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劲松,男,汉族,1977年5月出生于安徽,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主要从事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太阳能转换纳米材料与器件的研究。

中文名

胡劲松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

出生日期

1977年5月日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学位/学历

博士

职业

教师

主要成就

获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职称

胡劲松

人物经历

2002年师从中科院化学所白春礼院士和万立骏院士,于2005年获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留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

2007年在香港城市大学李述汤院士的COSDAF访问研究。

2008年至201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Charles M. Lieber教授组工作。

2011年初入选中科院化学所人才计划,加入中科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

2007-11~2011-0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5-07~2007-10,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基于三维导电网络纳米结构电极材料的高效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主持,国家级,2016-01--2019-12;

(2)铜铟锡薄膜太阳能电池纳晶的结构与性能调控,主持,国家级,2012-01--2014-12

(3)纳米结构基元的三维网络化自组装及性能调控研究,主持,国家级,2012-01--2015-12;

(4)面向车用燃料电池的纳米-介观-宏观多级结构的电催化体系的研究,主持,国家级,2015-01--2019-08;

(5)活体单细胞电生理过程高分辨可视化精准研究系统,主持,部委级,2014-01--2015-12;

(6)燃料电池基础材料与过程机理研究,参与,国家级,2016-08--2021-07;

(7)功能pi-体系的分子工程,参与,部委级,2014-06--2019-05;

(8)Fe-N-C类氧还原催化剂活性来源的探究及高性能催化剂的构筑,主持,国家级,2018-01--2021-12;

(9)基于限域效应构筑高性能CO2电化学还原纳米催化剂的研究,主持,国家级,2017-01--2019-12;

(10)高密度石墨化碳层包覆过渡金属纳米颗粒双功能电催化剂及高性能锌空电池,主持,国家级,2021-01--2024-12;

(11)非贵金属电催化,主持,国家级,2021-01--2025-12;

(12)高性能/抗中毒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合成技术与批量制备,主持,国家级,2020-11--2023-10。[1]

荣誉表彰

(1)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其他,2018;

(2)中国电化学青年奖,其他,2017;

(3)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其他,2006。

社会任职

2020-08-26-今,期刊编委,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8-08-01-今,期刊编委,Nano Materials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