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前11世纪-前661年)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诸侯国,首任国君失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国后裔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毕国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 。

在晋献公的时候晋国曾经有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兼并战。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魏国为晋国灭亡。 晋献公灭魏后,以魏地赐给毕万作为采邑,于是毕万就改氏为魏(这就有点像商鞅一样以封地为氏)是晋国魏氏的由来。毕万之孙因跟随公子重耳流亡有功,被封为大夫,称魏武子。前445年的三家分晋事件中,魏氏自立为诸侯,建立魏国。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公元前661年, 晋献公命毕万灭姬姓魏国,并把魏地封给毕万。

中文名

魏国

别名

古魏国

所属洲

亚洲

首 都

芮城(今山西芮城县)

政治体制

君主制

存在时间

前11世纪-前661年

主要民族

华夏族

国号

“魏”是“大”的意思(《史记》:“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对此,正式魏字具有美好的寓意,促使历史上有多个以魏作为国号的朝代和势力。

据《 史记· 魏世家》记载:晋大夫毕万以军功受封于魏,卜偃为其占卜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意思就是说:毕万封有魏地是大吉之兆。

疆域

对于西周时期的魏国来说,册封地在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一带,也包含了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一带。

历史

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魏国(前11世纪-前661年)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诸侯国,首任国君名为“失载”。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魏国也是一个姬姓诸侯国。

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魏国被晋国消灭。晋献公消灭魏国后,将魏地赐给毕万作为采邑,于是毕万就改毕氏为魏氏,这是晋国魏氏的由来。对于魏氏来说,在战国初期和韩氏、赵氏一起瓜分晋国,这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堪称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事件。

战国时期的魏国,正是在古魏国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并成为一个诸侯国的了。值得注意的是,战国魏国的先祖——毕万,虽然没有出自古魏国,但是,毕万出自毕国,而毕国也是一个姬姓诸侯国。

毕国,是周朝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爵位为公爵。周武王姬发消灭商朝,建立西周后,册封封十五弟姬高于毕(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故称为毕公高,毕公高在周王室担任重要的官职。不知何时何故,断了封赐,子孙散居各地,晋国的魏氏即其一支系。对于毕国来说,是被西戎消灭的。在毕国灭亡后,毕万来到了晋国,辅佐晋献公这位君主,因为立下了功劳,所以,晋献公将古魏国的疆域赏赐给了毕万,这促使毕万以魏作为姓氏了。而就毕万的后代来说,则在晋国逐渐壮大,慢慢成为势力强大的卿大夫。

史书记载

《左传.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毛诗正义》曰:“襄二十九年《左传》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是与周同姓也。《魏世家》绝不知所封为谁,故言‘周以封同姓’云。……桓四年《左传》曰:‘秦师围魏。’是秦数伐之。终为晋所灭,明晋亦侵之……闵公已前,魏国尚存。”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 

相关诗歌

《诗经·国风·魏风》的七首诗歌

葛屦

汾沮洳

园有桃

陟岵

十亩之间

伐檀

硕鼠

是西周、春秋时期魏国著名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