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是由拉杜·米赫罗执导的音乐喜剧电影,梅拉尼·罗兰、担任主演,在法国、意大利等地拍摄,2009年于法国上映。该片获得第68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35届法国恺撒奖最佳声效、最佳配乐,第23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编剧提名。电影讲述苏联最著名的指挥家安德烈·菲立波夫,当年为了与一众犹太音乐家演出,因此被免除职务,沦为管大剧院里的一名清洁工!而跟随他的一众犹太人,不少变成了搬运工人、技工或的士司机。30年后的今天,安迪偶然得知乐团被邀前往巴黎沙特莱剧院演出,他决定来个大反击,将他的好友们聚集起来冒充莫斯科乐团,一起来到梦寐以求的巴黎,梦想随着柴可夫斯基协奏曲而悠扬,而一个埋藏在旋律中触动人心的秘密亦被揭开。

中文名

音乐会

拍摄地点

法国

发行公司

EuropaCorp、Distribution

导演

拉杜·米赫罗

编剧

拉杜·米赫罗、马修·罗宾斯等

制片人

Alain Attal、Valerio De Paolis

主演

梅拉尼·罗兰、瓦列里·巴林诺夫、亚历克赛·古斯科夫、德米特里

上映时间

imdb编码

tt1320082

主要奖项

第68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英文名

Le concert

别名

交响人生、非常爱乐乐团

类别

音乐

影片片长

119分钟

语言版本

法语、俄语

画面颜色

彩色

电影等级

France:U

制片地点

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

IMDB评分

7.5

其它外文名

음악회

剧情简介

30年前,安德烈·菲立波夫是苏联最著名的指挥家,是著名的莫斯科Bolchoï交响乐团的灵魂。他秉持种族平等主义,拒绝遣散犹太乐手,并毅然决然离开这个他虽享受其中、却不认同其价值观的工作环境。

在那段异常动荡的岁月里,同时也是安德烈的声名最为鼎盛的时候,他因为拒绝驱逐乐团里的犹太乐手,更何况里面还有一个是他最好的朋友——沙查·格劳斯曼(迪米特里·纳扎罗夫饰),而被解雇。一下子变成了“人民的敌人”的安德烈陷入了消沉与沮丧当中,还染上了酗酒的毛病。

“波修瓦”现在的经理是那种观念老旧且喜欢打官腔的人,他一直承诺“很快”就把乐团还给安德烈,其实是为了更加彻底地愚弄他、羞辱他而已,对于他来说,属于安德烈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能让他在这里做清洁工,本身就是自己仁慈的“恩赐”了。

后来,安德烈在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份传真,那是一张邀请函,来自于法国巴黎最大的普莱耶音乐厅,他们要求“波修瓦”在两周之内给予回复,如今时间已经剩下不多了,如果再没有消息,替代他们的将会是被当成备选的旧金山交响乐团。看到传真之后,安德烈突然想到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他要把以前的那些音乐伙伴重新聚拢起来——被乐团流放之后,他们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群混杂在莫斯科街头的最普通的人,有出租车司机、搬运工、跳蚤市场的地摊摊主或色情电影的配音演员……做的都是一些仅能勉强维持生活的底层工作。

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决定顶替真正的“波修瓦”去巴黎,因为他们要向命运做出最后的反抗与挣扎,要向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展开复仇……他们到底能不能成功呢?

职员表

导演 拉杜·米赫罗

副导演(助理) Hany El-Sayed、Julie Grumbach、Olivier Jacquet、Ovi Morariu、Michaël Pierrard、Vasile Albinet

编剧 拉杜·米赫罗、马修·罗宾斯、Alain-Michel Blanc、Héctor Cabello Reyes、Thierry Degrandi

摄影 Laurent Dailland[1]

配乐 Armand Amar

剪辑 Ludo Troch

选角导演 Gigi Akoka、Hervé Jakubowicz

艺术指导 Christian Niculescu、Stanislas Reydellet

美术设计 Vlad Roseanu

服装设计 Viorica Petrovici、Maira Ramedhan Lévy

视觉特效 Benjamin Ageorges、Stephane Bidault

布景师 Gina Stancu

发行 EuropaCorp. Distribution、BIM Distribuzione、Cinema Mondo

获奖记录

第68届美国金球奖(提名)

最佳外语片

第35届法国恺撒奖

获奖

最佳声效:Pierre Excoffier,Bruno Tarrière,Selim Azzazi

最佳配乐:Armand Amar

提名

最佳影片

最佳导演:拉杜·米赫罗

最佳原创剧本:拉杜·米赫罗, Alain-Michel Blanc

最佳剪辑:Ludo Troch

第23届欧洲电影奖(提名)

最佳编剧:拉杜·米赫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