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巴拉雷达站,古之烽火台,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一旦边关有战事,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以传递情报、通报敌情。现代国土防空中,担负空中警戒的雷达站,起着侦察、预警、警戒、引导重任,被誉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烽火台”。

中文名

甘巴拉雷达站

地理位置

位于西藏地区的甘巴拉山顶上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达站

海拔高度

5374米

建站时间

1965年10月建站

最高荣誉称号

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

隶属机构

成都军区空军雷达第十四旅某团

历史

甘巴拉雷达站

1965年7月,第一代甘巴拉人把一部型号老旧的雷达背上雪峰之巅,结束了西藏没有空防的历史。70年代末,雷达故障时官兵们用背包绳拉动天线保障空情任务是“家常便饭”。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成都空军党委的努力下,所有雷达站相继在海拔较低,条件较好的县、市修建了休整点,实行“阵地不变,人员轮换”的3个月一次的轮换值班制度,结束了极地雷达兵“终年伴雪山”的历史[2]

1990年,阵地安装了能抵御11级大风的雷达天线防风罩,结束了人拉天线保障空情的历史。此后,阵地相继更换了多部新型国产雷达。

2007年7月,全军首部异地远程控制雷达开始试用,实现了全自动录取、全自动组网,空情保障能力和质量得到质的飞越。

2012年8月,甘巴拉雷达站正式开启“异地远程控制”值勤模式(利用微波和光纤传输,一条线、一敲键,在山下的雷达方舱里就能给阵地上的雷达天线开关机。阵地上获取的情报信息通过自动传输系统自动传送到山下主控端显控台,一点键盘就上传到指挥所)。

甘巴拉雷达站-地理情况甘巴拉雷达站位于西藏地区的甘巴拉山顶上,在藏语里,拉,就是山。甘巴拉意为“不可逾越的山”,是喜马拉雅群山中的一座高峰,海拔5374米,空气含氧量只有48%,冬春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0℃,被喻为“生命禁区”。

甘巴拉雷达站南临羊卓雍湖,东接冈底斯山,西连喜马拉雅山,横亘在西藏中心。居于高原航空港拉萨机场附近,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祖国与东南西亚各国的重要航空枢纽,每周有六批国际航班途经雷达站上空到拉萨机场落地加油。

雷达站的特点

●一、雷达兵驻地的自然环境恶劣。雷达要发挥预警作用,海拔越高高频电磁波就复盖的越广,所以雷达站一般都是在高山或者周围环境广阔的海岛。

●二、雷达兵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雷达兵常年处于作战状态,他需要时刻监控祖国的天空。有一句话这样说"开机即战斗",说明雷达兵的平时和战时比较模糊。

●三、雷达站分布零散。一般陆军一个团相对集中在一个地域,雷达兵以一个站为单位驻扎在一地,驻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距离上级近则几十上百公里,远则几百公里。这就要求雷达站站长有很高的指挥决策能力和处置一些特殊事件的能力。

●四、作战中首当其冲。现代战争中,雷达在战争爆发后首先投入使用,也是要首先摧毁的目标。

工作生活环境

甘巴拉雷达站的外界环境比较恶劣,主要是风大,缺氧和补给苦难。风大,一般八级大风很常见;缺氧,夏季空气中氧气浓度是海平面的60%,冬季只有45%;补给困难,主要是交通条件不良,遇到大雪封山,雷达必须的油料上不来,就必须雷达兵自己下山去背上来。

但近年来因为上级的重视,甘巴拉雷达站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可以收看电视,自己种植蔬菜。该站的大学生官兵也越来也多。

2012年11月21日,由空军后勤部军交运输部协调西藏自治区交战办为该雷达站修建的、总长9公里的战备公路主体工程交付。沿新公路从山下行车到海拔5374米的雷达阵地,只需要15分钟。该路的开通,结束了该雷达站40馀年行路难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