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形目,两栖或水生的巨型蜥蜴状爬行纲动物。颈短;尾基厚,与躯干无明显分界;尾长于体,如桨而侧扁,尾背有纵行棱鳞成鬣。动物依靠尾部左右摆动在水中推动身体前进,上陆靠四肢爬行,步态蹒跚而笨拙。前肢远比后肢短弱,5指;后肢5趾,然第五趾常萎缩;指、趾间有蹼。例如鳄鱼。鳄鱼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同时鳄鱼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鳄鱼最早出现在两亿万年前,当时史前巨鳄可谓是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而到了现在许多巨鳄都已经灭绝。

中文名

鳄目目

拉丁学名

Crocodylia

别称

鳄形目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鳄目

简介

鳄形目是初龙下纲中适应水栖生活的一支,和初龙下纲大多数成员一样,出现于三叠纪并在整个中生代非常繁盛。在中生代时,除了类似现代的淡水和近海的鳄类外,还有一些大洋中生活的种类。鳄形目大部分成员随着中生代结束而灭绝,但是有少数生存下来,成为初龙下纲中唯一逃过劫难的成员。鳄形目包括3~4个亚目,现存仅真鳄亚目Eusuchia的1~3个科。

骨骼结构

头颅固结型,不能活动,后段宽广平扁,颅背有雕蚀纹。吻较长,长吻鳄的吻如齿耙,动作迅捷,用以捕鱼获俘;短吻鳄种的吻也有灵敏的活动性,用以噙裂食俘。两颚有槽生的锥形齿,数目多而大小相仿,偶尔还能见到大门齿及獠牙;牙齿依颚缘排列,尖锐而侧扁,其前、后缘起棱,颚缘后段诸齿的齿冠圆钝。

新、旧齿在齿槽内终生垂直替换。舌粘连固着在口腔底部,不能收缩,其后端有喉褶(throat valve),与其相应的口腔顶部有一下垂的腭帆(velum palatinum),两褶相向闭合时,可将呼吸道与口腔隔开,当鳄体没入水下仅露出吻端于水外,或在水中攫获猎俘时,仍能进行正常呼吸。外鼻孔位于吻端背面,与其头侧的耳孔都有支配启闭的肌肉瓣膜,潜水时可闭合以阻止水的侵入。次生腭左、右遇合于中线,内鼻孔因而后移至咽部。次生腭连同部分翼骨、犁骨(很少见于腹面),以及前额骨的下降突,共同构成鼻咽道的管壁。

翼骨在脑颅腹面合成底板,其前外侧是一块较大的外翼骨。真鳄亚目某些属、种的雄体,其鼻咽道有一宽展的骨质囊泡(食鱼鳄的囊泡由翼骨构成,而鳄属则由翼骨与腭骨合成),是标志性别的特征之一。泄殖孔纵裂,泄殖腔内有单枚交接器,能从腔内像手套似地向外翻出进行交配。下颚后内侧的喉部和泄殖腔内各有一对臭腺,能于繁殖期间散发出浓郁的气味。

体腔有隔,分为胸腔与腹腔。皮肤革质,复有角质大鳞;纵行坚凸的背鳞上起棱;腹鳞较小而平滑,纵横排列整齐;尾鳞环绕直至尾梢,尾背的棱鳞特别显着。每片脊鳞的两侧前缘各有一个背腺,腺列起自肩前而终于尾基,分泌油脂,从前、后两片脊鳞之间的腺孔中排出,是其萎缩了的皮脂腺。

颅骨双颞窝类,上颞窝小或再次被复盖。但典型的双颞弓留存:上颞弓由眶后骨与鳞骨构成,下颞弓粗壮,由轭骨和方轭骨组成。上颞窝的大小随颞肌(musculus temporalis)的粗细而异:长吻鳄的头颅前段用力掠俘,颞肌粗壮发达,所以窝孔较大;短吻鳄主要以强健的翼肌(musculus pterygoideus)在水下撕裂大形食俘,因而颞肌显得较为细弱,上颞窝的体积也比较小。吻端的外鼻孔常开口在颅骨上的共同骨孔中,前颚骨在外鼻孔之后会合,短吻鳄的鼻骨甚至能延伸到外鼻孔的前缘,使上颚骨在颅骨背面与外鼻孔隔离。成对的额骨和顶骨各自合而为一,无顶孔。

额骨的前外侧是前额骨,更外侧是泪骨,泪骨后侧为轭骨。眶上常有一枚上睫骨(supraciliaris或称眶上骨supraorbitale),眶周无巩膜骨环,眶前窝萎缩或缺失,眶后柱低沉,无雕蚀纹。眼窝前下角有泪腺,后内角有哈德氏腺(Harder’s gland),泪管引两腺的分泌物进入鼻腔,兼润其瞬膜,但泪水量少,主要是皮脂腺,由哈德氏腺所分泌。眼球内有很发达的睫状体。犁鼻器不发达。方骨粗大,固结颅侧,下段强烈后倾,方轭骨不与鳞骨连接。次生腭发达,在高等类群里次生腭包括了腭骨和翼骨而无上翼骨。

耳区凹槽因鳞骨与方骨联合而关闭,形成一个较深的骨囊,容纳中、外两个耳室,其间以鼓膜分界;内耳迷路有耳蜗管。翼骨、方骨与脑颅广阔愈合,颅底区高度骨化,骨质疏松而含有气孔,气孔所在处有空隙;两侧的左、右空隙于脑室的背、腹互相沟通;基蝶骨和基枕骨之间,有一耳咽管孔(Eustachian tube foramen),孔的左、右两侧即耳咽管。

上枕骨不参与大孔的构成,后耳骨在侧面与方骨、鳞骨相连接。每侧下颚由齿骨、夹板骨、冠状骨、上隅骨、隅骨、关节骨等6枚骨片组成。齿骨、上隅骨及隅骨之间具有显示古蜥亚纲典型特点的两个下颚窗孔(fenestra mandibularia):下颚外窗和下颚内窗,都是下颚血管及神经的通路。

椎骨由侧椎体(pleurocentrum)形成,荐前椎(高等类群为前凹型)通常23—24枚,包括颈椎9枚,躯椎13—15枚(兼含胸椎和腰椎),有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荐椎2枚;尾椎(两平型,但第一枚为两凸型)30一40枚。整个脊柱的髓棘均甚发达。第一、二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寰椎的髓弓(基背弓)和椎腹体(hypocentrum)合成骨环以容纳枕髁,其椎体则与枢椎体愈合成齿状突。寰椎前背侧另有一枚前寰椎(proatlas),似由寰椎的髓弓演变所成。

寰椎肋单头,近端不分岔,直接关连椎腹体;枢椎肋的近端岐出,头端关连到本节的椎腹体,结端则连接到寰椎的侧椎体;其余的颈椎肋皆呈弧形,其头端和结端分别接连到本节颈椎的副突和横突上。躯椎的横突在椎体的水平位置上,副突则在椎腹的侧面;背肋横出而两岐,头端及结端逐渐靠拢,两者在躯椎后段则互相合并为一,而最后几对肋骨与横突愈合形成腰椎,前段几对肋骨偶具钩状突。尾部的髓棘与脉棘都很发达,尾椎的腹面有人字骨(椎腹体),与椎体交互错出。尾椎肋不显,常与其横突愈合。

肩带由上肩胛骨、肩胛骨(肩胸骨)、乌喙骨及锁间骨构成,无锁骨,前两者皆为软骨质。锁间骨在胸骨腹面前端中线成一骨棒;乌喙骨往后在腹面延长成一扩展的弧片,抵达胸骨,骨上有一喙骨孔。胸骨软骨质,可分为前胸骨和中胸骨两部分,但无一般蜥蜴中的剑胸骨。前胸骨卵圆形或多角形,其侧缘及后端连接2—3对胸肋;中胸骨呈带形,紧接前胸骨之后,其两侧关接6—8对胸肋。最后是一组7—8对腹膜肋。长成的胸骨至少有一部分钙质化。骨盆呈典型的三出型,髂骨短,髋臼大,其背界不显;耻骨纤细而长;坐骨短而宽广,只在腹侧联合处左右相接。

前肢明显短于后肢,上臂甚短,肱骨的三角胸肌嵴尖在骨干的下段;桡骨和尺骨管状;桡侧腕骨及尺侧腕骨延长,远列腕骨萎缩,外侧3枚合并所成的联合腕骨及1—2枚残余的中央小骨,均可称作豆骨(os pisiforme);第四、第五两指纤短无爪,第四指仅4个骨节。后肢粗长,股骨无大转子(trochanter major);胫骨远端扩大,与距骨(talus)(或联合胫侧跗骨)密切贴合,腓骨远端的关节面圆形,适于在跟骨(calcaneus)(或联合腓侧跗骨)上灵活转动;距骨和跟骨以杵臼关节相关连,是腿足活动的主要关键。足短,第五趾萎缩成一小骨,第四趾也仅有4个骨节。

基本内容

爬行纲古蜥亚纲的1目。有两足行走的倾向。体型长大,前身挺起,后肢修伟。尾部粗壮,比躯干长,侧扁如桨,是支撑体重的平衡器,又是游泳与袭击猎物或敌害的武器。整体如大蜥蜴,头扁平延长成吻。鼻孔在吻端背面。指5,趾4(第5趾常缺),有蹼。眼小而微突,瞳孔纵窄,与外鼻孔连成一线。头部皮肤紧贴头骨,躯干、四肢复有角质盾片或骨板,背腹都复有骨鳞。现存3科7属21种鳄形目颅骨坚固连结,不能活动;具顶孔。

颞部有两窝两弧:上窝小,上弧由眶后骨、鳞骨组成,下弧由颧骨、方轭骨组成;次生腭(口盖)由前颌骨、上颌骨、口盖骨和翼骨组成,但无上翼骨。齿锥形,着生于槽中,齿数多,每侧在25枚以上。舌短而平扁,粘附口腔底部,不能外伸,后缘弧突,依口盖尽头下垂软褶为腭帆,掩复喉口,内鼻孔开口于腭帆后面。鳄在水下,只露鼻孔于水上,进行呼吸。

外鼻孔和外耳孔各有活瓣司开闭。心脏4室,左右心室由潘尼兹氏孔沟通。颈椎有颈肋,胸后有腹膜肋,胸骨软骨质,无锁骨而有间锁骨;荐椎2枚。横膈肌肉质。无膀胱。雄鳄阴茎单枚,在纵裂的肛门里边。肛孔内通泄殖腔,孔侧各有1个麝腺;下颌内侧也各有1个较小的麝腺。

鳄长者达10米,是现在最大的爬行动物,但远比史前的亲属小。今日鳄类过两栖生活,水生甚于陆栖,大致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大河与内地湖泊。有极少数入海,如分布于南亚至大洋洲北部的湾鳄。一般夜出,白天常张吻(调节气温),偃卧岸侧,受惊立即入水。以鱼、蛙与小型兽为食。幼鳄也吃无脊椎动物。雌鳄在自掘的窟穴中或植物茎叶堆上产硬壳卵,借发酵热度胚胎发育。卵的大小与卵壳因种而异。母鳄常以尾泼水濡卵。孵化前,幼鳄能发声,由母鳄帮助它出壳,成鳄吼鸣,声可传很远。

上三叠纪最古老的原鳄与槽齿蜥极其相似。侏罗纪、白垩纪的中生鳄上颞窝很大,内鼻孔前移到口盖骨与翼骨间。侏罗纪、白垩纪的海生鳄具桨形短前肢与有鳍而末端锐曲的尾部。西巴鳄见于南美始新世,前吻高而小,次生腭短而组合无翼骨。白垩纪起始有真鳄亚目,种类最多。

第三、四纪的鳄类大部分属真鳄亚目,次生腭有翼骨加入。现存真鳄有3科:

①鼍科,吻喙短阔,与头颅后段无明显界限。闭嘴时,下颌齿列在颚齿列内侧。下颌第四齿壮大,咬上颌为孔穴。典型的鼍属有2种,一种是北美的密河鼍,另一种是长江的中华鼍;

②鳄科,吻喙短阔,上下颌齿列交错切接骈列,下颌第4齿壮大,咬上颌为洼沟。典型的鳄属有11种,广泛分布于热带;

③食鱼鳄科,吻喙狭长,与头颅后段显然有别,仅印度有恒河食鱼鳄1种。

从三叠纪初见鳄类动物起,至今很少变动,所以现存的鳄类可以称为活化石。鳄皮经济价值很高,可以鞣革,制作贵重提包和鞋,肉与卵可供食,据说肉味鲜美,胜于鸡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