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的并称。继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之后,上述四人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他们的文学理论和诗文创作都颇具特色,与前“四学士”一样,他们也是苏轼文学的传人,元祐文坛的中坚。

中文名

苏门后四学士

人物

廖正一、李格非、李禧、董荣

朝代

宋朝

出处

《涧泉日记》

作品列举

廖正一《瑶池宴令》:

飞花成阵,春心困,寸寸、别肠多少愁闷,无人问。

偷啼自搵。残妆粉,抱瑶琴,寻出新韵。

玉纤趁、南风未解幽愠。低云鬓,眉峰敛晕,娇和恨。

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论曰:洛阳处天下之中,挟肴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人物详情

韩膞《涧泉日记》卷上云:“廖正一明略、李格非文叔、李禧膺仲、董荣武子,时号后四学士。明略有《竹林集》,文叔有《济北集》,膺仲、武子文集未之见也。”[1]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文学史上称“苏门四学士”,这已为我们所熟知;但据这条记载,当时还有“后四学士”,对此学界很少提及,更无人对他们进行专门研究。

按:韩淲(1159~1224),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元吉子,南渡后居上饶(今属江西)。所着《涧泉日记》,现存《永乐大典》本,凡三卷,另有《涧泉集》二十卷传世。《四库提要·涧泉日记提要》称韩淲“人品学问,即具有根柢。……其亲串亦当代故家,如东莱吕氏之类,故多识旧闻,不同剿说”。则其为人为学都可信赖,所言廖正一等“时号‘后四学士’”,必当有所据依。

只是四人文集散佚,其中李禧、董荣两家的史料遗存极少,作为一个文学群体,长期为历史的尘埃所掩,便几乎从研究者的视野中消失。唯其如此,更有发掘和考察的必要,否则,许多研究就难免存在缺失,比如苏轼文学集团的核心,一般就只知是“四学士”或“六君子”。本文拟钩沉发复,考述廖正一、李格非等四人的生平事迹、着作及与苏轼等人的关系,并略论他们的文学思想及创作成就,以求对“后四学士”有较多的了解。

“后四学士”事迹着作考略

据上引《涧泉日记》,“后四学士”的领衔人物是廖正一。廖正一,字明略,安州(今湖北安陆)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元祐二年(1087)除秘书省正字,六年,除秘阁校理①,通判杭州(见孔武仲《举自代》,详下引),绍圣二年(1095)知常州②,入元祐党籍,贬监玉山税,卒。《东都事略》卷一一六有传。

综观上述四人,廖、李(格非)二人皆登进士第,尝任职秘阁,唯李格非历官最高;后又同罹元祐党祸,而廖正一竟蹭蹬以卒。董荣也有馆阁(元丰新制,馆阁并入秘书省)经历,从上引其残词“畴昔寻芳秘殿西”句可知;而李禧既入“后四学士”之列,亦当尝入秘书省,唯现存文献阙载。

“后四学士”与苏轼及前四学士关系考

廖正一等四人,必须及苏轼之门,且在与苏轼的关系上,同黄、秦等苏门“四学士”有可比性,才有资格称“后四学士”。然因李禧、董荣事迹已不可详,故此所考,只能以廖、李二人为主。

从以上所考可以看出,廖、李二人都是受知苏轼、或由苏轼直接简拔的文士,这与黄庭坚等“苏门四学士”相同,具备了成为“后四学士”的主要条件。黄庭坚为治平四年(1067)进士,秦观元丰八年(1085)进士,张耒熙宁六年(1073)进士,而廖正一与晁补之同年,李格非则是熙宁九年(1076)进士,还在秦观之前。除黄庭坚登科较早外,其余三人与廖、李可谓科第相先后。但是,黄庭坚于元丰元年(1078)即开始与苏轼通信,从此缔交。

熙宁十年,苏轼时知徐州,秦观前往访之,成为门下士,并作有著名的《黄楼赋》。晁补之十七岁就曾随父拜访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张耒在弱冠登进士第之前,曾游学于陈,学官苏辙爱之,因得从轼游。他们追随苏轼并成为门下士,都比廖、李早。因此,就入苏门时间论,廖、李等晚于黄、秦等四人;后因遇元祐党祸,致使廖、李等接受苏轼的沾溉,也相应地较黄、秦等为少。在苏门以四人为单元的“方阵”中,他们只能居“后”了。

“后四学士”的文学思想

叶梦得《廖明略竹林集序》记廖正一言曰:

吾深服左氏,而乐道范晔之秀正温绎。晔尝自叙其书,以为“但多公家之言,而少事外远致”,吾所恨亦云。丘明不可及也,异时有置吾于晔伯仲之间,吾尚无愧。往有评吾文似尹师鲁者,吾虽不学师鲁,然意善其言。

考昌彼得、王德毅等所编《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宋人李姓字“文叔”的,有李份、李格、李宗质、李格非四人。李份卒于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是年三十八岁,知吉州太和县,诗名未着,诗坛也还没有所谓出入“江西”的情况。李格为绍兴时人,官终文林郎、知四会县,不以文名。

李宗质卒于淳熙十一年(1184),累官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楼钥《朝散郎李公墓志铭》称其为“健吏”(21),精于理财,未言有文。则所谓“李文叔”,当非李格非莫属。在李格非时代,虽尚无“江西宗派”之目,但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人,赫然已为诗坛一大宗,而格非敏锐地觉察到江西诗人在“点铁成金”的旗号下“腐熟窃袭,而乏警拔之意”的弊端,不能不说是只眼独具。

“后四学士”的创作成就

“后四学士”中的廖正一、李格非,元祐间曾受知苏轼,李禧、董荣盖也有大略相似的经历,而廖、李又先后入党籍,政治上与苏轼及黄庭坚等“四学士”的遭遇相同。虽限于史料,对他们的生平事迹、他们与苏轼的关系,以及四人间的相互关系等皆知之不多(李、董几无所考),而四人文集又都亡佚,很难窥其创作全貌;但从流传篇什和宋人评说中,可知他们的文学理论和诗文创作都颇具特色.

与前“四学士”一样,他们也是苏轼文学的传人,元祐文坛的中坚。固然,就整体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论,“后四学士”盖难与前“四学士”比肩;但当日既有此称,其群体应足以不让黄、秦、晁、张专美于前。发掘和研究“后四学士”,无论对研究元祐文学,还是对全面考察苏轼文学集团,都具有开拓疆域、扩大视野、丰富内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