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地处广东西南部的沿海海滨城市阳江市,历来都是南疆的一个重镇之一。阳江市历史文化悠久,有着古高凉人流传下来的各种生活习惯与优良传统。在千年不断的延续与沉淀之中,古阳江逐渐形成了与其他地域文化同样璀璨光辉的物质财产——“阳江三宝”。

中文名

阳江三宝

地理位置

广东西南部的沿海海滨城市阳江市

组成

阳江小刀、阳江漆器、阳江豆豉

兴起城市

阳江

历史

150多年

阳江小刀

阳江小刀具有锋利、耐用、美观的特点。在中国,有“小刀王”的称誉;在国外,行销亚、欧、美、非等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阳江县传统名牌产品。

阳江小刀的生产,历史悠久,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清代已形成小刀行业。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即清朝同治年间,阳江城工商业渐见兴旺,广东有10多个县的客商云集阳江城进行多种商贸买卖活动。阳江刀一直以小作坊(打铁铺)形式生产,产量较小,故县城打铁巷(现仍称打铁巷)附近一带集中了十数间这类打铁铺,打出的产品时时供不应求,打铁铺除生产菜刀外,同时还生产禾镰、镰刀、布剪、日用小刀、剪等产品。从那时开始,阳江刀续渐被人认识推崇,知名度日益提高。

时至20世纪20年代,阳江的“何全利”菜刀已享负盛名,老刀匠何全利创制的“何全利菜刀”是其祖传绝活,因其钢水清、刀锋利,既能切肉,又能斩骨故又称“文武刀”,又因其使用不需时时换刀,深受厨师钟爱。抗战胜利后到解放初,广州批量生暗的菜刀“双狮牌”、“555”、“东方红”牌先后流入阳江,多为居民使用,而洒家仍然钟爱使用何氏菜刀。

1954年,阳江县成立了手工合作生产社,“何全利”入社并入菜刀组,后因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大不如前,为此不久,何氏菜刀便渐匿迹江湖了,此外,当时城上濑坡头的“锐利”打铁铺生产的菜刀在民间亦有一些声誉,但与“何全利”相比仍略逊一筹。然而真正使阳江刀出名的是阳江著名老刀匠“梁季芙”研制的刀具。并以其造型好、款式多、锋利不易生锈卷口、耐用好用等特点迅速占领市场,使阳江掀起一股仿制热,推动了阳江制刀业的迅猛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个竞争环境,使阳江刀质量不断提高,阳江刀因此渐重拾往日“河山”,名扬四方。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阳江十八子”、“盛达刀具”等一批代表中国菜刀发展方向的名牌产品,正以它前所未有的气魄把“阳江小刀”的盛名推向世界。阳江被誉为“中国刀剪之都”。阳江刀剪以其锋利、美观、耐用而享誉海内外,涌现出十八子、银鹰、永光、盛达等知名刀剪品牌。“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均落户阳江。2005年五金刀剪产品生产企业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以上。

阳江漆器

简介

阳江漆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东方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阳江漆器—色彩绚丽、造形奇巧、技艺精湛、防潮耐用,既可作生活用品使用,又可作美术工艺品鉴赏。田汉同志1962年4月13日参观阳江县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时题诗:“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

历史沿革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阳江漆器制作技艺已相当精美了;到了清朝,阳江漆器生产曾盛极一时。手法有平磨彩绘、描金、推漆、镶嵌、刻锡、印锦、暗花、涂变等等。漆皮箱、漆枕,至今是运用平磨彩绘、暗花、涂变等装饰艺术。镶瓷烟具,造型素雅,色泽金亮,犹如玳瑁;锡片镶嵌屏风,装饰取材富有江南农村情趣;用刻锡研磨的糖果盒,造型图案具有民间艺术的纯朴风格;红柿脱胎糖盒,采用柿子柔美圆滑的外形,扩大体积作为造型,糖果盒盖涂上透明的棕色漆,盒内则是金漆,色调和谐,漆色鲜亮。

阳江漆器素以平滑淡雅,久用愈亮,牢固耐用而着称。阳江漆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平绘手法,取材于花鸟山水。它用笔简练,流畅生动,色调明快,刻工精细,风格豪放,形成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阳江漆器的制作,在明末清初。初时只生产皮箱、皮枕,颜色只有红黑两种。由于色泽光滑可爱,能防潮防蛀,因而人们很喜欢选用,生产逐渐发展,行销省港各地。传说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外国商人购得一批阳江漆皮箱,内装贵重物品,乘船回国。船在海上沉没。几天后,这个商人偶然在海边拾获自己的一只皮箱。抹干后,外表光滑如故。揭开一看,不由得惊诧不已。原来他以为那只皮箱在海里漂浸了多日,里面的东西肯定被海水浸坏了,谁知箱里一点水渍也没有!这个商人不但逢人都夸这件事,还写文章在报上发表。于是阳江漆器便驰名中外了。

阳江豆豉

简介

豆豉,是阳江特产,是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1]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

阳江豆豉,与阳江的漆器、小刀一道被誉为“阳江三宝”。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她带着浓郁的香味,走进全国大小城市: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她飘洋过海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许多海内外客人,正是通过香醇味美的阳江豆豉,进而对阳江产生浓厚兴趣。

很长时间,阳江豆豉是阳江人厨房里少不得的调味佳品。不管做什么菜,添一小把豆豉,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一颗半粒豆豉下肚,口舌生津,齿颊留香,回味悠长。在调料品种更加丰富的今天,豆豉依然为市民所喜爱。

民间来意

关于阳江豆豉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平冈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窦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病死了。剩下窦氏带着儿子,住在漠阳下游一间又矮又破的土地庙里,靠乞讨度日。一天,娘儿俩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窦氏娘舍不得吃完,就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里。一晃过了一个多月。一天遇上刮风下雨,没法出门讨吃。窦氏记起黑豆,打开瓦罐一看,黑豆已经发了一层厚厚的霉。日子太苦,发霉的豆子也不能浪费啊。窦氏把霉洗干净,吃了一点点稍稍填下肚子,剩下的重新放进瓦罐。为免得熟豆子再发霉,她特意在上面撒了一把盐。

又过了十几天。娘儿俩出远门乞讨归来,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是瓦罐中的熟黑豆散发出来的。拿出一尝,香浓可口。这意外的发现令窦氏兴奋不已。从此以后,窦氏都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她去世以后,她的儿子把泡制熟豆的方法教给父老乡亲。为了纪念窦氏,乡亲们把这样制出的熟豆称为“窦氏豆”,后来简称“窦氏”。因为是豆制品,改名“豆豉”。岁月流传,窦氏的事迹早已不可稽考。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给豆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阳江豆豉能够挺立数百年而不倒,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风味有独到之处。先说原料,生产阳江豆豉选用的都是阳江本地区所产的黑豆。因为其皮薄肉多,颗粒适中,皮色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此外,在高温浓缩下,其它种类的豆豉会成为糊状,而阳江豆豉依然颗粒玲珑,豉味更加浓香。如曾获国家金质奖的广东“豆豉鲮鱼”罐头,就是以阳江豆豉为主要辅助原料制成的。不少地方生产的豆豉中含有水分,阳江豆豉却是干的,这样更卫生,运输更方便。由于在中国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品质优良,阳江豆豉被港澳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和所有的豆豉一样,阳江豆豉能和百味,它既能给菜肴增香添色,又能刺激食欲,只要放进少许,就能使食品别有一番风味。阳江豆豉豉肉松化、味道鲜甜、鲜香可口、富于营养,乃是蒸鱼、肉、排骨和炒菜之调味佳品,所以,长期以来,阳江豆豉成了家喻户晓的调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中外驰名

阳江豆豉生产制作历史已有近千年,是“阳江三宝”之一,历史悠久、中外驰名。选用本地产的黑豆为原料,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历时二个月的时间发酵酿制而成;色泽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是调味佐膳佳品,也是食品加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使用豆豉来生产各种鱼罐头、酱料等食品。产品远销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38个国家和地区,以其优良的品质被客商誉为“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