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人,指居住在洞穴或类似洞穴的居所的人,大部分穴居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公元前9000年之前)。几乎全世界各地的古人都曾将洞穴作为居所。洞穴不仅可以为他们挡风遮雨,而且如果在入口燃烧火堆还可以防止野兽入侵。

中文名

穴居人

外文名

caveman

简介

穴居人

穴居人是最接近现代人类的一个人类进化分支,冰河世纪末期他们生活在欧洲和近东地区,消亡于大约3万年前。

在70000-10000年前间,欧洲很多地方都是以洞穴作为居所,其原因可能是为了抵御最后一次冰川前进期间的寒冷气候。中国北京附近的洞穴里所发现的穴居人化石(北京人化石)属于最早发现的一批证据。北京人是早期人类之一,生活在距今30万年之前。在非洲也发现了穴居人化石,其生活时间与北京人相近。[1]

穴居人是冰河时期的王者,他们互相协作,共同生活,他们曾经和现代人类的祖先一起生活在地球上,进行着早期人类艰难的跋涉。而最终人类的祖先原始人留了下来,而穴居人却消失了。

特征

穴居人

科学家发现在热带气候下进化的这些古人多有一个大鼻子,有较大的鼻孔可帮助给身体降温。

穴居人的大鼻子曾一度让人类学家感到迷惘,他们指出现代适应寒冷的人类都有个小鼻子来感受潮湿,好让温和空气进入肺部,并能在呼气时减少水分和热量的损失。

研究表明穴居人和人类的成年速度一样。幸运的是,穴居人的内鼻孔较外鼻孔要狭窄,因此也能很好地适应刺骨的冬季。

穴居人的面孔比现代人宽大。他们有宽大的脸是因为更早期的人类有宽大的脸,是从祖先那里遗传过来的。

科学研究

DNA信息

穴居人

科学家个来自Feldhofer洞中的化石和来自在北高加索Mezmaiskaya洞中发现的穴居儿童的骨骼中获得的DNA样本进行分析,科学家分析了三个穴居人的DNA,试图通过检测弄清早期人类的遗传历史。分析结果显示,他们与现代人比较相似,是从相对较少数量的人群中扩展而来的。但没有证据显示穴居人与现代人有任何形式的混种,这也是专家们一直争论的问题。这些DNA是从在克罗地亚Feldhofer洞中发现的穴居人遗体中获得的。

演化差别

37万年前两者拥有共同的祖先现代人类与穴居人类头骨分析显示,37万年前两者拥有着共同的祖先。但现代人类具有进化的优势性,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什么现代人类可以用行为方式逐渐取代穴居人,现代人类掌握新文化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开拓自己的生活环境,并超越穴居人。他们的能力形成可能与头盖骨的形状没有关系。

考古学家发现当穴居人消失时现代人类社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5万年前,现代人类开始在洞穴里绘画、出现岩石绘画艺术以及采用珠子计算时间,而在此之前现代人类却很少有类似的文化行为。

和现代人类混种

科学家研究人类基因血统发现,像现代欧亚人和现代北非人都携带着一些穴居人血统。2010年一项基因研究显示,他们与一些现代人类祖先进行混种生育,现代欧亚人基因组中1-4%包含着穴居人DNA。

穴居人与现代人类混血繁殖现象出现于80000-50000年前,在非洲早期人类首次进入欧亚地区不久,尽管当时仍是一个独立的群体,之后逐渐形成了原始欧亚人。一种可能性解释显示,一支源自穴居人和现代非非洲人的混血祖先群体,在大约23万年前逐渐脱离其它非洲人并保持独立存在,直到他们离开非洲。研究指出现代欧亚居民最接近于穴居人。

灭绝

13000年前,北美洲穴居人灭绝,[2]当时正在欧洲和亚洲形成的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停顿,猛犸和乳齿象等大型动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地球从此进入长达1000年的冰冻期。科学界一直将上述大灭绝原因归结于气候剧变。证据显示,一颗彗星于1.3万年前在地球上空爆炸,爆炸产生的火球导致北半球多数地区陷入火海,使得北半球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几乎完全被摧毁。科学家推断,这颗彗星是在撞上地球前在地球上空爆炸的。彗星直径为2至3公里,恰好在与地球碰撞之前出现分裂,继而发生一系列爆炸,每一次爆炸的威力均相当于一枚原子弹。

爆炸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包括:石器时代文化遭到毁坏;引发持续1000年的冰冻时期,严重扰乱了当时正在欧洲和亚洲形成的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猛犸、乳齿象、剑齿虎、巨熊等大型陆地动物灭绝,美洲石器时代猎人——穴居人也没能幸存。科学家提到彗星爆炸的证据,是他们已经在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的26处地方,发现了一层钻石粉尘层,这是含碳彗星坠向地球后形成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