料根据柱的材料和荷载大小而定,常采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范围很广,数量很大。这类基础埋置不深,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地基不须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为各种建筑物特别是排架、框架结构优先采用的一种基础型式。墙下单独基础:当地基承载力较大,上部结构传给基础的荷载较小,或当浅层土质较差,在不深处有较好土层时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可采用墙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的经济跨度为3-5m,砖墙砌在单独基础上边的钢筋混凝土梁上。

设计与施工

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物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从工程质量来看,如果基础设计不当将造成墙体和楼(屋)盖的开裂或建筑物倾斜,甚至倒塌的现象;其次,从工程造价方面来考虑,一般基础约占整个建筑物总造价20%~30%;再就从工程量和工期上看,基础在整个工程中占比也很大。因此,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耐用、经济合理及缩短工期,搞好基础设计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同时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力,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地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另外还要保证地基的变形值在允许范围内。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场地的地质资料、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结构的特点及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还要遵守国家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来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基础时,由地基是否经过人工加固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在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基,因它具有施工简单、造价经济,通常还能缩短工期。基础构造类型的选用,与上部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还与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荷载性质(除垂直力外,还有水平力、上拔力等)和基础埋深有关。在具体设计中,通常采用墙下浆砌毛石条形基础和墙下、柱下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的独立基础、墙梁下的墙下单独基础、筏片基础、独立构筑物的大块基础、深基础中的桩基础等。

措施

基础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地基中应力起了变化,建筑物总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而不均均沉降常常导致建筑物开裂、破坏,严重地影响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减少由于地基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是地基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物上部结构,包括基础在内和地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而它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因此,必须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的共同工作,既适当加强上部刚度,又提高结构的抗裂性,以达到地基变形在容许范围内,使建筑达到安全又经济。地基处理可采用人工地基,以达到增强地基强度和稳定性,以减少地基的变形。常用方法有换土垫层法(如台安宾馆住宅楼基础施工,先将杂填土挖出,然后撼砂在上面再下基础)、机械压实法(如黄沙镇人民政府办公楼地基处理,先用拖拉机反复碾压,达到一定承载力后再下基础)、堆载预压法等。在实际地基设计中,为减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建筑物上常采用如下措施:设置沉降缝,它的作用是将建筑物分成若干较小长宽比,整体刚度较好的各自沉降体系,使各单元具有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要求建筑物的体型简单,在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形式上,若平面形状复杂、立面高差悬殊,将导致地基受力不均匀。因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在满足建筑功能美观的前提下,力求体型简单。两建筑相邻时,要考虑其之间的距离。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除了其下面土层受压缩外,在它之外的一定范围土层,也将受到基底压力扩散的影响,同时产生变形。因此,相邻的建筑物必须有一定的距离,距离越大影响越小,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