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梵语jn~a^na-diva^kara)为佛教词语。意为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与‘慧光’、‘慧照’等同义。

中文名

慧日

拼音

huì rì

梵语

jn~a^na-diva^kara

注音

ㄏㄨㄟˋ ㄖㄧˋ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唐代净土宗高僧

(680~748)唐代净土宗高僧,为慈愍派之开祖。俗姓辛,山东东莱人。唐中宗时出家,受具足戒后遇到义净,听到义净述说巡礼如来遗迹的情况,心里很羡慕,就立志远游。武周·大足年间(701)泛船渡海,经昆仑(今康道尔群岛)、佛誓(今苏门答腊)、狮子洲(今斯里兰卡)等地,三年之后,到达了印巴次大陆。

并那里寻求梵本,访问善知识,历时十三年,最后翻越雪岭而东归,于开元七年(719)回到长安。他回国后,曾受到唐玄宗的接待,并颁与‘慈愍三藏’的称号。天宝七年(748)圆寂于洛阳罔极寺,年六十九。

慧日在印度受净土学的影响,归国后主要弘传净土法门。他的净土思想有独特之点,因而有人把他的净土学说同净土大师慧远和善导两流并列,称为慈愍派。

慧日的根本思想在于禅、教、律、净四行并修而着重于净土。他批评当时的禅家忽视斋戒,又指摘求生净土者不断酒肉五辛。宋·延寿的禅净双修说,对于后世发生很大的影响,其思想似多渊源于慧日,如在他着的《万善同归集》中就曾引用了慧日的说法。慧日强调戒律修持的理论极为宋代元照律师所推重。元照愤慨当时禅家轻视律仪生活,曾于宋·绍圣三年(1096)翻刻了《慈愍三藏文集》流通于世。并且作了〈论慈愍三藏集书〉一文,详论教禅律不可偏废。

慧日的著作流传至今的有︰《净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赞》、《愿生净土赞》和《西方赞》。《净土慈悲集》具名《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此书散佚已久,1925年才在朝鲜的桐华寺发现其残本(卷上)。慧日的思想全不得其详,由这部书里尚可窥见其梗概。其余三种收于唐·法照作的《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中,也可供佛教学者参考。

元代曹洞宗僧

(1272~1340)元代曹洞宗僧,号东明,日本禅宗东明派开祖。明州(浙江)定海人,俗姓沈。初于奉化大同寺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后谒天宁寺直翁德举,并嗣其法。其后,历参天童、灵隐、万寿、蒋山、承天诸寺,并于白云山宝庆寺开堂说法,德风广披四方。

日本·延庆二年(1309),应北条贞时之请赴日,住相模(神奈川)禅兴寺。翌年,升住圆觉寺,宣扬曹洞宗风,后于寺内建白云庵。其后,历住建长、万寿、寿福、东胜诸刹,又,尝往来京都、镰仓间,致力于佛教之弘化。历应三年示寂,世寿六十九。其法流称作东明派,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法嗣有别源圆旨等人。遗有《白云东明和尚语录》三卷等。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譬喻)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同普门品曰:‘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

唐慧日三藏,青州东莱人。姓辛氏。幼见义净三藏从印度归,羡慕之。嗣圣十九年,决志西游。三年达印度境。拜圣迹,求梵本,历访诸方智识,经十三年,归途具阅艰难,深厌阎浮之苦。欲速见佛。

遍问天竺三藏,学者所说,无不赞净土。又感观音灵告,遂有净土往生志愿。开元七年达长安。在天凡十八年,经历七十余国,所赍甚多。玄宗敕赐慈愍三藏之号。天宝七年寂。年六十九。所着有往生净土集三卷。见宋高僧传二十九佛祖统纪四十等。

元慧日禅师,姓沈氏,号东明。明州定海人。为直翁法嗣。至大元年,应日本聘东渡,大扬曹洞之宗风。日本高僧传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