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5-nCoV是由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

2020年8月16日,于2020年3月18日申请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已被授予专利权,该疫苗是中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外公布,确认有关“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的情况属实。该发明专利申请享有优先审查政策。

外文名

Ad5-nCoV

研发团队

陈薇院士团队、康希诺生物

疫苗介绍

Ad5-nCoV疫苗是一种表达SARS-CoV-2刺突糖蛋白(S蛋白)的复制缺陷Ad5载体疫苗。疫苗使用一种减毒的普通感冒病毒(腺病毒,易感染人类细胞,但不致病)将编码SARS-CoV-2刺突(S)蛋白的遗传物质传递给细胞。随后这些细胞会产生S蛋白,并到达淋巴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识别S蛋白并击退冠状病毒。

研发进程

2020年3月16日20时18分,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

2020年6月25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Ad5-nCoV)获得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颁发的军队特需药品批件,有效期1年。

2020年8月16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由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这是中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

2020年8月18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外公布,确认有关“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的情况属实。该发明专利申请享有优先审查政策。

2021年7月28日,《环球时报》记者从康希诺生物公司获悉,雾化吸入用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Ad5-nCoV)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发表临床研究数据。26日发布的这项研究结果是全球首个公布的雾化给药新冠疫苗临床数据。

这一一期临床试验于武汉中南医院进行,分为肌肉注射、雾化吸入和两者同时接种等多个组别进行。试验发现,首次免疫接种后7天内肌肉注射组(包含混合免疫组)(49/78,63%)比雾化吸入组(13/52,25%)发生更多的不良事件,雾化吸入组没有发生疫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疫苗应用

2021年6月11日,厄瓜多尔总统拉索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厄瓜多尔政府已与中国康希诺公司签署新冠疫苗采购协议。厄瓜多尔卫生部当天说,首批康希诺疫苗预计于2021年7月运抵,将有助于该国推进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

2021年8月3日,厄瓜多尔政府采购的第一批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运抵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苏克雷国际机场。厄卫生部副部长何塞·鲁阿莱斯到机场迎接。鲁阿莱斯在机场举行的迎接仪式上说,康希诺疫苗的到来将帮助厄瓜多尔推进大规模接种计划。康希诺疫苗只需接种一针且便于运输,因此这批疫苗将主要用于边远地区的接种。

2021年8月6日凌晨2时45分,20万剂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搭乘卡塔尔航空QR8157号航班运抵阿根廷。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日,巴西Biomm生物制药公司与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签署协议,将引进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并将向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申请康希诺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权。

2022年1月6日,马来西亚药品管制局在的公告中同意康希诺公司的克威莎疫苗作为加强针使用,允许该疫苗用于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在他们接受第一剂康希诺疫苗后的三至六个月内使用。

2022年9月4日,康希诺公告,公司研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

2022年11月15日,大兴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可以预约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