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也称“卫氏并殖吸虫”。隐孔吸虫科。

中文名

卫氏并殖吸虫

拉丁学名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别名

肺吸虫

动物界

隐孔吸虫科

形态特征

虫体肥硕,活的成虫伸缩时变化很大,可呈长条形,圆球形或椭圆形。固定压扁标本可呈长椭圆形至短椭圆形,二端稍窄,中间较宽。成熟虫体长度一般在5.13—15.03左右,但亦有体长达16.0的。[1]

宽度多数在3.70—6.31(陈,1964),亦有可达到8.0的(吴光等,1964)。厚度为3.5—5.0。宽长比例由1:1.31—1:2.3范围,在一定范围内可因地区、宿主及虫龄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表1)。口吸盘(0.57—0.78×0.68—0.94)比腹吸盘(0.53—0.70×0.60—0.73)大小相差不显著,或略大于腹吸盘。

腹吸盘位于体中横线之前,虫体最宽处在腹吸盘后、中横线之前。消化道包括口、咽、食管及迂曲状的肠管。体表披有皮棘,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到的体棘均为单生棘为主,一般为尖刀型或凿刀型,但少数皮棘可有分裂现象。

生殖器官的构造复杂,睾丸分枝状,左右睾丸既可平行并列,亦可左稍前右稍后或右稍前左稍后并列于体中1/3和1/3之间,分4--6支,成熟虫体睾丸的远端庞大,犹如掌状,无次级分支。由睾丸各发出输出管一支,向前伸展在腹吸盘后会合为输精管。贮精囊弯曲,位于腹吸盘水平的侧缘,近端接输精管,远端连接射精管。卵巢有一明显的中心体,分5--6叶,形如指状,远端庞大,随虫龄增长,芽状突起可增多。

卵巢比睾丸大。卵巢发出输出管一支,管的远端先和受精囊管及卵黄管相接,然后向前直达被梅氏腺包围的卵模。劳氏管起源于受精囊的一端,并向体背面开口。卵黄腺为许多密集的卵黄滤泡所组成,在虫体的两侧,由口吸盘水平起直至虫体的末端。近体中横线为卵黄横管。

卵黄细胞由卵黄腺经大小管至横管和卵黄囊而达输卵管。卵模的远端为子宫的开始,子宫一般在卵巢的对侧,腹吸盘前缘或后缘水平处与两睾丸后缘之前范围内与卵巢并列。但有个别变异的情况,极个别虫体的子宫盘曲于两侧或者向后延伸至二睾丸后缘之后直达肠管末端。子宫的末端为阴道,射精管和阴道同开口于生殖窦,再经小管而达腹吸盘附近的生殖孔。

虫体内部各器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是有变异的,尤以子宫、睾丸的大小变异更为显著。

栖息环境

终末宿主:虎、豹、狼、貂、獴、猴、野猫、伶鼬、猞猁、家猫、麝猫、犬、猪、牛及人等。

第一中间宿主:已证实的有:放逸短沟蜷(Semisulcospira libertina)分布于台湾、浙江、福建、四川.辽宁、安徽、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广东、吉林。

生活史:成虫最常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肺部,但由于童虫有游走习性,因此也可侵人肝、脑及其他器官。虫卵经气管,随痰排出。也可因吞痰之故,而由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呈金黄色,椭圆形,多数不太规则,不很对称,最宽处多数近卵盖一端,卵盖颇大,常略有倾斜,亦有缺卵盖的虫卵,壳厚薄不均匀。卵内含有十余个卵黄细胞,卵胞一个,尚未分裂,常位于正中央。无卵盖端卵壳常有增厚。虫卵大小可因宿主、地区和虫龄等的不同而有差异(表3)。虫卵到达水内即开始发育,在适宜的温度下(25。一30℃)二、三周内卵细胞发育为毛蚴。完成发育的虫卵可在数日或数周内孵出毛蚴。毛蚴梨形或长椭圆形,大小为0.080—0.090×0.036—0.054(吴光等,1964)或0.060—0.078×0.030—0.042,平均0.073×0.038(Tang,1940)。

体表披有带纤毛的外胚叶板或叫纤毛板,分四排,其数目为6,6,3,1共十六块。消化道简单,只有一个袋状的原肠,在肠之后有略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神经节团,排泄系统包括一对焰细胞、排泄管及排泄孔。蚴体后半还有大小不同的胚细胞。毛蚴在水中可营短期的自由生活,水温在25℃时,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螺类,则侵入螺体,脱去纤毛板进入淋巴间隙,形成袋状或囊状胞蚴,约经一个月在胞蚴体内出现母雷蚴,并开始从胞蚴体内破裂而出。

母雷蚴为短圆柱形,前端有口、咽、食管及肠管,后端有生殖细胞。体表在咽部水平处呈显著的隆起。再经一个月母雷蚴又产生子雷蚴。

子雷蚴呈长圆柱形,消化道的各部分和母雷蚴无什么差别,只是肠管较长,可达体的中部和后部,在咽头附近还有一个产孔。在成熟的子雷蚴体内常可见到不同发育期的尾蚴,再约经一个月,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

分布范围

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东南亚。

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台湾、江西、湖南、湖北、福建、云南、四川、安徽及江苏、广东、广西、山东、贵外、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