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中国汉字,读音为zèng,其通常解释为把自己用过的东西送给别人。

中文名

拼音

zèng

部首

仓颉

BOCWA

郑码

LOLK

部外笔画

12

总笔画

16

四角码

78866

注音

ㄗㄥˋ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贝,曾声。本义指送给,赠送。《广韵·嶝韵》:“赠,相送也。”《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兮,杂佩以赠之。”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引申指送走,驱除。《周礼·春官·占梦》:“以赠恶梦。”郑玄注:“赠,送也,欲以新善去故恶。”贾公彦疏:“旧岁将尽,新年方至,故于此时赠去恶梦。”又引申指对死者追封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新中国成立后,“贝”简化为“贝”,“赠”类推简化为“赠”。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贈)

zèngㄗㄥˋ[1]

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与。~礼。~言。~序(送别的文章)。~别。~送。回~。

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追~。

驱除:以~恶梦。

详细解释

贈zèng〈动〉

(形声。从贝,曾声。从贝,表示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同本义[giveasapresent][2]

赠,玩好相送也。——《说文》

何以赠之。——《诗·秦风·渭阳》

凡赠币无常。——《仪礼·既夕礼》。注:“玩好曰赠。”

赠禭所以送死也。——《荀子·大略》

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赠大珠四枚。——《汉书·李广苏建传》

歌以赠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赠谥美显。——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赠赆(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赠仪(赠送的礼物);赠策(赠物以表示心意);赠诗(互相酬答);赠我药石(比喻感谢别人以忠言规劝自己);转赠(把收到的礼物赠送给别人);捐赠(馈赠。赠送)

送走;逐去[driveout]

以赠恶梦。——《周礼·春官·占梦》[3]

又如:赠恨(向人诉说别离的遗憾心情);赠傩(古代送走疫鬼的一种仪式)

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conferposthumously]

子熙卒,遗戒不求赠谥。——《魏书·韩子熙传》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主传》

赠太子太保。——《明史》

又如:赠谥(帝王和大臣死后,依其生前功绩赐赠称号);赠公(帝王时代称官员已死的父亲为赠公);追赠(在人死后授予某种称号);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赠典(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礼)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酉集中》《貝字部》·贈

《廣韻》《正韻》昨亙切,音。《說文》玩好相送也。《詩·鄭風》雜佩以贈之。《傳》贈,送也。《儀禮·聘禮》公使卿贈,如覿幣。《禮·檀弓》何以贈我。又《詩·大雅》以贈申伯。《傳》贈,增也。《疏》凡贈遺者,所以增長前人,贈之財,使富增於本,贈之言,使行增於義,故云贈增也。又《正字通》借封前人官稱曰誥贈,恩頒自朝廷也。又《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朱傳》贈,音則。來,音力。《毛詩古音考》來音釐,贈疑是貽字之誤。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说文解字

《卷六》《貝部》·贈

玩好相送也。从貝曾聲。昨鄧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