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俭,男,汉族,1933年10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九三学社成员,湖南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

1958年,马克俭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58年至1984年,在贵州工学院土建系担任教研室主任;1978年,成为九三学社成员;1984年至1993年,在贵州工业大学土建系工作;1993年至1995年,担任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1995年至2007年,担任贵州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2004年至2007年,担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2007年,在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并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担任贵州大学土木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担任湖南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马克俭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工作。

中文名

马克俭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湖南大学

职业

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籍贯

湖南省岳阳市

性别

出生年月

1934年12月

星座

射手座

政党

九三学社

代表作品

《空间网架结构》1986年出版;《高层建筑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1989年出版;《预应力网格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前景》1994年;《钢筋砼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的分析与应用》2003年;《网架、网壳与管桁架结构设计与施工》2003年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3年10月22日,马克俭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荣家湾。

学习经历

1954年8月至1958年8月,在湖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58年8月至1984年6月,在贵州工学院土建系担任教研室主任。

1978年3月,成为九三学社成员。

1984年6月至1993年9月,在贵州工业大学土建系工作。

1993年9月至1995年9月,担任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甲级)院长。

1995年9月至2007年4月,担任贵州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

2004年11月至2007年4月,担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

2007年11月,在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同年12月28日,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

2008年6月,担任贵州大学土木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同年9月,担任湖南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1]

马克俭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90年代初,马克俭设计出一种空间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等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体系。他还相继研发了“大跨度新型张弦空间桁架结构”、“大跨度短撑杆新型张弦桁架结构”、“大跨度屋面斜拉式双层预应力平板型网架结构”等6种预应力钢网格体系,并应用于新型大跨度屋盖结构中。

2003年底,马克俭参加四川省重点工程“成都新世纪国际会议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工程投标时,所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论证,放弃了张弦梁结构专利技术,而采用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大跨度下弦管内预应力空间管桁架结构”参加竞标。

2009年,为了合理利用好磷渣,变废为宝,马克俭带领团队在工业固体废渣资源化方面首次提出现浇磷石膏内外墙新工艺,并制定了地方标准。

学术论著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马克俭出版专著四部,主编参编新型结构体系技术规程三本,发表论文100余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2006年

《新型建筑空间网格结构理论与实践》

马克俭

2002年12月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马克俭

1992年

《组合网架结构与空腹网架结构》

马克俭、董石麟

1989年

《高层建筑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分析》

马克俭

1986年

《空间网架结构》

马克俭

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11月,马克俭培养出30余名硕士、博士。

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94年

贵州省劳动模范“五一”奖章

1998年

孺子牛金球奖

1999年

贵州省劳动模范“五一”奖章

1999年

全国劳动模范及“五一”奖章

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

首批勘察设计大师

首批荣誉核心专家

200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高成就奖(中国钢结构协会颁发)

中国钢结构卓越贡献奖(中国钢结构协会颁发)

中国钢结构三十年领军人物(中国钢结构协会颁发)

终身成就奖(中国钢结构协会颁发)

2013年

突出贡献奖(中国建筑学会颁发)

2014年

河北省院士突出贡献奖

2016年

九三楷模(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颁发)

社会任职

马克俭担任贵州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1995年3月至2004年8月)。

贵州省政协委员、常委(2010年2月至)。

贵州省政协委员(1997年12月至2001年12月)。

中国钢协、专家委员会委员(2008年6月至)。

贵州省土木工程学会名誉主席(2008年02月至)。

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评议组成员(2000年8月至2007年4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组成员(1998年1月至2007年4月)。

《空间结构》副主编(1993年6月至2007年4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委员(1987年9月至2007年4月)。

空间结构委员会资深委员(1987年9月至2007年4月)。

个人生活

马克俭的父亲马恕是从黄埔军校长沙分校(三期)毕业的,属旧军官(少将军衔),马克俭从小跟外婆和舅父母长大。

马克俭院士

人物评价

马克俭来扎根贵州,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和“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建筑结构科学领域有较大创新与发展。(湖南大学校友总会评)

马克俭在投身于空间结构研究的几十年里,吃苦耐劳,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科普中国评)

作为中国钢结构领军人物、著名的空间结构工程研究与设计专家,马克俭穷毕生精力,将“花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梦想照进现实。在长期科学实践中,马克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用“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儿,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多彩贵州网评)

人物影响

2019年10月30日,马克俭将获得的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的20万元奖金捐赠给贵州大学设立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将作为“贵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子基金,鼓励学生学习和发扬马克俭“开拓创新、刻苦攻关”的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贡献,成为品学兼优的土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