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日记》是一部由陶金执导,江南电影制片厂摄制,王丹凤、汤化达主演的剧情片。电影改编自艾明之的长篇小说《浮沉》,于1957年上映。

影片主要讲述了从护士学校毕业的女青年简素华志愿到边疆接受艰苦锻炼,经过生活的磨练和爱情波折成为优秀的医护人才的故事。

中文名

护士日记

类型

剧情

出品公司

江南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

中国

导演

陶金

编剧

艾明之

主演

王丹凤

片长

96

上映时间

1957年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黑白

剧情简介

护校学生简素华不顾男友反对,毕业后毅然来到北方的一个工地医务站工作。那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简素华立刻热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医务站站长莫家彬和护士顾惠英是一对恋人,但成天只顾谈情说爱,对工作毫无热情,工人们因此对医务站的评价也不高。简素华克制困难,忘我工作,受到大家的好评和爱戴,工区主任高昌平在支持她的同时也渐渐爱上了这个工作努力认真的年轻姑娘。在简素华的带动下,顾惠英和莫家彬逐渐改变了工作态度,医务站的工作开始蒸蒸日上。简素华的男友来到工地,强迫简与他一起返回上海。看到男友如此自私自利,简素华断然与他分手,和高昌平一起继续率领群众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工厂的厂房大楼终于建成了,高昌平和简素华也互相表白了心迹,二人决心一起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奉献青春。[2][4]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王丹凤

简素华

汤化达

高昌平

李纬

沈浩如

蒋天流

顾惠英

傅伯棠

莫家彬

黄宛苏

唐小芳

林彬

校长

路珊

简母

高笑鸥

钱焕章

江山

洪老寿

赵磊

陆豪

张莺

马菲霞

苏绘

老医生

茂路

张阿六

罗启圻

青年

方可可

小路[5]

职员表

职员表

制作人

韦布

原著

艾明之

导演

陶金

副导演(助理)

贺路、方伯

编剧

艾明之

摄影

陈震祥

配乐

王云阶

剪辑

陈曦

美术设计

卢景光

造型设计

蒋幼安

录音

林秉生

演奏

上海电影乐团

指挥

王云阶[3]

角色介绍

简素华

演员 王丹凤

刚从护校毕业的上海姑娘,主动要求到东北支援建设。她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柔中见刚,坦荡、大度、坚强,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热情、信心和美好的向往。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虚心听取工人的意见,下工地给工人送药,受到工人们的欢迎。

高昌平

演员 汤化达

工地的主任,十分赞赏简素华的勇敢行为和积极负责的服务态度,支持她送医上门的做法。他妻子早逝,留下一个小女儿,简素华如慈母般照顾他的女儿。在共同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他和简素华建立了真挚的感情。

沈浩如

演员 李纬

简素华的恋人,上海某医院的实习医生,自私自利,整天为自己的生活打算。一开始他极力阻挠简素华离开上海去东北工作,后来他自己又不愿服从组织调配到新疆工作,为找借口不离开上海,跑到东北强迫简素华回去结婚。

莫家彬

演员 傅伯棠

东北某建筑工地医务站的主任,很不负责任,天天只顾着和护士顾惠英谈恋爱,结果妨碍了工作,导致工人们都不愿意来医务站看病。

顾惠英

演员 蒋天流

医务站的护士,简素华的同事,莫家彬的恋人。工作不积极,对来求医的工人十分冷淡,一心沉浸于谈情说爱之中,更怀疑简素华要破坏她与莫家彬的关系。后来,在简素华帮助下,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了工作态度。

音乐原声

片中插曲

曲名

作曲

作词;演唱

《小燕子》

王云阶

王路、王云阶;王丹凤

《时代的列车隆隆地响》

王云阶

芦芒;-

《红灯下结成亲密的友情》

王云阶

张永枚;-

《歌唱领袖毛泽东》

王云阶

郭龙桂;-

幕后花絮

在拍大风暴的戏时,为了营造氛围,摄制组特地从北京运来一架飞机,然而机身庞大,卡车无法装运,只好动用十多个人从包头火车站把飞机推到二十多公里的工地,沿途不断引来行人围观。

陶金导演鼓励王丹凤亲自演唱插曲《小燕子》,因为简素华是护士不是专业歌唱家,由演员用未经过专门声乐训练的本色嗓音来演唱更符合生活真实。

幕后制作

原作改编

1957年,艾明之创作的的长篇小说《浮沉》在《收获》上发表,这部反映支边工人生活的小说受到读者好评。艾明之趁热打铁,将其改编为电影剧本,上影厂也同意将其搬上银幕。由于在创作小说时艾明之就自觉地借鉴了电影手法,所以电影剧本的创作颇为顺手。在小说基础上,他又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人物塑造、冲突设置、结构形式,并采用写“日记”的方式展开影片情节。剧本最初名为《一个护士的日记》,正式公映时改为《护士日记》。

外景选择

导演陶金带着主创人员到先后到鞍山、包钢、武钢等钢铁基地选外景。陶金认为,鞍山作为钢铁之城虽然雄伟,但剧本设计的背景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工业基地,所以鞍山并不符合要求。他中意的是包钢,因为当时包钢正在兴建中,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与剧情相近。

演员人选

一开始陶金曾考虑让自己的女儿陶白莉扮演女主人公简素华,因为她的气质外形与角色很接近。但是,听说曾共事过的王丹凤有意担任这一角色后,陶金毫不犹豫地决定约请她。王丹凤之前在影片中多扮演旧社会受压迫受侮辱的悲剧人物,所以,她对于塑造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女性形象心中没有十足把握,陶金便引导她深入生活,到护士学校学习,到包钢建筑工地参观,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影片评价

影片由艾明之根据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浮沉》改编而成,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积极为祖国建设服务、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女护士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揭示了青年人对生活所应有的态度,具有引导和教育意义。著名演员王丹凤在片中的表演细腻真挚,成功诠释了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1905电影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