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北望黄山,西临新安江发源地六股尖、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新安江两大支流——率水、横江从公园南北两侧流过。齐云山东西长16千米,南北宽6.9千米,面积110平方千米。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典型丹霞地貌为特色,辅以恐龙化石、道教文化、摩崖石刻于一体。始于5300万年前的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使盆地全面抬升变为侵蚀区。在几千万年的抬升过程中,由于差异升降,齐云山地区的抬升幅度高于周边地区,相对高出100—300米。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裂、节理,构成了齐云山丹霞地貌的展布格局。

2002年3月,安徽齐云山地质公园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中文名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管理单位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批准时间

级别

国家级

保护对象

丹霞地貌

面积

110km²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岩前镇附近,地处东经117°57′—118°7′,北纬29°47′—29°50′之间,北望黄山,西临新安江发源地六股尖、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新安江两大支流—率水、横江从公园南北两侧流过。齐云山东西长16千米,南北宽6.9千米,面积110平方千米。

气候特点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全年气温适宜,年平均气温16.2℃,最高年份16.9℃,最低年份15.6℃,年际间变化多在1±0.5℃(增或减)之间。一年中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7.9℃,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3.7℃,年气温比较差24.2℃。一年中1至7月气温逐月升高,8月开始下降。一日间最高气温出现于午后14—15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黎明至日出前。

地形地质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产生、演化而成。在9000至6500万年间的晚白垩世形成了紫红色砾岩、砂岩、钙质砂岩互层的浅湖相——山麓河流相沉积,组成了齐云山组和小岩组,期内有一次基性玄武岩喷发构成齐云山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而稳定成层产出的玄武岩又给丹霞地貌镶嵌了一个绚丽的“花边”。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始于5300万年前的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使盆地全面抬升变为侵蚀区。在几千万年的抬升过程中,由于差异升降,齐云山地区的抬升幅度高于周边地区,相对高出100—300米。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裂、节理,构成了齐云山丹霞地貌的展布格局;近水平的地层产状和岩性的明显差异,为平台、崖洞等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伴随地壳抬升,流水和重力作用是齐云山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直接因素。其中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显著,地面流水对岩层冲刷侵蚀,首先沿垂向张节理发育形成冲沟,流水继续冲刷侵蚀,冲沟加宽加深便形成沟谷。如“五老峰”景观,流水沿北西向冲刷形成沟谷,沿北东向冲刷形成一组冲沟,形成五峰并列的奇观。沟谷边缘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张性节理崩落,形成峭壁,相对高差数十至数百米,最高峭壁达300米,如“紫霄壁”、“真仙洞府”等。岩石在自身重力负荷作用下,向沟谷倾斜沿节理面拉开一道很深的裂隙而形成奇特的“一线地”景观,岩石崩落形成丹壁,岩石崩塌形成造型地貌。

岗丘:以风化剥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于齐云山主体外围,由紫灰色、深红色钙质粉砂岩、细砂岩及泥岩组成,属山间盆地湖泊相沉积,称为“桂林组”。由于岩层岩性松软,在风化剥蚀作用下,侵蚀量相当大,因此形成了比较低矮而起伏的岗丘形态。

岭、台、峰:以流水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由砂岩和砾岩构成的岩层,下部为紫红色厚层至巨厚层砾岩、厚层钙质砂岩组成,称为“齐云山组”;上部为暗红色、由紫灰色厚层硬砂岩和砾岩组成。砾岩往往呈透镜体产状以及层理不发育。具大型交错层理,称为“小岩组”。这组岩层,岩性固结、坚硬,大部分呈水平产状以及垂直节理和断层发育。横江和资河及其支流分别经北部和南部,它们以嵌入曲流的方式,切割着岩层,形成低山。山体多次间歇性断块抬升,加之流水侵蚀作用,因而构成齐云山的主要山体——“岭、台、峰”。齐

摩崖峭壁:以崩落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是齐云山丹霞地貌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垂直节理的岩壁,倾斜坡度一般都在80°—90°,甚至成为向内凹的负坡;这些崖壁相对高度多达百余米,巍峨壮观,气势雄伟。它最初是经流水沿垂直节理切割而逐渐形成,在流水下切过程中,使谷坡扩展,发生岩石块崩落,故摩崖多呈峭壁。

幽谷: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的负地貌形态。由于红层中发育的垂直节理和断层是地表水和地下水集中活动的场所,长期的机械侵蚀。加之溶蚀作用,沿断裂节理不断扩大和加深,逐渐形成沟谷。在沟谷的发展过程中,下切加深的速度大于展宽的速度,于是形成了幽深的“巷谷”,深近百米,宽仅数米,如楠木涧;幽谷的初期阶段形成岩隙,由于它们的发育,受到断层和节理构造方向所控制,逐渐拓宽,形成如“一线天”、“一线地”的巷谷特征。

岩洞:在红层的崖壁上,除崩落形成的凹入的负坡外,还出现多种溶蚀作用形成的岩洞、石窖,大小悬殊,深浅不等,形态各异。这些岩洞大都产生在含钙质的细砂岩层中,大致沿平行岩层面方向延伸,其上下全是坚固的砾岩。由于砂岩岩性松软,而且多为钙质胶结,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溶蚀作用比较强烈而发育成许多岩洞。裸露在崖壁外发育的垂直节理,崖上的地表水和冲刷崖面的雨水,每沿崖壁的节理向下渗流,对崖层进行不断的溶蚀作用,起初形成溜线,逐渐扩大演变为溶沟,多平行排列地直立分布在崖壁上。

此外,石桥岩、象鼻岩,这些奇特的石岩,除了由于重力的作用导致崩塌外,山洞的流水侵蚀作用,也应是重要的原因。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在全国植被分区中,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1982年6月、经黄山林业学校普查统计:草本植物720余种,木本植物559余种,隶属89科。其中裸子植物7科,被子植物82科。拥有中国珍贵林木18种,如三尖杉、香果树、牛鼻栓、紫楠、绿梅等。

动物资源

据《齐云山志》载:异兽有神虎、豹、猿,麂、狸、猿、獭等;珍禽有仙鹤、山凤、练雀、神鸦、灵鹊、捣药鸟、石翠、石鹰、雉鸡、竹鸡、黄鹂,杜鹃、斑鸠、画眉、白头翁、白鹇、鹡鸰、紫燕等。据1979年调查资料公布:动物名录列有异兽28种,飞禽20种,鱼类17种。其中属国家二类保护的有山麂、大鲵(娃娃鱼)、猴面鹰;三类保护的动物有白鹇、狸猫、金钱豹、獐等。

主要景点

五老峰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五老峰,沿“文昌正路”至文昌阁遗址,南望五峰并峙,内一稍高,形如五位老翁躬身揖让。

太素宫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太素宫占地1600平方米。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月华街

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有古道房8座,还有大量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

真仙洞

真仙洞府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圆通洞供奉的慈航普度天尊;罗汉洞供奉着真武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十八罗汉;雨君洞供奉龙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真仙洞府崖壁上“天开神秀”四个大字,为真仙洞府的标志。

香炉峰

香炉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传说顶上的铁亭、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休宁县国民政府设置齐云山管理委员会。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太素宫前殿倾坍,为整修宫殿,县政府将管理委员会改组为整理委员会。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九月,因香市人杂,维持治安,设置驻山警察分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土地改革运动中,齐云山整个风景区内的山场田地,分别属于岩前镇、渠口乡和黟县的渔亭镇,划归农民所有。[4]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1966—1976年)期间,齐云山又遭受空前破坏,幸存的古建筑、文物等几乎被毁坏殆尽。

1979年以后,为保护文化遗产和开发旅游事业,黄山市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齐云山管理处和齐云山道教协会。

品牌建设

1981年,齐云山被批准为安徽省省重点保护单位;[2]

1994年,齐云山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

2002年,齐云山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

设立意义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以丹霞地貌地质景观和恐龙遗迹化石为核心地质遗迹,保存有大量的具有区域乃至全球对比意义的地质遗迹,对研究晚白垩世古环境和古气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较高的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1]

旅游信息

交通信息

黄山市汽车站乘坐旅游公交可直达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火车站或汽车站乘开往祁门或黟县方向的汽车直达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下车。

旅游线路

科考线路: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华街、太素宫—香炉峰—小壶天—玉虚宫

旅游线路:

月华街—楼上楼—云岩湖—南山—横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