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区是原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150040。2006年8月15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的动力区与香坊区合并,组成新的香坊区。动力区始建于1958年,是新兴的工业城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与南岗、香坊、平房区毗邻。动力区是大工厂、大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相对集中的城区。和平路、三大动力路、和兴路和二环干道纵贯全区,京哈、哈阿、哈五公路通过境内,王兆屯和孙家火车站坐落在区内,有3条28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贯穿驻区1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

中文名

动力区

外文名

Dynamic area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面积

131平方公里

建立时间

1958年

人口

41万人

地理

动力区地名志

动力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始建于1958年。全区现有人口41万人,面积13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5.3平方公里。行政区内辖有12个街道办事43个社区居委会;1个镇,17个行政村。[1]

交通

动力区作为哈尔滨市的南大门,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全市7个出城口中,有京哈、哈阿、哈五三条公路从区内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现有街路229条,二环和三环快速干道把动力区与全省13个地市紧密相联。有王兆屯、孙家站和省内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哈尔滨南站。28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贯穿驻区的1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

行政区划

乡镇:朝阳镇。

街道办事处:民生路街道、安乐街道、王兆街道、哈平路街道、和平路街道、建筑街道、文政街道、进乡街道、通乡街道、健康路街道、大庆路街道、黎明街道。

经济

动力区从区情实际出发,围绕“锻造一流工业强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构筑现代市域物流中心,铸塑城区‘五化’品牌”,把动力区建设成为经济结构优化,综合实力强劲,社会功能完善,环境质量一流,创新氛围浓烈,城乡共同繁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城区的目标。

2003年,动力区招商引资成效尤为显着,通过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精一产形成产业联动和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龙运物流、北京名流家居、北方医药贸易中心、亿丰集团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全年招商引资额达到16.3亿元,其中,非经济部门招商引资额达6.5亿元,占引资总额的44.5%。引进和新办企业366户,其中,亿元以上企业6户,千万元以上企业44户。新办外资企业4户,引进外资340万美元,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伴随动力区老城区改造的步伐,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4000万平方米崭新的建筑矗立在动力区的土地上,巴黎广场一条街、家乐福、沃尔玛等一批世界名店进驻动力区;全省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轮胎批发市场、汽车销售市场及机电设备市场正发挥着较好的效益。

主要特点

一是“三大”集中。动力区是大工厂、大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相对集中的城区。区内有哈尔滨电机、锅炉、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23家。有哈尔滨工业五大集团中的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集团、哈尔滨工量具集团和哈尔滨亚麻集团。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大、中专院校19家.省重点中学哈尔滨第九中学位于省政府对面,省石化院、大电机研究所等科研院所27家。

二是城区环境质量较好。全区集中供热面积达77%。全区绿化总面积1636.89公顷,绿化复盖率达到49.36%,人均公共绿地9.88平方米,我区是我市唯一的省级园林绿化示范城区。城区大气污染指数较低,是全省第一个无烟尘控制区。

三是人口文化构成层次较高。区内居民构成以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为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为69705人,占人口总数的17%。我区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工作先进区。

四是道路宽敞,交通便利。和平路、三大动力路、和兴路和二环干道纵贯全区,京哈、哈阿、哈五公路通过境内,王兆屯和孙家火车站坐落在区内,有3条28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贯穿驻区1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