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始建于1958年10月,是国家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具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承装(修、试)类一级许可资质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输变电工程类甲级调试资格。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安徽省建筑业企业50强”,并在2009年荣膺第八届“中国房地产与建筑业500强企业”称号。

公司名称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公司简介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始建于1958年10月,是国家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公司主要从事5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架设、运行和检修; 变电站土建施工及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铁塔构件、钢管塔加工,砼电杆、管桩制造与施工;大型设备运输和电力通讯光缆施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公司具有对外经营权。

发展简史

自1983 年以来,公司共架设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261条,总长10872公里,其中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28条1820公里;安装变电站184座,其中500千伏变电站18座。公司先后中标承建了500千伏广西天生桥至广州输变电工程、广西500千伏平果变电站、±500千伏龙泉至政平输电线路、500千伏敬亭变电站、500千伏巢湖变等一大批国内重点工程,均以精湛的施工技艺、一流的工程质量、文明的精神风貌,赢得了业主和国内外同行的赞誉,为推进"全国联网"、"西电东送"、"三峡送出"、"皖电东送"能源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施工的500千伏洛河~繁昌输电线路、500千伏天生桥~广州三回输电线路、贵广交流500kV输变电工程及安装的500千伏繁昌变电站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500千伏龙泉至政平输电线路芜湖长江大跨越工程获"2005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工程施工工艺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2003~2004年度国家级工法;500kV宣城变电所获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中国电力优质工程"称号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文明示范工地"荣誉称号; 500kV广西平果可控串补站工程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公司1996年7月通过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继后又通过ISO18000职业安全健康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1月又通过"安全、质量、环境"三个标准一体化管理体系整合审核。

至2006年6月底,公司安全生产实现6638天无施工生产死亡事故,2005年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生产活动年先进单位"称号。公司1997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0年,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评定公司企业信用等级为"AAA";公司连续十余年被评为"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企业";2002年被评为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安徽省第五届文明单位;2003年荣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2004年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奖"; 2005年5月26日,公司获得国家电监会在安徽颁发的第一张"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并荣列2005年度安徽省建筑业企业50强第12位。

管理团队

公司现有在岗职工1271人,拥有电气、土建、机械、经营、财务、计算机、企业管理等各类专业人员434人,其中中级职称162人,高级职称33人。

拥有一支从事国内最高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施工、安装和加工的职工队伍。公司拥有各种机械设备6261台(套),设备原值17640万元,机械总功率达29397千瓦。拥有送电线路施工及运行检修进口大型牵张设备15套,放线飞艇2套,双摇臂特种扒杆5套,进口GPS卫星定位仪、电子全钻仪、红外成像仪、光纤熔接测试装置共16台(套);变电安装及调试工程进口真空滤油机6台,高空作业车2台,各种进口微机保护校验装置、高压开关测试仪、变频谐振耐压装置、红外微水仪等继电保护调试、高压试验、油气化验设备43台(套)。

拥有进口500吨大平板运输车2套、80吨及以下汽车起重机19台及各种载货车辆44台等大件运输机械; 铁塔及管桩加工设备拥有角钢加工流水线、柔性冲孔线、板材自动线、数控切割机、折弯机、剪板机、砼搅拌站、蒸压釜、行车等大型设备39台(套)以及800吨静压打桩机2套。

发展前景

"十一五"时期,随着新的电网建设高潮到来,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全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确立了公司中期发展规划总体目标: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全面落实 "三抓一创"工作思路,紧密联系送变电自身工作实际,确保完成省公司考核目标和任务,抓住省内外电网建设高潮的机遇。

特别是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和"皖电东送"项目,积极开拓市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扎实抓好安全工作,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科学规范资产经营工作,增强多经企业实力,提高公司施工生产科技水平;建设"四好"班子,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培养全员终身学习氛围,打造素质高、作风硬、技术精的干部和职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