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烈,男,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国籍

中国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学位/学历

博士

职业

教授

专业方向

艺术学学科

人物经历

院交互媒体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交互设计学科发展现状及学科建设研究”负责人;住建部智慧城市国家标准编制专家组成员;孤独症儿童多媒体感官康复训练合作研究室负责人;博士后合作导师。  

研究方向

文化遗产数字化与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博物馆科学与文化规划、展示艺术与展示科技研究;智慧空间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开发;交互式康复医疗技术与体系研究;高铁动车车型设计研究。  

主要贡献

负责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交互设计学科发展现状及学科建设研究”,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跨院校合作承担“基于丝绸之路(中国段)主要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服务系统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孔子博物馆科学与文化规划及基本陈列统和设计“、”中国国学传播与国学中心体验规划设计“、”2019北京世园会·智慧世园会理念规划和实施方案策划设计“等国家级重大题材文化科技建设项目;曾发表《Original-Ecology Sounds of Cities’ Impression》、《Identification and Innovation—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city culture positioning》、《人本和创新—虚拟时空的设计本质》、《信息与交互设计中的空间意识》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或参编多部教材,主持过“京沪线380km时速高铁列车内饰设计”、“中国国学中心体验设计”等大量设计与科研工作,设计作品和研究成果多次获得过“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等国家级奖项。指导学生作品多次入选“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与“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2014年联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北京正在科技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并开创了该领域跨学科合作研究的新模式,为推动国内孤独症康复研究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出版图书

计算机三维建模与动画基础

作者名称 张烈

作品时间 2008年6月

《计算机三维建模与动画基础》是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烈,骆春慧。

人物荣誉

A.曾获得过的设计项目奖、专利和主要学术成果奖励:2014年主持平顶山博物馆陈列提升·鹰城古韵·获得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3年主持洛阳博物馆基本陈列·河洛文明·获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3年合作开发“恩启”多媒体感官康复训练系统获得第二届中关村创业大赛金奖

2013年主持新乡平原博物院基本陈列·牧野华章·获得河南省2011年度优秀陈列展览奖

2012年合作研究“一种基于RFID识别技术的交互式展台”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220321939

2012年合作研究“一种基于RFID识别技术的交互式展台”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1210230526

2010年获第五届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览会评选“年度资深设计师“称号;

2009年主持“京沪线380km时速高铁列车内饰设计”在铁道部组织的国际设计竞赛中胜出;

2009年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资源环境展区”项目,获最佳设计制作奖;

2009年作为分项负责人参与“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项目,获“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

2009年合作作品“朝阳区导识系统设计方案竞赛”,获三等奖;

2009年设计作品“高速磁悬浮列车设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9年合作设计作品“未来数字课桌设计” 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8年合作设计作品“大庆石油科技博物馆”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

2008年教学软件设计“信息设计方法”获“2008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

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以虚拟体验为导向的信息设计方法研究”获“2008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2008年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清华大学先进个人”;

2006年合作设计“河南艺术中心美术馆”获“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专业组优秀作品奖;

2004年设计作品“点对点快速轨道列车设计”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2004年合作新媒体艺术作品“痕”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3年设计作品“列车设计”获清华美院“清华工美杯”教师作品展银奖;

2001年参与编写的教材“产品设计”(王明旨主编)获清华大学2001年优秀教材奖;

2001年在李政道先生创意指导下,与卢新华教授合作创作雕塑“物之道”获“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

2001年在吴冠中先生创意指导下,与卢新华教授合作创作雕塑“生之欲”获“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

1999年设计作品“多功能营养锅设计”获“北京优秀工业设计”银奖;

1995年合作设计“轻便登梯车”获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竞赛二等奖并获国家专利,专利号: zl 95 2 26444.7;

B.负责及主要参加的重要科研课题

2014 跨校合作“孔子博物馆科学与文化规划及基本陈列统和设计“(本校负责人)

2014 跨院合作“2019北京世园会·智慧世园会理念规划和实施方案策划设计”(执行负责人)

2014 中国标准350km高铁动车组设计(主要参加人)

2014 平顶山在线数字虚拟博物馆系统设计(负责人)

2013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交互设计学科发展现状及学科建设研究”(负责人)

2012 跨机构合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丝绸之路(中国段)主要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服务系统应用示范”(本校负责人)

2012 国家973计划项目“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参加人)

2012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信息设计方法及教学研究”(负责人)

2012 清华大学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面向社交型青年的设计研究” (主要参加人)

2011 跨校合作国务院参事室委托重大课题“中国国学传播与国学中心体验规划设计(第一、二期)” (本校负责人)

2011 洛阳博物馆多媒体系统项目研究(负责人)

2011 郭沫若纪念馆书法交互体验装置研发与制作(负责人)

2011 时速500km动车组车型设计(主要参加人)

2010 海北州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展示陈列设计和制作(负责人)

2008 青海省海北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子城纪念馆展示工程项目(负责人)

2007深圳华侨城生态园科普馆设计与多媒体系统制作(负责人)

2002-2017 清华美院-北车集团长客股份艺术设计长期合作项目(一、二、三期)(主要参加人)

C.发表论文(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及出版专著:

FOCUS: Enhancing Children’s Engagement in Reading by Using Contextual BCI Training Sessions. (基于脑电信号检测与控制提高儿童阅读专注度的系统设计). CHI 2014(Jin Huang, Chun Yu Yuntao Wang, Yuhang Zhao, Siqi Liu, Chou Mo, Jie Liu, Lie Zhang, Yuanchun Shi)

Original-Ecology Sounds of Cities’ Impression. (声音中的城市印象). HCI International 2013 (Lie Zhang, Jin Huang)

Identific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city culture positioning. (认同与创新—文化遗产在城市文化定位中的意义). City Branding Symposium – China 2013 (Lie Zhang, Wen Zhang)

信息与交互设计中的空间意识. 第三届交互设计国际会议(ICID2013)

融合传统阅读体验的未来电子笔记本的创新设计. 第三届交互设计国际会议(ICID2013)(曾诗婧, 张烈)

人本和创新——虚拟时空的设计本质. 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论文集, 2012.

信息设计教学中的“体验”. 装饰, 2011.

虚拟体验设计的结构层面分析. 装饰, 2009.

三维建模与动画设计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6(主编教材)

虚拟体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装饰, 2008,185(09).

谈列车内部空间设计. 装饰, 2008, 180(04). (付志勇, 张烈, 吴琼)

数字娱乐技术在现代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 装饰, 2007, 170(06). (张烈, 关琰)

工业设计概论-第七章:关于工业设计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8: 121. (参编教材)

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创新 北京奥运公共艺术论文集·建设部.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6.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公共设施方案意向 中国园林 2006. 128(08).

新技术环境与艺术设计教学. 2004-2005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论文集,2006.

信息的界面. “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

信息的重构. 清华大学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2001.

产品设计-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 (参编教材)

D.合作博士后研究课题

文化遗产及遗产地相关的历史与文化创新规划研究

文化科技创新领域相关的数字化及交互技术开发研究

康复医疗领域相关的交互与信息技术开发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系统创新应用研究  

获奖记录

主要承担本科课程有《视觉语言1》和《信息设计2》等,研究生课程有《交互设计》等,并指导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

主要教学成果:

2012年指导邓也青毕业作品“金声玉振——传统编钟音乐交互体验设计”于中国平顶山博物馆展出

2011年指导黄金毕业作品“听,不只是声音——原生态声音体验的交互设计”获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和优秀毕业论文,入选“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2011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并获得 2011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数字艺术类一等奖;

2010年指导邱悦婷毕业作品“X-BEE 导览系统创新设计”入选“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201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并获得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交互类作品一等奖;

2009年指导李宣毕业作品“未来数字课桌设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09年指导陈瑶毕业作品“M-Box未来音乐体验与交流共享系统设计”获优秀毕业作品;

2012年数字娱乐设计教学集体获得“清华大学2012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8年教学软件设计“信息设计方法”获“2008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