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为原吉林工业大学(老吉林工大)所在地。原吉林工业大学(老吉林工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汽车、农机为优势与特色,理、工、管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组建于1955年;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15所高校之一。

中文名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

院 系

汽车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等

前 身

吉林工业大学

主要建筑物

逸夫教育大楼、机械楼等

地 址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邮 编

130022

校区简介

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国家重点学科,并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车辆工程、农业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院士6人,长江学者5人。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

汽车动态模拟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校区位于人民大街5988号(原斯大林大街114号、人民大街142号)。校园占地面积广,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其主要建筑物为:逸夫楼、机械楼、基础楼、链条所、交通楼、俊民楼、继教楼、管理楼、测控楼、211体育馆、一教、二教、三教、五教、机械材料馆、汽车交通馆,能源与动力大楼、彩虹校门及1~13公寓楼等,其中机械楼、基础楼、俊民楼、测控楼、二教(日式建筑)和三教属于老建筑物,他们犹如慈祥的老人看着一批批的学生走进走出,也见证着中国汽车学科最高学府的蓬勃发展。

特色建筑:校部红楼(2000年拆除,难以理解的愚蠢行为)、虹形正门、二教(日式建筑)、五八楼、211弧形体育馆、211体育场、苏联专家楼(今保卫处所在地)

南岭校区学院现有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共七个学院,七学院都有很强的工科特色或背景,沿续了原吉林工业大学务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新吉林大学各校区中学风最严谨、最勤奋,平均就业率最高的校区。

吉林工业大学校旗:带有吉林工业大学校徽的蓝底白字长方形校旗。

学校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汽车、机械、材料、交通、农机、管理等学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精英,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校地址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原地址是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42号 )

院系设置

吉林工业大学合校后的院系情况

合校后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老吉林工大所在地)整建制保留的学院有七个: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另外,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还继续招生的专业(系)有通信工程学院(另一部分在南湖校区,原长春邮电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另一部分在前卫北区和南湖校区)及艺术设计、音乐专业的一些学生。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法律专业、英语专业、日语专业等合并到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不再在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招生。吉林工业大学校部红楼力学专业加入到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仍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老吉林工大学所在地)。

数学系合并到新吉林大学数学学院,主要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老吉林工大学所在地)仍有部分学生.物理系合并到新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主要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北区)招生,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也有部分学生。

化学部分合并到原吉林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仍有学生。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饶斌老院长,中国汽车工业之父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机械系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原长春科技大学)的机械、材料等相关专业一起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原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南湖校区(原长春邮电学院)管理工程系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原长春科技大学)相关管理专业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加入到新成立的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和研究中心,,办公地点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南区(原吉林大学南区)

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东区(吉林工业大学卡伦湖校区)成立新的工商管理学院。

校园轶事

吉林工业大学(简称吉林工大,吉工大,今吉林大学)学校与东北师范大学紧邻,

体育馆

东北师范大学女生经常来南岭吃饭+看电影之类的,素有“爱情之门”之称的小北门是两个校园的秘密通道,虽然破旧却神圣依旧;南岭的电影票尤为便宜,2块钱2场,大片新片云集,偶尔有新片放映,门票10元,与长春市其他电影院少则30~40元的门票相比经济性很好,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南岭北门有几条小吃街,其中以北门的凉皮最为出名,中午,黄昏时候总有漫长的队伍等候,老板也是每天限量出售;南岭南门都叫工大南门,长春人还是没有忘记老工大,南门也有很多吃点,尤以山东杂粮煎饼果子出名。

校园文化气氛浓厚,讲座,社团活动众多,记得一汽的自主品牌--奔腾的校园巡回展第一站就选在南岭。

南岭由于男生众多,所以气氛较为活跃,篮球场,体育馆,足球场经常人满为患,夏季的晚上在橡胶跑道可以见到一群群男同学慢跑的身影;但是南岭女孩数目较少,南岭的十公寓是学校的熊猫楼,里面住的是南岭最珍贵的宝物“女生”,到夏天的晚上,十公寓门口经常会见到一对对鸳鸯依依不舍,还有圣诞节,情人节的时候,有男生在楼下摆出心型蜡烛,惹来整楼女生的赞叹声!

管理职能

基建处工作职责

一、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负责组织编报、调整学校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和基建投资计划。

二、根据教育部和省市区政府批准的基建投资计划,具体实施学校基本建设工作。

三、依据批准的校园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编报工程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工程项目单体方案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

四、按照基建程序和相关法规,办理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项手续。包括组织办理工程前期手续、勘察、设计、监理、工程、材料设备的招标工作,签订勘察、设计、监理、工程、材料设备采购合同等。

五、负责工程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移交、保修工作。包括对工程所需材料设备进行质量和价格的监督等。

六、编制、审核工程预、决算,并报有关部门审定。

七、基建文书、规划设计、工程竣工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1]

八、完成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

杰出人物

黄叔培,广东揭阳人。幼年在观音山礼拜堂小学学习,毕业后进入五经富的道济中学就读。初中毕业后到上海,考入上海中西书院学习。清宣统三年(1911),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学习。民国二年(1912),转学北京清华大学。民国4年,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进克利佛伦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民国7年毕业,获该校工程学士学位。同年,进西利亚理工大学(一说是伦斯勒理工学院),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学习,于民国12年,获该校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民国12年(1923)回国,先后任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教授。他的专著《自动车工程》,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民国32年,他因对当局不满,愤而辞去教职

新中国成立后,黄叔培被定为一级教授,先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副院长。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改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后,他担任吉林工大副校长。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曾当选为第三至五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

黄叔培在国内首先开展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汽油喷射设备的研究,并取得成功。他为汽车、内燃机专业培育出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是他的学生。

1961年,被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任副所长、高级工程师,被选为九三学社上海分社常务委员。其时,他经常到各地讲学,为培养汽车、内燃机专业人才,传授科研成果和经验而尽力。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

其一生从事汽车、内燃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出版的专著,除早期的《自动车工程》之外,还有《汽车工程》、《载重汽车》等。1979年3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合并后的院系情况

吉林工业大学合校后的院系情况

合校后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老吉林工大所在地)整建制保留的学院有七个: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另外,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还继续招生的专业(系)有通信工程学院(另一部分在南湖校区,原长春邮电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另一部分在前卫北区和南湖校区)及艺术设计、音乐专业的一些学生。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法律专业、英语专业、日语专业等合并到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不再在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招生。

力学专业加入到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仍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老吉林工大学所在地)。

数学系合并到新吉林大学数学学院,主要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老吉林工大学所在地)仍有部分学生.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

物理系合并到新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主要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北区)招生,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也有部分学生.

化学部分合并到原吉林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仍有学生。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原吉林大学)机械系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原长春科技大学)的机械、材料等相关专业一起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原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南湖校区(原长春邮电学院)管理工程系并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原长春科技大学)相关管理专业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吉林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加入到新成立的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和研究中心,,办公地点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南区(原吉林大学南区)。

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东区(吉林工业大学卡伦湖校区)成立新的工商管理学院。

学科建设

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现有 博士后流动站8个,分别为:

1

汽车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

机械学院:机械工程

3

通信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

4

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

5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农业工程

6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7

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现有国家重点学科 6个,分别为:

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

车辆工程

3

机械电子工程

4

机械设计及理论

5

农业机械化工程

6

材料加工工程

其中机械工程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另有 3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技术经济与管理

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3

材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