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一卡通是京津冀三地联合发行的“交通联合”互通卡,2015年开始启动,2017年三地重点城市实现一通。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在组织实施轨道交通全路网AFC系统升级测试工作。预计2017年12月底前,可实现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在轨道交通路网的全覆盖。同时,将积极指导郊区政府推进郊区客运实现“一卡通”。

中文名

京津冀互通卡

首发时间

2018年6月4日

首发地点

河北石家庄

涉及城市

北京、天津、河北

历史

2018年6月4日京津冀互通卡正式发售。

预计到2018年年底,将有220个城市(含京津冀13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到2020年有望实现全国城乡的互联互通。[1]

简介

京津冀互通卡是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互联互通的要求,依据统一技术标准而发行的IC卡。不同于普通一卡通,京津冀互通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暂不涉及商业消费及市政服务,适用对象为在京津冀三地及全国互联互通城市间有频繁出行需要的群体,在办理时需认准卡片“交通联合”标识。

京津冀互通卡可在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内11个城市的公交、地铁上刷卡乘车,并享受当地乘车优惠政策。同时,还可以在全国纳入“交通联合”范围内的190个城市使用。

用途

京津冀互通卡目前可在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内11个城市(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的公交、地铁上刷卡乘车,并享受当地乘车优惠政策。同时,京津冀互通卡可以在全国纳入“交通联合”范围内的190个城市使用。只要所到的城市地区已经加入了互联互通系统,就可以刷卡乘坐当地的公交,升级后还可乘坐地铁、乘船,甚至在其他公共交通领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