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效率就是电源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即电源转换效率=电源为主机提供的即时输出功率/输入电源的即时功率×100%。

中文名

电源转换效率

外文名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Efficiency

所属学科

物理学

应用

高效率电源

简介

一般来说,PC电源规范对转换效率有着一定的要求。最初电源转换效率仅有60%左右,在Intel的ATX12V1.3电源规范中,规定电源的转换效率满载时不得小于68%,而在ATX12V2.01中,对电源的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小于80%。因此在购买电源时,从它遵循的电源规范上大家就能大致了解其电源转换效率的高低。对于电源转换效率,也存在逆过程,车载电源又叫逆变器,之所以叫逆变器是因为它工作原理[1]

公式

电源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PF是功率因数=COSΦ=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现在大部分LED电源都是开关电源,效率最高可到96%;但那个成本却非常高。一般90%左右,低于这个值,说明技术、器件、工装、品质一般。

要求

转换效率与PFC电路功率因数的区别最近有些电源标称自己的转换效率高达98%,但是仔细研究发现他们所谓的“转换效率”实际上是主动式PFC电路的功率因数,这个因数表征的是有多少电能被电源利用了***输入电源的实际能量/电网供给电源的能量***,对于主动式PFC电路来讲,功率因数可以达到98%甚至99%的水平;而我们所谓的转换效率,应该是电源供给其他设备的能量/输入电源的能量,二者表征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不过,这里也需要注意,“功率因数”并不就等于“转换效率”。现在有些商家将主动式0.99的功率因数解释为能得到99%的电源转换效率,这很显然这是不对的。虽然两个都是描述省电的概念,但对于个人而言两个概念的意义是不一样的。PFC“功率因数”高是为国家省钱,而“转换效率”高是为用户省钱。

最初,电源转换效率仅有60%左右;在Intel的ATX12V1.3电源规范中,规定电源的转换效率满载时不得小于68%;而在ATX12V2.01中,对电源的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小于80%。

因此在购买电源时,从它遵循的电源规范上大家就能大致了解其电源转换效率的高低。之所以前后两个电源规范对电源转换效率的规定有如此大的差别,原因有三:

1、新的ATX12V2.01规范基于新的电气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

2、因为主机功耗大幅度增加,如果电源的转换效率不提高的话,那么整机的巨大功耗和发热量将严重影响到正常使用。

3、更高的环保和节能要求。

注意

1、不同的电源产品,其转换效率不同。

2、同一电源产品,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其转换效率也有变化。

第一点很容易被人理解,因为不同的电源产品之间,它们内在的变压电路、电流转换器以及功能电路都会有所不同,再加上自身的功率本来就不相同,所以转换效率不同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为什么同一产品的转换效率也会变化呢?这就要先从电源的输出电压说起了:电源的输入电压是额定的220V,而输出电压则有+12V、+5V、+3.3V不同的规范,这就表示电源里至少拥有三种不同“线圈比”、“磁感泄露率”不同的变压器,由于三种变压器的功耗不尽相同,就意味着+12V、+5V和+3.3V的电压输出其各自所对应的变压器转换效率亦不相同。

一般而言,+12V电压输出负责为CPU以及硬盘和光驱的驱动马达供电,+5V电压输出负责为硬盘和光驱的PCB电路板供电,+3.3V的电压输出则是为主板上的内存电路模块供电。当计算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各部件的使用频率和工作负荷会有所不同,导致不同电压输出回路的工作负荷浮动,所以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电源转换效率也是变化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电源自身功耗的浮动不是很大,而电源对外输出的浮动就比较大了,所以通常认为电源的输出负载越大,单位负载所“分摊”的电源自身功耗就越小,此时转换效率也就越高。

意义

1、节约能源同时节省电费,既保护环境也降低了使用成本。对于平时运行功耗200W的配置而言,典型负载转换效率从75%上升到85%,可以减少31W的无谓损耗。

2、降低电源的发热,有助于构建静音主机。开关电源耗散的功率,小功率下在50W量级,大功率下可达150W或更高,实际上是机箱内一个可以和CPU、显卡比拟的大热源,电源散热风扇的转速与风量也是可以和高端CPU散热器相比的。要让电源风扇运行在较低转速下而保证稳定,就需要电源的效率达到一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