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dǎn,此字最早见于小篆,本义为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引申为胆量、勇气。

中文名

拼音

dǎn

繁体

部首

五笔

ejgg

仓颉

bam

郑码

qka

笔顺

351125111

字级

一级(1593)

平水韵

上声二十七感

注音

ㄉㄢˇ

笔画

9画

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基本区U+80C6

四角

76210

字源演变

字源演变

小篆的“胆”字是写作“胆",这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兼会意字。左边是月肉旁,表示与肉相关。右边是声旁“詹”,两形合一,指连着肝脏,分泌胆汁的肉囊。

古人之所以用“詹”字作声符,是因为“詹”有多言,不断说话的意思。而“胆”也有不断分泌胆汁的意思,所以“胆”字以“詹”字作声符并会意。楷书的字形是由小篆演变而来的,写作繁体“胆”后来简化成“胆”。这个“胆”字,左边的月肉旁作形符。右边的“旦”字作声符,这只能算作单纯的形声字了。

《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此处“胆”引申为胆量、勇气。又如《荀子·修身》:“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杨惊注:“胆,有胆气。”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ǎn

名词

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gallbladder

《说文》:胆,连肝之府也。[1]

胆裂魂飞

胆子,胆量,勇气

courage

《荀子·脩身》:勇胆猛戾。

胆大如斗

装在器物内层,可容纳水、空气等的东西

liner

球胆

犹言肝胆;心曲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耶?

择取;拂拭

《礼记·内则》:桃曰胆之。

姓。春秋时有胆胥

常见词组

胆憷、胆大包天、胆大妄为、胆大心细、胆敢、胆固醇、胆寒、胆结石、胆力、胆量[2]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肉部】都敢切

连肝之府。从肉,詹声。

说文解字注

连肝之府也。

《白虎通》曰:府者,为藏官府也。胆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断。仁者必有勇也。《素问》曰:胆者,中正之官,决𣃔出焉。

从肉詹声。

都敢切,八部。

康熙字典

胆(简)【未集下】【肉部】胆·康熙笔画:11·部外笔画:5

《集韵》荡旱切,音但。肉胆也。又当割切,音怛。臈胆,肥貌。

又《广》徒干切。《集韵》唐干切,竝音坛。《广韵》:口脂泽也。

《正字通》俗以胆为胆,非。

胆(繁)【未集下】【肉部】康熙笔画:11画部外笔画:5画

《唐韵》都敢切。《韵会》《正韵》覩敢切。𠀤音黵。《说文》:连肝之府也。《广韵》:肝胆。《素问》: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白虎通》:胆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断。是以肝胆二者,必有勇也。肝胆异趣,何以知相为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无不色靑目张者,是其效也。《史记·越世家》:坐卧卽仰胆,飮食亦尝胆也。《前汉·张耳陈馀传》:将军瞋目张胆。注:张胆,言勇之甚。《后汉·光武纪》: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训》:胆为云。

又《拾遗记》:昆吾山有兽,食铜铁,吴国武库中兵刃俱食尽。得双兔,有铁胆,铸为双劒。

又虫名。《博雅》:胆蛇,靑蠵也。

又草名。《博雅》:陵游,龙胆也。

又拭治也。《礼·内则》:桃曰胆之。注:啖食治择之名。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胆也。

又姓。《吕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胆胥已,请见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