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方伊,女,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本科生,90后。《蒋公的面子》是南京大学文学院为纪念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所创作的学生话剧作品,该剧本的作者正是温方伊。

温方伊表示,如果给我放三天假,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做,那么我会去打《仙剑奇侠传五》,我之前已经玩过两遍通关了,我还想再来第三次。生活中的温方伊十分健谈,正在写毕业论文的她暂别了在《蒋公的面子》中饰演时太太,她打趣地表示当时吕效平教授说是为了节约成本,而刚进校园的我胆子小,怕老师,就硬着头皮接下来了。

中文名

温方伊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南京

毕业院校

南京大学文学院

职业

编剧

代表作品

蒋公的面子

籍贯

江苏

性别

个人简介

温方伊,她是南大一个普通的大三女生,她之前写过一些小习作从未搬上过舞台,她是南京本地人,自小在高知家庭长大。《蒋公的面子》不过是她的一次学年论文。不过,布置这个作业的吕效平老师说:“在所有同题作业中,温方伊是完成得最好的。”[1]

校园里,她是那个气质文秀,眉清目秀,轮廓分明,不显山不露水的女学生。舞台上,她是那个说话不紧不慢,有理不在声高的“时太太”(吕教授劝她出演的理由或说“借口”是为了“节约成本” )。她还是那三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男人之外识大体、明事理、掌舵的女人。回答记者提问时,她也是话语不多,张弛有度,不喧哗不躁动,颇见定力的采访对象。她就是在南大演火了的话剧《蒋公的面子》的编剧——温方伊。

另外一个自己

之前最忙的时候,她一天之间要往来鼓楼与仙林两三次,忙得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温方伊表示,如果给我放三天假,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做,那么我会去打《仙剑奇侠传五》,我之前已经玩过两遍通关了,我还想再来第三次。

她还讨论起《仙剑4》的男主角,在这个时候她像极了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其实与大多数女孩子一样,温方伊喜欢玩,也喜欢看电视剧,如:英剧《神探夏洛克》、《唐顿家园》。

不过对于成名后的一些活动,温方伊说,她依然不习惯,即使在面对媒体时,她的表现大都还算从容。

大三女生获封神编剧

遣词造句之“文”,引经据典之“深”,一度让不少观众大呼“听不懂”,

而她本人,甚至还一度出演剧中女一号。

生活中的温方伊十分健谈,正在写毕业论文的她暂别了在《蒋公的面子》中饰演时太太,她打趣地表示当时吕效平教授说是为了节约成本,而刚进校园的我胆子小,怕老师,就硬着头皮接下来了。

从温方伊的谈话中,你会觉得她的原因非常的偶然而有趣。温方伊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

温方伊

“从小是电视迷,很正宗的,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要开电视,不管什么节目都能看下去,不看电视就感觉活不下去。”

而第一次接触戏剧大概是她小学6年级时,“有一天晚上,妈妈要看第一届戏迷票友大赛,抢电视抢不过,只好陪她一起看,没想到还挺有意思。”后来,温方伊也就经常去昆剧院听,“一开始,听不懂,咦咦哦哦,但也会跟着节奏晃脑袋。”再后来,逐渐沉迷,她也会填填词,写写小令,自己唱上几句。

在读大学之前,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话剧。初中的时候,老师有带我们去看《我是红旗手》。进南大戏剧文学院的第一年,她被院里的学年大戏《雷昂采与蕾娜》震撼,但很有趣的是首先震撼她的不是舞台,而是台词。这种台词在现实中说出来就是笑话,但在舞台上说就觉得很有趣,很有想象力。

就像温方伊去一位教授家做客真切感受到的那样,做戏剧的真的很有想象力,我就是被感染了。洪教授请我吃完太阳饼后,拉着我到阳台上把盘中的屑撒在阳台上,他说到时候一定会有麻雀来吃的。

毋庸置疑,温方伊喜欢看书,从小就看,一开始并不挑,后来逐渐喜欢历史类的。随即抽查她的包,里面有一本徐悲鸿第一任夫人蒋碧薇的回忆录,郭沫若的日记,还有洪秀全的日记。

“中西文化夹杂”的民国历史温方伊最喜欢。恰好《蒋公的面子》背景也在此。

作品相关

《蒋公的面子》于2012年5月南京大学百十年校庆期间在南京大学大礼堂首演,反响强烈,校内连续演出30余场,2012年12月启动社会公演,2013年开启全国巡演。2013年4月入围现代戏剧谷2013“壹戏剧大赏”年度小剧场戏剧奖。导演是吕效平。

我希望角色的苦都藏在心里,外表展现的是尴尬,就像裹着糖衣的药丸一样。知识分子总是想成为人类的精神领袖,却又缺少成为精神领袖的权力,这个矛盾是永恒存在的。 ”温方伊说。

《蒋公的面子》创作灵感来自流传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则轶事:1943年蒋介石初任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因抗战内迁重庆、成都等地办学,建国后更名南京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夏小山、时任道、卞从周)共进年夜饭,这使教授们非常为难,三人中,有人痛恨蒋之独裁,却又因战乱之时藏书难保需要蒋的帮助;有人潜心学问不谈国事,却好美食,听闻席上会有难得的好菜便难抑激动;有人支持政府愿赴宴,却又放不下架子,要拉另外两人下水。

为此他们争吵了一个下午:给不给蒋公这个面子呢。二十多年后的文革中,他们必须交代是否接受蒋宴请 了,三人再次见面谈论当年到底去没去赴宴,诚惶诚恐地回忆往事,真相难觅,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南京大学学习前,出生于1990年的南京姑娘温方伊从未发表过文章,也不知道自己能写剧本,还以为进校后自己会主攻戏曲方向学习。不料,被学生戏称为“三观粉碎机”的“新潮教授”吕效平,以一则南京大学当年“天子呼来不上朝”的文人轶事为题,要求温方伊把这个已然无从考据、没头没尾的传说,变成可演的剧本。

为了考据这段传说,温方伊战战兢兢地去拜访了师公董健;为了“凑”出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戏,她阅读了大量回忆录和文献。写完之后,她根本就不敢交给老师,完全没有把握,而时间已经有点晚了,忐忑不安中,她递交了初稿。

意外火爆

翻开《蒋公的面子》初稿时,吕效平就已对温方伊击节赞叹,但为了精益求精,仍然带着温方伊数易其稿,现在看到的版本,已经是5.0升级版。功课越做越多,结构越改越奇,温方伊从导师吕效平那里接到的目标是把剧情和人物的命运像煎饼一样,一翻再翻,实现“超级大逆转”。

“而这种逆转,你用手从头撸到尾,是感觉不出一个疤来的。”

“我希望角色的苦都藏在心里,外表展现的是尴尬,就像裹着糖衣的药丸一样。知识分子总是想成为人类的精神领袖,却又缺少成为精神领袖的权力,这个矛盾是永恒存在的。 ”温方伊说。

渐入佳境

在第二轮演出的过程中,温方伊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硬着头皮出演了女一号时太太。

最新消息

已经升上大四的温方伊被保送影视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淡出舞台,不再参加上海等巡演站演出的她,正在准备毕业论文一个全新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