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构清晰,内容翔实,注重实用,深入浅出,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作为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入门教材,也适于作为基他非计算机专业学习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材。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符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总体思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处理教师和学生在各学科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书名

信息技术基础

作者

厉小军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数

230页

定价

28.00 元

开本

1/16

ISBN

9787308042420

外文名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品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系统对进程、存储器、设备和文件等软硬件资源的管理,编译的基本概念、结构、构造和运行环境,离散数学的基础知识,程序设计方法,XML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本书结构清晰,内容翔实,注重实用,深入浅出,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作为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入门教材,也适于作为基他非计算机专业学习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材。[1]

编辑推荐

《信息技术基础》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

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全局性,兼顾前瞻性与引导性。

语言精练,应用案例丰富,讲解内容深入浅出。

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注重应用性与实践性。

讲求实用,培养技能,提高素质,拓展视野。

文摘

插图:

第1章信息与熵

1.1信息

1.1.1信息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最古老的概念之一,与人们的生活长期相关,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历史上的结绳记事就是在文字创造之前,古代人们传递信息最早的形式之一。语言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语言是一种信息,而且是复杂的信息。古代的遗迹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可以说,人类是通过了解自然信息来了解自然,通过了解社会信息来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不能离开信息的,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对周围世界的情况有所了解,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且还要与周围的人群沟通,才能协调地行动,这就是说,人类不仅时刻需要从自然界获得信息,而且人与人之间也需要进行沟通,交流信息。人类需要随时获取、传递、加工、利用信息,否则就不能生存。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耳闻、目睹、鼻嗅、口尝、体触等直接了解外界情况;一种是间接的,即通过语言、文字、信号等工具传递消息,从而获得信息。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手段,语言是人类通信的最简单、最基础的要素。人类早期只是用语言和手势直接进行通信,交流信息。

虽然人们长期与信息打交道,但人们只关心具体的、单独的信息,特别是只关心信息的内容,以此进行相关的工作。人们每天都在制造信息,但从来不从整体上关心信息,也未能从更基础的方面认识信息。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与信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信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电磁波的发现使复杂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更简单的工具来实现,这就为研究信息最简单的形式之一——信号的传递性质提供了可能。

信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不同学科领域的信息研究者也都在试图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信息,阐述信息的概念。50多年来,虽然信息科学——将信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对信息的定义仍是众说纷纭,未能达成共识。一个能在各个学科通用的信息定义仍在探讨之中。

序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我们强调信息技术课程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整合在一起,要“淡化”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其“综合性”和“应用性”。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符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总体思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处理教师和学生在各学科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计算机教育也不断地深化,教学要求也从计算机一般操作过渡到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应用。

本书的作者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到实践教学,不断创新、发展。课题组成员首先在培养学生兴趣上下功夫,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

本书的作者具有良好的科研经历,能够在教材中体现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使学生能够紧跟信息技术的快速变化。本书将从基础理论、基础应用着手,每个环节节节相扣,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

全书分为8章,内容包括信息与熵、信息采集、存储技术、信息压缩与校验、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发布、信息安全、熵的理论应用。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描述所有概念,并以结构清晰的图示和例子以及严谨的证明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并在课程中以实例生动地解释重要概念,增强了课程的生动性。

本书由齐浩亮、郑晓霞任主编。其中第2章和第8章由齐浩亮编写,第3章和第7章由郑晓霞编写,第1章和第5章由孔蕾蕾编写,第6章由孙栩编写,第4章由邹钰编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同行的着作,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汪燮华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师范司计算机教育指导组成员,现为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系主任,兼任上海市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组织编写《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等教材。江圣扬原上海医科大学教授、计算中心主任、信息资源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现为上海建桥学院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专业主任、信息图文中心主任,参与编写《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