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兆麟中学是黑龙江省重点中学之一,始创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当时就启心书院文昌宫旧址创设中学堂。1917年(民国六年)改名为吉林省立第三中学(当时双城隶辖于吉林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1934年(伪满康德元年),改名为滨江省立双城中学,1938年(伪满康德五年)又改名为滨江省立双城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解放后,改名为双城中学,揭开了为新中国培养人材的新篇章。

中文名

兆麟中学

校训

勤奋学习,献身四化,立志成材,振兴中华

创建时间

1905年

类别

公立中学

学生人数

3600多人

教师人数

260多人

所属地区

中国,黑龙江

学校地址

双城东门外承旭路北

历史发展

1946年3月9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于哈尔滨殉国。3月下旬中共满洲省委到当时的解放区哈南专员公署所在地双城县召开会议,在双城中学举行了追悼大会。为了永远纪念李兆麟将军,继承烈士遗志,大会决定于1946年4月1日将双城中学命名为兆麟中学,并把兆麟将军的遗作之一《露营之歌》定为校歌。

党和政府历来都选派优秀的领导干部和教师到校工作。从抗大式到新型正规化,逐步形成了“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尊师爱校,求实上进”的良好校风。1955年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66人。

在十年浩劫中,学校遭到严重摧残,林彪、“四人帮”被打倒后,学校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78年定为松花江地区重点中学。1980年恢复省重点中学。

1986年9月15日,为建校八十一周年,命名四十周年校庆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校园内建起了李兆麟将军的塑像,兆麟将军的伟大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学校设施

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与办学规模的扩大,兆麟中学校舍已不能满足需要。双城市委、市政府决定移地重建兆麟中学。在双城东门外承旭路北选定新校址,并于1993年6月9日奠基。新校舍建设历时三年,于1996年9月1日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兆麟中学占地面积94300平方米。学校拥有2个多媒体网络教室,2个多功能教室,2个语音实验室,1个生物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物理实验室;还有1个体育馆,2栋学生宿舍楼,1个食堂。

在党的领导下,兆麟中学广大师生正怀着“勤奋学习,献身四化,立志成材,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努力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做出新贡献。

学校校歌

《露营之歌》创作于抗联西征中。1938年,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为了粉碎日寇“围剿”、保存实力,东北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撤离下(松花)江地区向嫩江平原转移,分三批进行了千里西征。在这个战事频繁、缺衣少粮、四季露营荒野山林的紧张和残酷的斗争环境里,部队能够生存下来并完成西征壮举,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起了关键作用,这里也包括《露营之歌》的诞生。《露营之歌》是由不同作者先后创作于这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的西征路途之中,形成相应的四段歌词,全曲首次发表在1939年的《革命歌集(第二集)》上。陈雷、李兆麟、于天放、高禹民等均参与了创作,其中第四节为于天放所作。

而后自创校后一直作为学校校歌。入学后最先学习的歌曲

歌词: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呀!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

光华万丈涌。

浓荫蔽天,野雾弥漫,

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

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兄弟们!镜泊瀑泉唤醒午梦酣。

携手吧!共赴国难,

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

片刻熄烽烟。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

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

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

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

奋斗啊!重任在肩,

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

黑暗一扫光。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