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北纬36°30′—37°10′,东经118°00′—119°25′。东北邻寒亭区,东南与坊子区毗连,西北、西南接寿光、昌乐两县。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21公里,是潍坊市人民政府驻地。潍城区总面积为355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潍城区下辖6个街道,另设有1个经济开发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潍城区常住人口为521368人。

2020年,潍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48.31亿元,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33亿元,增长6%。

中文名

潍城区

别名

世界风筝之都

行政区划代码

370702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山东省潍坊市

地理位置

山东半岛中部

面积

355

下辖地区

6个街道,另设有1个经济开发区

政府驻地

于河街道

电话区号

0536

邮政区码

261021

气候条件

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浮烟山、白浪河、胡家牌坊街、“三馆”等

火车站

潍坊火车站

地区生产总值

307.64 亿元(2020年)

人 口

521368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历史沿革

潍城区历史悠久,其建置溯源于夏代,为三寿国。

商属莱国。

西周、春秋、战国为齐国领地。

秦属胶东郡(一说属齐郡)。

西汉置平寿县,隶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

东汉置平寿县,隶属青州刺史部北海国。

三国魏、西晋置平寿县,隶属青州北海国。

东晋十六国,境域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相继占据。

南朝宋、北朝魏置平寿县,隶属青州北海郡。

北朝齐废平寿县并入下密县,隶属青州高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存州,置下密县,隶属青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设立潍州,州治下密;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潍州设北海郡,改下密县为北海县,隶属北海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复设潍州,境域分属平寿县、北海县,隶属潍州;唐武德六年(623年),境内为北海县,隶属潍州;唐武德八年(625年),废潍州,境内为北海县,隶属河南道青州。

宋、金、元置北海县,先后隶属京东东路潍州、山东东路潍州、益都路潍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北海县并入潍州,隶属青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潍州改属莱州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始称潍县,隶属莱州府。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潍县直属莱州府平度州。

清初循明旧制,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降平度为散州,潍县直属莱州府。

民国三年(1914年)裁府,潍县隶属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属莱胶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裁道,潍县直属山东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后,隶属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望留等地组建潍坊特别市,隶属山东省。同年8月复置潍县(即新潍县),隶属昌潍专区,境域大部归属潍县,其余归属潍坊特别市。

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隶属山东省,境域分属潍县、潍坊市。

1950年撤销潍坊市,境域归属潍县。

潍城区

1951年1月,复置潍坊市(县级),隶属昌潍专区,境域分属潍县、潍坊市。

1958年11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境域归属潍坊市。

1962年1月潍县析出,市、县分置,嗣后至1983年,境域分属潍县、潍坊市,先后隶属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潍坊地区。

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和潍县,潍县行政区域并入潍坊市,潍坊市组建为地专级省辖市。同年10月,将原潍坊市(县级)和原潍县辖区划分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3个县级行政区。

1994年6月,白浪河以东设立奎文区(县级),白浪河以西仍为潍城区(县级),隶属潍坊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4年5月23日,将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二十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7个村划归新设立的奎文区。

2000年,潍城区辖城关、南关、西关、北宫4个街道、大柳树、望留、符山、军埠口、于河、杏埠6个镇。

2001年,潍城区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30个行政村,55个居委会。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区总面积289.5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4个镇,230个行政村,56个居委会。

2003年,全区总面积272.3平方千米。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12个行政村,55个居委会。

2006年,潍城区辖4个街道、4个镇:城关街道、南关街道、西关街道、北关街道、军埠口镇、符山镇、于河镇、望留镇。

2007年,撤销军埠口镇、符山镇、于河镇、望留镇,设立望留街道、于河街道。望留街道由原原军埠口镇辖区、原符山镇的28个村、原望留镇辖区(2个村除外)组成,于河街道由原于河镇辖区、原符山镇的15个村组成。同时,将原望留镇的2个村划归南关街道,将西关街道的友爱社区划归北关街道。[6]

2012年,潍城区辖6个街道:城关街道、南关街道、西关街道、北关街道、望留街道、于河街道。军埠口综合项目区、潍城经济开发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

区划现状

截至2018年,潍城区下辖6个街道,另设有1个经济开发区。[4]潍城区人民政府驻于河街道北宫西街7999号。

区划现状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70702001000

城关街道

370702002000

南关街道

370702003000

西关街道

370702004000

北关街道

370702005000

于河街道

370702006000

望留街道

370702400000

潍城经济开发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潍城区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地处潍坊市境域中部,东跨白浪河与奎文区相接,东南邻坊子区,西南毗连昌乐县,西北与寿光市接壤,北界寒亭区。介于北纬36°35′01″—36°49′33″,东经118°55′54″—119°06′30″之间,南北长26千米,东西宽21千米,总面积355平方千米。[5]

地质构造

潍城区地质构造是中朝准地台山东隆起区次级构造单元鲁东古隆起区和鲁西隆起区衔接部,即沂沭断裂带北端的次级构造单元昌潍凹陷之内。西侧是沂沭断裂带的鄌郚——葛沟断裂,东部为昌邑——大店断裂,潍城则处于中、新生代凹陷盆地中。沂沭断裂带控制了区内构造的成生、发展、岩浆活动及其矿产的赋存。沉积盖层主要为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建造。在地质历史上曾经过燕山运动形成摺曲,火山喷发及浅成侵入岩喜马拉雅山运动造成玄武岩裂隙式喷发。随着构造变动普遍接受了中生代以来的地层沉积。

潍城区

地形地貌

潍城区地势南高北低,呈较平缓倾斜状,海拔高度192—13.5米。境域西南部为丘陵,占全区总面积的27.1%,系泰沂山脉尾闾,西南东北走向,分布在大于河两岸,有浮烟山(符山)、五党山、明宗山、黑山、七窝落山、凤台山、四泉山、孝迹山、火山、行山等10余座。境内其他区域为洪积冲积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72.9%,地势较缓平,属流水地貌。境内最高点位于西南部五党山,海拔192米;最低点位于西北部槐埠村,海拔13.5米。

气候特征

潍城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春季南北风向交替频繁,风多、雨少、干燥,早春冷暖多变且常有倒春寒,晚春气温回暖迅速且日较差大;夏季盛行西南风,酷热多雨,降水集中,高温潮湿,常有雷雨、大风、冰雹;秋季空气湿度减小,秋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寒冷干燥,盛行偏北风,少雨雪。

水系水文

潍城区境内有白浪河、小于河、大于河、白杨河、长清河5条河流,境内总长度81.37千米。由南到北流向的河流,自东而西依次是白浪河、小于河、大于河、白杨河,其中白浪河境内长24.3千米,大于河境内长22.23千米,两条河流纵贯全境,均由昌乐县入境,出境进寒亭区;小于河境内长18.5千米,白杨河境内长11.4千米,分别发源于境内中部和西部,均出境进寒亭区。长清河长4.94千米,从西到东流向,发源于南部,在境内入白浪河水库。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潍城区水资源总量:历年白浪河、虞河年平均径流量(按3个流量计算)为9460万立方米。由降水、河流补给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1345万立方米,除去蒸发诸因素,水资源总量10805万立方米。按全区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亩占有地表径流量690立方米。按全区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地表径流量251立方米。

土地资源

潍城区地处泰沂山脉尾间的北侧,地势南高北低,呈平缓倾斜状态。南部、西南部接近丘陵区边沿,有少量的陵坡地和埠陵地,其他大部为倾斜高平地和倾斜平面的平原,间有少数岗(俗名土埠子)和河谷漫滩地,平均海拔在25—60米之间,白浪河、虞河河谷南北贯穿其间,地貌为洪积冲积平原、土壤大部为褐土类,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潍城区土地面积共为552393亩,建国以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围绕潍城、廿里堡区域的城市建设,包括新建工矿企业、交通道路、居民房屋、水库、国防工程等用地和原有城镇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外,现有土地面积为472311亩,其利用情况是:

耕地:总耕地面积361579亩,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65.45%。按郊区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占有近1.5亩。其中水田119亩,旱田348661亩,菜田12799亩。农作物主要种植粮食和蔬菜,由于土壤、水、肥条件好,农业生产水平一般高于邻县。

林地:潍城无山林,林地为苗圃、果园和道路。田间、厂区绿化林带,面积为492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8%。

牧草地:面积172亩,主要在西郊公社的徐家村东。

未利用土地:面积约10922亩。主要在符山、大柳树等乡镇的丘陵荒地和砂地。

矿产资源

潍城区地域小,矿产资源仅在境内西南部的符山、望留、大柳树三镇,蕴藏有石灰石、膨润土、煤炭和蓝宝石。除石灰石外,其他藏量不大。膨润土矿在望留镇符山东麓,藏量在100万吨以上。石墨矿在望留镇符山东麓前韩、西安村附近。石灰石矿分布在符山镇西部,为市区水泥厂的原料基地。煤炭矿在杏埠乡,与昌乐县朱留店煤田毗邻。蓝宝石在大柳树镇附近,尚未开采。

植物资源

潍城区林果树种多达135种。其中用材树以泡桐、杨树、刺槐、柳、榆、椿、松为主。区内有药用植物45种,以车前子、枸杞、半夏、苍耳、远志、地丁、蒲公英、薄荷、括娄、山枣、英服子为多。其中车前子最为著名。

动物资源

潍城区野生动物中哺乳类有狐狸、鼬鼠、兔、田鼠、獾、蝙蝠等;鸟类有鹰、鹞、燕、莺、麻雀、乌鸦、鹊雀、鹌鹑、鹁鸽、布谷鸟、啄木鸟等,爬行类有壁虎、蜥蜴、蛇等,两栖类有蛙(田鸡)、蟾蜍(癞蛤蟆)等;昆虫类有蚕、蜂、蝶、蝉、蚁、木虻(蚰蠓)、蚊、蝇、萤、螳螂、蛴螬、蚱蜢、蝼蛄、蜘蛛、蝎子等。野生动物中,天敌资源比较丰富,麻雀、鹊雀、啄木鸟、家燕、蝙蝠、青蛙、蟾蜍和壁虎,都有较强的食杀害虫能力。害虫多达78种,以瓢虫、赤眼蜂、大草蛉、叶色草蛉、历寄蝇、食蚜蝇为多。

人口

2017年,潍城区户籍总人口35.98万人、常住总人口42.9万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52136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15118人相比,十年增加106250人,增长25.6%,年平均增长率为2.31%。

潍城区

经济

综述

2018年,潍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7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3亿元,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到28.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0.1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4%。

2020年,潍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48.31亿元,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33亿元,增长6%。

第一产业

2017年,潍城区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创省、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各1家,新创“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畜产品3个,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家,开通国内首条对流铁路冷链班列。瑞福油脂崔字牌小磨香油被商务部赋予全国农商互联电商第一试验码,并为“2017全国农商互联大会”提供观摩现场,全区赋码产品达到8种120个品类。实施潍县萝卜品牌提升战略,建成仲起萝卜示范园,全区萝卜种植合作社达到23家。投资112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333公顷土地治理及产业化发展项目全面完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8家,铁皮石斛科技文化产业园种植面积达到33公顷,实现从种植、保健产品深加工到网上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完成1个省级森林镇、2个省级森林村、2个市级森林村建设,完成造林1300亩。

第二产业

2017年,潍城区市级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授牌落户,1家公司被列入国家2017年“民参军”企业推荐目录。投资3.5亿元的节能环保科技园区研发楼及车间主体封顶,新签约落户9个项目。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个,完成投资42亿元,24个项目竣工投产。1家公司列入全省首批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新增物流设施面积24万平方米,物流业完成投资增长48%,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6%。潍坊国家广告产业园列入首批国家级广告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第三产业

旅游业

2017年,潍城区休闲观光农业面积达到867公顷,星级农家乐发展到36家。

金融业

截至2017年末,潍城区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02亿元和308亿元。新引进落户北京银行、都邦财险等金融机构16家,全区独立纳税金融机构达到52家,全年实现税收1.7亿元。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25家,上市挂牌企业达到50家,10家企业获得省直投基金股权投资2600万元。

交通运输

潍城区境内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国道、省道及市区公路纵横交错。北距潍坊港50千米,南距潍坊机场5千米,东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00千米,西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50千米,距青岛海港、烟台海港、日照海港都在200千米以内。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7年,潍城区落户光电芯片研究院等一批技术中心和研发平台;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完成专利申请638件、专利授权449件。

教育事业

2018年,潍城区新招考教师53名,全面完成“大班额”破解任务。投资2700万元,完成8处幼儿园新改扩建,新增学位1500个。启动利昌学校项目建设。潍坊三中被确定为全国唯一一所“红领巾奖章”中学试点单位。

文体事业

2017年,潍城区投资100余万元,为51个村安装健身器材,全区城市社区和农村健身器材普及率达到100%。改造提升5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放映公益电影2028场。

卫生事业

2018年,潍城区市人民医院潍城院区开工建设,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浮烟山院区投入运行。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被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被授予“山东省健康促进区”称号。

潍城区

社会保障

2017年,潍城区扶持总投资2.8亿元的颐盛德养老服务中心,建成2处综合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财政保障资金2179万元,救助城乡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众7916名。募集社会慈善资金418.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7902人次。

劳动就业

2018年,潍城区发放“鸢都创业证”1914个,新增参与创业活动6164人,新增城镇就业4544人,累计安置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648人。为282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77万元,为794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金393.46万元。

环境保护

2018年,潍城区关停取缔环境污染企业1350家、改造升级248家。完成西部热源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全区煤炭消费下降23.5%。4条河道及6座水库全部建立三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完善农田林网1万亩,完成造林984.5亩,新改建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

安全生产

2018年,潍城区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实名制”监管模式,开展安全生产“大快严”集中行动、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重点企业基本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生产事故率下降57.1%,完成350家“明厨亮灶”餐饮单位建设。

平安建设

2018年,潍城区投资5280万元,建设视频解析中心和高空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工程,接入视频监控1.5万路,全区110警情连续五年下降,被评为全市2018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历史文化

音乐

民间乐器乐曲

清代,县内民间吹打乐器有:手板、磐、钟、机、敔、楹鼓、兆鼓、搏拊、笙、箫、笛、埙、篪、风箫、管龠。乐谱有:《春仲箫、埙篪谱》、《秋仲箫、埙篪谱》、《春仲笛笙谱》、《秋仲笛笙谱》、《春仲钟磐风箫谱》、《秋仲钟磐风箫谱》,鼓节有《昭平之章》。上述乐器、曲谱多用于春秋两季祭孔活动。民国时期,县内流行的吹奏乐:唢呐、笛笙、箫管;打击乐:板、鼓、锣钹、木鱼等;弹拨乐:三弦、琵琶、阮;弦乐主要有:板胡、京胡、二胡、坠琴。民间乐班多用吹奏乐和打击乐,极少用弹弦乐器。吹奏的乐曲有《梅花三弄》、《状元游街》、《将军令》、《苏武牧羊》、《送情郎》、《乐江园》、《哭长城》、《哭皇天》。

古琴演奏

南宋时,寄居北海(潍县)玉清宫(北宫)的道教大师丘处机的古琴演奏名噪一时,并抄录整理顺和真人马丹阳所创的《马丹阳琴曲》。后将琴艺传给玉清宫创建人清和大师尹志平。明代潍县拔贡于养盛,曾任陕西省宜川知县,自幼爱好古琴成癖,常在林下“古调独弹”。清代潍县古琴演奏已成风气,著名琴家有陈黻、陈鸿飞、徐琼林、陈子饰、陈介生、王石经等,王曙、孙宪坡等的古琴演奏亦有好评。陈子饰曾藏有唐代雷海青制作、杨贵妃弹用的古琴“九霄环佩”,视为传家之宝。其斋号为“宝琴楼”。解放后,陈家后裔于1951年捐献给市博物馆。1957年9月该琴调省博物馆,现存故宫博物馆。

舞蹈

耍龙灯

潍县龙灯历史悠久,清末及民国时期,以城里郭家巷、察院街、撞钟院街,东关后门街、镇武阁街、鱼店街,以及北关大街的龙灯最为著名。龙灯另一组成部分为蜘蛛(引球),系竹扎圆球形,内燃蜡烛,挑以腊杆,演出时1人手执“蜘蛛”引导龙头,追捕攫拿,抑扬宛转,龙身龙尾随之上下翻飞,耍出各种套路。如钻腰、钻尾、压尾、三翻尾、舔鳞、抖鳞、盘头盘尾、四高四矮、回头望月、金盘托月,最后以吐火结束。耍龙灯时,要与其他杂耍灯汇成长列,先是蝴蝶灯。多用十几岁儿童,披发带紫金冠,画脸描眼着彩衣作仙童妆。各持纸扎半面花瓶1对,高与人齐,上画各种花卉图案,题以“人寿年丰”、“花好月圆”等吉祥语。以8人或12人成对,舞蹈歌唱,绕场1周,谓之开四门。每对以等距离站定,另有数小童两臂各缚纸扎蝴蝶翅,两手扇动,往来穿梭于花瓶之间,且歌且舞,配以民乐,谓之“蝶恋花”。还有“四大帅”(鱼鳖虾蟹)“蛤蜊仙”、“白蛇”、“青蛇”、“南极仙翁”、“仙鹤童子”,“葫芦童子”等。再是云彩灯。先由2人高挑纸糊日月形灯,写日、月2字,以较大儿童持扎糊而成的云彩2朵,往来舞蹈,且舞且歌,配以唢呐五吹三打,奏军中得胜之乐,再后则出现大龙,谓之“云从龙”。

跑旱船

在扎糊的船中立一青年扮作乘船妇女,做两条假腿,脚摆在船上,船两边系一布带背在肩上,而以两手提船旁行走。船的下边以布连接到地,水脚画作飘荡形。另一毡笠短衣、戴假胡子的持篙扮作艄公,配以笛箫等音乐,艄公须具有戏剧式的步伐,时而急湍如覆,令人惊心骇目,时而中流稳渡,令人心旷神怡。舞姿优美动人。

踩高跷

人数或多或少,脚踩高跷扮演武家坡、打渔杀家等剧目,或神话传说中各种人物故事,或作捕蝴蝶等精彩表演。其中有练武功的能带高跷打劈叉,博得观众喝彩。

其他还有狮子舞、推车子、跑毛驴等民间舞蹈活动。

曲艺

清末民初,到抗日战争前夕,是潍城曲艺活动极盛时期。有评词、鼓书、梅花调、莲花落、山东快书、琴书等十几个曲种,抗日战争期间集市萧条,曲艺艺人濒临绝境。解放后,文化部门教育帮助老艺人,提倡说新唱新,又培养曲艺新演员,组织“乌兰牧骑”式曲艺演出队伍。“文化大革命”中曲艺队伍解散。

沙摊说书场

潍县城东门外白浪河沙滩,是集市贸易中心,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前,民间曲艺艺人在此设摊说书,有时多达20余家。场地设备简陋,仅1桌1凳,或搭凉棚,听书人席地而座。潍县著名说书艺人陈柱(约1886至1926年)。自幼饱受封建势力压迫歧视,他将当时旧社会黑暗现象编词说书,予以揭露和控诉。

快活林曲艺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潍县城开辟南坝崖街,邑人张东山买下了“白狼庙”对过“铁牛”上边一块地皮,盖一酒馆,取名”快活林”。为了招揽生意,请曲艺艺人在酒馆演唱。一经演唱,听众满门,张东山见此情景,遂将酒馆停业,专营曲艺场,生意越来越好。因此又有人在附近办起“群仙茶社”、“富贵茶社”,而潍城人们都把这一带总称为“快活林”。

“快活林”各家曲艺场所演曲种主要有:“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京韵大鼓”。演唱时间较长的演员有王太祥、王来红、刘汉臣、花佩君、花筱琴、赵进才、马大脚、马艳浓、白玉兰、苏凤云、喜彩玲等。

地方戏曲

潍县梆子是河北梆子与当地方言和民歌相结合形成的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远在京剧传入潍城以前,潍县梆子已在当地十分活跃。俗称潍县梆子的演出为“演大戏”,其演出场面、行头与后来传入的京戏大致相同。至清光绪年间,潍县就有好几个戏班,较为著名的有庄刘三的“二十里堡”班,孙崇勉的“姚官庄”班,及稍后的“四喜”班(这是潍县梆子的四喜班)。演出的剧目有:《王宝钏》、《穆桂英》、《天仙配》、《夫妻乐》。潍县梆子的发展兴盛,也出现比较著名的演员,如金禄、郭佃阳等。

潍县梆子除上演大戏外,还有一些流行的小调和曲牌,如小调之一《审青羊》,流行甚广,其中用了“三季梅”、“二梆”、“一串铃”、“四大腔”、“垫板”、“闪板”、“十三嗨”等多种曲牌。到清末,潍县梆子逐渐被京剧代替。

风景名胜

人民公园

始建于1951年,原为以观赏动植物为主、封闭式管理的市级公园。200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人民公园进行改造。改造后的人民公园占地13公顷,分三个出入口(南出入口、北出入口、西出入口)、两条景观带(园中溪流景观带、沿河景观带)、两个园中园(中式园与西式园),共十二个景区,主要有:叠翠、天趣园、明心岛、自在洲、枫林、流沙、慕容台、云城、听香屋、春之景区、归真园、谊园等。为一处寓休闲、娱乐、健身、观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市级公园。

城隍庙

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城隍庙街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祝茂、县丞张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郑板桥又倡捐大修,并于庙前添建戏楼一座。庙设正殿、寝宫、两穿(侧)廊、两庑、过厅等。正殿内有城隍爷泥塑,悬郑板桥书“惟德是辅”大匾。正殿后是寝宫,有城隍爷木雕像,厢房内塑城隍奶奶卧像。正殿前为过厅和甬道,另有东西两穿廊及两庑,两庑内有传说中的十殿阎罗王等塑像。院内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永禁烟行经记》碑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新修城隍庙》碑,碑文皆为郑板桥书。1980年,城隍庙被定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城隍庙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味蕖故居

“疏园”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东风西街与向阳路交叉口以西街南。1992年4月,潍城区政府在此按旧日风貌建成郭味蕖故居陈列馆。“疏园”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南北两处院落、瓦房17间。北院正中立有郭味蕖半身铜像,正房悬挂齐白石篆书“知鱼堂”匾额,西侧有郭味蕖所建“爱竹茅堂”画室,院内腊梅、丁香为其亲手所植。南院西侧有荷塘,池边紫荆、迎春、百合等繁花似锦。南屋5间常年展出郭味蕖数十幅代表作,东屋陈列着国内外书画名家馈赠的数十幅书画精品。2006年12月,郭味渠故居“疏园”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印楼

位于陈介祺故居内。陈介祺故居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增福堂街东首以北、芙蓉街北首西侧,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居潍时旧宅,规模占地约1万平方米,现仅存东楼及南北两座大厅。东楼即闻名海内外的万印楼,是陈介祺收藏文物和研读著录之用房,因藏有夏、商、周三代及秦汉古印7000余方,故其楼被命名为“万印楼”。因藏有商、周古钟11件,故取其整数将其书斋命名为“十钟山房”。万印楼为两层,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砖木结构,上下各5楹,坐东朝西,底层明间辟门,上层洞开圆窗。1992年,万印楼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设立陈介祺故居陈列馆。

十笏园

坐落在潍城区城关街道胡家牌坊街北侧。原址是明嘉靖年间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顺治年间彰德知府陈兆鸾、道光年间直隶布政使郭熊飞曾在此居住。后被清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私人花园。“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所执的狭长形手板,多为竹、玉或象牙材质。丁氏在《十笏园记》解释:“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1988年,十笏园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潍坊十笏园博物馆成立,馆址设在十笏园内。

地方特产

仿古青铜器

潍城仿古青铜器工艺始于清代中叶,金石学家陈介祺与城南大胥家农民胥伦,采用拨蜡翻砂法,仿制古代青铜器制品,属特种工艺的艺术欣赏品。潍城仿古青铜工艺主要仿制商、周时期的出土青铜器珍品,能保持原物的风貌神采,锈迹斑斑,足以乱真,仿古铜产品主要有各种爵、鼎、卣、炉、佛像、禽兽、人物等。老潍县仿古铜的极盛时期在民国前期,作坊店铺有20余家。

布玩具

布玩具是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很早以前,广大乡村妇女就常常缝制一些活泼的禽兽花卉和生活用品,来美化生活和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后来,这种民间工艺逐渐商品化。布玩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是一个受各国喜爱的民间传统艺术。布玩具品类繁多,工艺精巧。它将形、色、情、意、融为一体,构思新奇,夸张合理,具有对比鲜明、造型生动逼真等特点。它是用彩色丝绸、绢缎、绒布、皮毛、彩线、金银线、空心珠等,经过复杂细致的手工劳动,精心缝制而成。1973年布玩具打入国际市场,填补了山东口岸民间布玩具出口的空白。

小磨香油

潍城小磨香油的生产始于明代初年,有600余年历史。大部分磨油户集中在于河镇崔家村。崔家小磨香油以芝麻为原料,工艺严谨,产品色香味俱佳,被誉为“天下第一香”。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曾赋诗称赞:“十里郊野满城香,举目远眺于水长,神工鬼磨五百载,正宗芳味崔家庄。”明朝永乐六年(1408年),崔氏先祖崔泽世,以铁锅将芝麻炒熟,以石磨磨制出酱胚,用水将酱胚中的芝麻油代换出来。这种生产工艺被称为“水代法”,生产出为的崔字牌芝麻油具有浓厚绵长的香味,崔字牌小磨香油也由此而来。崔字牌为中华老字号,崔字香油传统技艺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天锅

潍坊朝天锅是一道传统名菜,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早市。当时潍县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锅内煮着猪下货、肉丸子、豆腐干等。汤沸肉烂,顾客围锅而坐,由掌锅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等,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然后,根据顾客要求,把肠、肚等切碎,放在饼上,捏上细盐,卷成火筒状,送到顾客手中。

潍县青萝卜

潍县萝卜又称潍坊萝卜,是山东省著名萝卜优良品种,俗称高脚青或潍县青萝卜,因原产于山东潍县而得名,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潍县萝卜皮色深绿,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具有浓郁独特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地域特点,是享誉国内外的名特优地方品种。素有“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县萝卜皮”之说。2006年09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潍县萝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潍城肉火烧

与潍坊其他的传统食品相比,肉火烧的历史并不长。最早的肉火烧应该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平时普通人家很少吃到,兴起于1972年以后。那时,没有个人开的肉火烧铺,大多由当地有条件的居民委员会兴办,是当地各国营饭店的代经营网点。最早的城隍庙肉火烧挂“红旗街(即城隍庙街)居委会火烧代营点”的白色小牌子。1979年后,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普通民众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肉火烧也由“贵族食品”逐渐成为一种普通的早点。

小麻叶大白菜

小麻叶大白菜是潍城大白菜优良品种,清代乾隆年间已有栽培,有300年的栽培历史。以城南小庄子地片所产为最佳。该品种抗寒性强、耐贮藏,是居民冬季的主食蔬菜之一,熬、炒、炖、腌渍、凉拌皆宜。用清水炖食,汤呈乳白色,俗称“奶汤白菜”,味道清香,受到消费者喜爱。

仿古国画

潍坊仿古国画产品1973年由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首创。1974年批量生产,成为70年代山东省特艺类较大商品之一。仿古国画分纸本、绢本、装裱3种,题材以山水、花鸟、人物为多。1974—1978年产品全部出口。1978年以后,转向绢面国画屏风生产,品种有四扇屏、六扇坐屏、台屏等。1982年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又创鎏金填彩屏,并于1986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潍城鸡鸭和乐

和乐是潍坊传统名吃,据说起源于山西、陕西,后经北京传至潍坊,由历史上的“河漏”演变而来。“河漏”是用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本是农家日常食品。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期谐音取名“和乐”,因卤子以鸡鸭为主,遂名“鸡鸭和乐”,佐料齐全、味美汤鲜。1997年鸡鸭和乐被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分别评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

所获荣誉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90。

潍城区

2020年7月,山东省政府通报表彰2019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潍城区获得“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著名人物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箐斋,金石家,潍城区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5年中进士。

王之翰(1819—1884),字次屏,号湘筠,清末教育家、书法家,潍城区人。

曹鸿勋(1846.2.3—1910.9.9),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清光绪丙子状元。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

王寿彭(1875.4—1929.7),字次篯,清末状元,山东大学创始人,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人。

杨祖德(1880—1919),字子荫,山东潍坊人,日本士官学校三期辎重科生。曾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辎重科长、保定军校教育长等,陆军少将。

宋伯行(1892—1928),名孟宣,以字行,早期中共党员,中共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潍城区人。

丁锡田(1893—1941),字卓干,号稼民,文人,潍城区人。致力于古文和舆地学的研讨。

裴昌会(1896.10.23—1992.3.23),字同野,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爱国起义将领。

郭味蕖(1906—1971),名忻,号字行,国画艺术家,潍城区郭宅街人。1959年后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