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欣,男,汉族,1957年12月生(55岁),法国洛林理工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是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流程工业节能减排、传热传质与流体流动、热过程与热设备的数学模化、系统优化及计算机控制、微米/纳米尺度传热、生物传热、CO2/VOC处理技术、新能源和新能源材料。

中文名

张欣欣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7年12月日

毕业院校

法国洛林理工学院

职业

教师

性别

人物经历

1978.03--1982.02,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炉专业学生。

1982.03--1984.06,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热工及热能利用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8.03--1992.12,法国洛林理工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1976.07--1978.02,吉林省怀德县建设公社红旗大队知青。

1984.07--1988.02,北京钢铁学院热能工程系教师。

1993.01--1993.12,法国洛林理工学院博士后。

1994.01--1994.09,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系教师。

1994.10--2000.09,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系系主任。

2000.10--2004.05,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2004.06--2013.01,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2013.01--2018.07,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科学与技术、热过程与热设备的数学模化、系统优化及计算机控制、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数值分析以及生物传热与微米-纳米传热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1985年,参与研究的"扁锭的液芯加热与液芯轧制"项目获冶金生产中取得重大效益的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参与研究的国家85攻关项目"宝钢连铸坯热送热装的热技术"的研究工作获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研究的"钢管管坯环形加热炉和荒管再加热炉数学模型及其在线控制"项目1999年和2001年两次获得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重大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明专利

1.张欣欣,乐恺,于帆等一种无损测量生物活体组织热参数的方法。

2.萧琦,张欣欣,用于多室蓄热室焚烧炉的旋转换向阀。

科技奖励(国家科技进步二等1项,省部级科技二等奖2项):

3.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干熄焦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一条龙”开发和应用(排名5)。

4.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基础研究):幂律流体非常规边界层传递行为研究(排名2)。

获奖情况

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4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组人选;

2006年获“传热传质学”课程荣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社会任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能源与热工分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常务理事。[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热物理与能源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亚洲热物性会议常任国际委员。

“海峡两岸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大陆方面理事会常务理事。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竞赛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高等学校节能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High-Temperature High-Presure和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国际编委、《钢铁》和《热科学与技术》编委、《冶金能源》编委会顾问、《工业加热》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