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古称秦州、上邽,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末,辖2个区、5个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 截至2021年,天水市常住人口为295.65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为750.33亿元。 

天水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南部、秦岭西段、渭水中游,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截至2019年,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有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普通高校5所。 

天水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有“羲皇故里”之称。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截至2020年10月,天水市有文物保护单位470处,其中国家级17处、省级54处。

中文名

天水

外文名

Tianshui

别名

上邽、成纪、秦州

行政区划代码

620500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甘肃省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东南部

面积

1.4325万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

2区5县

政府驻地

秦州区民主西路34号

电话区号

0938

邮政区码

741000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著名景点

麦积山石窟,伏羲庙,南郭寺,大地湾遗址,水帘洞

机场

天水麦积山机场,天水中梁机场

火车站

天水站,天水南站

车牌代码

甘E

人口

2984659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方言

中原官话陇中片和秦陇片

地区生产总值

666.90亿元(2020年)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天水市古为“邽县”。邽县原本是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公元前221,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时,上邽是陇西郡中一县。汉武帝时,置天水郡,上邽是其中一县,区划是今市区西南。

天水郡称呼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

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据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

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

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

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建制沿革

天水在夏、商时期属雍州,周孝王十二年(公元前九世纪)赢非子在秦池(今张家川县城南一带)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号赢秦。秦即后世的秦亭,是天水市辖区见于史籍的最早地名。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灭邽戎、冀戎,置邽(今城区)、冀(今甘谷县东)二县,这是中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两个县级建置。秦昭王二十八年(279年),设陇西郡。郡县制在今辖区确立。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从陇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从此有“天水”的名称。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一度设秦州。因秦邑而得名,从此有“秦州”的名称。

西晋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秦州正式设立,今辖大部分由秦州天水郡辖。南北朝因亡。

隋唐时,实行州县二级制,秦州地域缩小,地域和今辖区大体相当。元代,秦州辖成纪、秦安、清水3县。

明代,秦州辖秦安、清水、礼县3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直隶甘肃省,辖秦安、清水、两当、徽县、礼县5县。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北洋政府推行省、县二级制,暂存道制。巩秦阶道改称陇南道。撤秦州设天水县。民国三年1月,宁远县改称武山县。6月,陇南道改称渭川道,辖14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渭川道改称渭川行政区。不久,撤销行政芪,实行纯粹的省县二级制。民国18年(1929年),伏羌县改名甘谷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次年,改称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10县。

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成立,辖天水、甘谷、武山、徽县、两当、通渭、秦安、清水8县。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

1950年2月,析天水县置天水市,以城区为其行政区域。5月25日,平凉专区析出庄浪县划归天水专区;撤销岷县专区,所属陇西、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秦安、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庄浪、陇西、通渭11县,81个区公所,614个乡。

1952年,天水专区辖91个区公所,635个乡。1953年7月6日,张家川自治区成立(1955年10月改称县)。同年底,天水专区辖1市12县887个乡。

1956年1月,天水专区的陇西县、通渭县划归定西专区,武都专区的礼县、西和、成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的庄浪县划归平凉专区。同年底,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秦安、礼县、西和、成县、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张家川12县,67个区,531个乡,9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4月4日,撤销两当并入徽县。4月8日,撤销武都专区,所辖宕昌、文县、武都、康县、岷县5县划归天水专区。9月5日,撤销西和县、礼县,合并成立西礼县。撤销徽县、成县,合并成立徽成县。12月16日,天水专区的岷县划归定西专区。12月20日,撤销天水县划归天水市。撤销甘谷县,甘谷、漳县、武山合并成立武山县。撤销张家川县和清水县,合并成立清水回族自治县。同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秦安、清水、武山、西礼、徽成、武都、文县8县。129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

1961年11月15日,恢复武都专区。原划归天水专区的武都、宕昌、康县、成县、文县仍划归武都专区。12月15日,恢复天水、甘谷、漳县、两当、西和、礼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漳县划归临洮专区。至年底,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西和、礼县、徽县、两当、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等10个县,60个区,440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

1963年10月23日,撤销临洮专区,将其所属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1市11县,482个人民公社,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改为天水地区,辖1市11县,223个人民公社,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1980年,天水地区辖1市11县,232公社,5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983年,政社分设,改社为乡。

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原属天水地区的西和、礼县、徽县、两当4县划归新成立的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新设秦城、北道2区。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138个乡,11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

1992年5月30日,武山县鸳鸯乡改为鸳鸯镇。

1998年11月16日,北道区甘泉乡改为甘泉镇。

至2002年底,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40个镇,109个乡,11个街道办事处。

2005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秦城区、北道区更名为秦州区、麦积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10月,天水市下辖

辖区:秦州区、麦积区2个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个县。

街道社区:下辖78个镇,35个乡,10个街道。

市人民政府驻地:秦州区民主西路34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区域范围为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面积1167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

南部地区面积265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总面积143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天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最高峰天爷梁,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

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

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

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

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

气候情况

天水深居西北内陆,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海拔平均1100米,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185天左右,年降水量500-6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10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天气温很少低于零下十度,夏天气温超过30度的日子也不是很多,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3]

水文情况

天水市境内渭河流长约280千米,沿河接纳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耤(藉)河、颖川河、东柯河、牛头河。还有嘉陵江支流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等。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天水市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5.5%。

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小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星叶草、杜仲、银杏、大白红杉、大果青杆、金钱松、小白树、水青树;三级保护的有秦岭冷杉、庙台槭、穗花杉、华榛、领椿木、胡桃楸、獐子松、青檀等。

野生药用植物660多种,其中常用药220多种。

野生动物有30多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的有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

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马鸡、红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

矿产资源

天水市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铁、锰、铜、铅、锌、银、钼、钨、镍、镁、白云岩、蛇纹岩、透辉石、地热等40多个,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多处。

另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矿化点、物化探异常区。

区域内已探明的成矿带有:武山温泉—秦州李子园钼金铜铅成矿带、武山新庄里—竹子沟—寨沟金铜铅锌成矿带、麦积区党川—利桥一带金铜成矿带。

秦安八盘山—清水后山里金铁铜镍钼铅锌矿带、秦安锁子峡—清水雷神庙钼铁锡锂镁成矿带、张家川陈家庙一带铁铜铅锌等成矿带。

截至2012年,全市共设置探矿权139个,其中,部办证23家,省办证117家,涉及矿种13种,探矿权人68家(地勘单位8家)。

其中金矿90个、铜矿24个、铁矿5个、铅锌矿5个、钼矿5个、银矿3个、锰矿1个、长石1个、大理岩2个、地热2个、萤石矿1个。

全市共设置采矿权240处,其中,省级颁证18家,市级颁证26家,县级颁证196家,涉及矿种16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天水市常住人口336.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2.4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2.29%,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4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天水市常住人口为2984659人。

2019年天水市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

336.89

100

城镇

142.46

42.29

乡村

194.43

57.71

男性

171.14

50.8

女性

165.75

49.2

0-14岁

64.41

19.12

15-64岁

235.42

69.88

65岁及以上

37.06

11

民族

全市有32个民族,主体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4.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9%。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有24.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满族、蒙古族、藏族。

政治

领导干部

市委书记

冯文戈

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国先

副市长

胡志勇

经济

综述

2020年天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6、66.90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6.01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61.82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为379.06亿元,增长5.1%。

2019年,天水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3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91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59.59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358.17亿元,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2:25.2:56.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8819元。

第一产业

天水农业特色鲜明,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农林土特产质优品繁,果品、蔬菜、畜牧产业化程度较高,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秦州樱桃、清水核桃、下曲葡萄、甘谷辣椒、武山韭菜等农产品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生态型、综合性的现代农业高新园区,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前景广阔。

2019年,天水市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3.03万亩。油料播种面积89.56万亩,比上年减少8.8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84.69万亩,增加6.22万亩。中药材播种面积23.11万亩,增加5.61万亩。油料产量11.64万吨,下降3.83%。蔬菜产量200.8万吨,增产8.8%。中药材产量4.79万吨,增产14.96%。水果产量137.87万吨,增产9.18%。

全年粮食产量123.17万吨,比上年增产6.4%。其中小麦产量40.16万吨,增产4.12%;玉米产量53.46万吨,增产5.59%;洋芋产量25.76万吨,增产7.83%。

全年肉类产量5.98万吨,比上年下降1.41%。禽蛋产量1.51万吨,增产2.39%。年末生猪出栏62.66万头,下降4.22%;牛出栏8.57万头,增长6.65%;羊出栏16.62万只,增长6.63%。

第二产业

天水工业基础较好,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数控机床、电子封装测试、中高压开关柜、风动工具、石油钻机电控系统等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装配式建筑、军民融合、航空维修制造、大健康、文化旅游产品制造等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发展,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竞争优势。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0多个县区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项目承载能力较强,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2019年,天水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0.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4亿元,比上年下降17.3%。主营业务收入232.2亿元,增长13.5%。销售产值339.7亿元,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7.5%。

2019年天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高压开关板

0.99万面

-1.7

卷烟

37.31万箱

-3.4

塑料制品

2.86万吨

18.4

中成药

0.06万吨

2

金属切削机床

1859台

56.3

锻压设备

79台

-53.3

轴承

4928万套

1

半导体集成电路

389.86亿块

22.7

电力电缆

277.5公里

-66.9

毛线

391吨

14

水泥

408.79万吨

14.2

2019年,天水市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1个,比上年末增加1个。

第三产业

2019年,天水市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9.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增长9.5%,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

全年公路通车总里程1.4万公里。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597.82万人,比上年增长0.82%;客运周转量24.03亿人公里,增长0.52%。货运量4816.07万吨,增长9.98%;货运周转量84.04亿吨公里,增长10.31%。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01%。快递业务总量1005.55万件,增长18.12%。电信业务总量185.34亿元,增长50%。年末电话用户30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02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250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5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49万户,移动宽带用户96万户。

贸易

2019年,天水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11亿元,比上年增长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1.04亿元,增长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07亿元,增长8.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7.8%,餐饮收入额增长8.7%。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3.8%,烟酒类增长5.2%,金银珠宝类增长6.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5.4%,化妆品类下降6.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4%,中西药品类增长13.1%,石油及其制品类下降5.3%,汽车类下降3.7%。

全年进出口总额38.25亿元,比上年下降10.7%。其中出口23.64亿元,下降4.2%;进口14.61亿元,下降19.5%。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天水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48%。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2.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6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8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1%。

全年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2.7%。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11.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3.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4.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3.6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52.5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0.41%。房屋施工面积970.52万平方米,增长25.6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13.8万平方米,增长27.06%。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265.54万平方米,增长22.0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01.74万平方米,增长34.35%。房屋竣工面积56.93万平方米,增长18.3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8.79万平方米,下降9.39%。商品房销售面积129.72万平方米,增长14.2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3.66万平方米,增长14.66%。

财政金融

2019年,天水市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7.99%。其中税收收入28.44亿元,增长3.4%;非税收入21.92亿元,增长14.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1.41亿元,增长6.8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80.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8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80.92亿元,增长12.87%。

2019年天水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年末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4808600

10.87

1.住户存款

10536055

11.84

2.非金融企业存款

2951804

4.62

3.广义政府存款

1133893

13.73

4.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184623

59.8

5.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

1595

-99.84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10809189

12.87

住户贷款

4101990

10.63

1.短期贷款

1269729

2.94

2.中长期贷款

2832262

14.46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6707199

14.28

1.短期贷款

1972213

0.7

2.中长期贷款

4733.71

21.13

3.票据融资

1914

-39.19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3.28%。其中财险收入8.56亿元,增长11.63%;寿险收入22.38亿元,增长28.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9年,天水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包括电大),在校学生4.6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2所,在校学生2.14万人;普通中小学校847所(不包括1265个小学教学点,其中高中44所),在校学生46.49万人(其中高中8.0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

科学技术

2019年,天水市共组织实施市级及以上科技项目411项,其中省列科技计划项目80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109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重点实验室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10月,天水市有文物保护单位47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

2019年,天水市全年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24个,文化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3个,公共图书馆8个,各类藏书92万册,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8%和99.6%,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万户。

2019年,天水纪信祠、武山圣寿寺、甘谷毛家坪、张家川河峪摩崖石刻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巷街区等6个街区获批全省历史文化街区,工业博物馆主体完工

体育事业

2019年,天水市市共有全民健身点265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约150万人,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8枚、银牌61枚、铜牌41枚。市体育中心、麦积区体育馆、武山县体育馆、秦安县体育馆投入使用。

医疗卫生

2019年末,天水市共有卫生机构3413个(包含诊所424个)。其中医院119个,卫生院13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5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5万人(含村卫生室卫生员)。其中执业医师(助理)5991人,注册护士8458人。床位2.01万张。年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

2019年,天水市新建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1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达到95.23%,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市中心血站、清水县医院、张家川县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全市264家定点医院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

基础建设

2019年,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建成通水。秦州大道、麦积山大道、东柯大道、310国道升级改造、天定高速藉口出口、洛门至水帘洞景区旅游公路等项目建成通车,有轨电车示范线一期工程开始联调联试,宝兰高铁天水东岔站投入使用。静天高速天水段、曲溪城乡供水等项目开工建设。

新改建农村公路1167.4公里,其中张家川县投资5亿多元,建设各类道路121条617公里。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91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50平方公里,新修梯田10万亩、堤防61.2公里,疏浚治理河道165公里。新改建农村卫生公厕1856个、户用卫生厕所6.81万座,累计建成乡镇生活垃圾焚烧站15座,新建生活垃圾收集站130座、生活垃圾填埋场4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4个,创建“清洁村庄”604个、市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23个,秦州区平南镇苏湾村被命名为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改造成纪大道西路、藉河北路、合作路、安居路、泉湖路等城区主次干道13.56万平方米,新改建城区公厕21座、旅游厕所68座,新建城区天桥5座、藉河跨河大桥连接藉河风情线便桥3处,新增公共绿地18万平方米。加装老旧小区电梯50部,建成社区市场4个。新建停车位3120个,天水湖立体停车库建成使用。

完成营造林42.9万亩,通道绿化1225公里,义务植树834万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同比增加22天;8个国考省考断面、5个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和9处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淘汰治理燃煤锅炉51台128蒸吨。

2020年4月27日,国务院同意在天水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末,天水市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人数分别为37.8万人、13.51万人、27.86万人、17.38万人和18.28万人。离退休人员14.18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9.61亿元。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4.6%。共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06万户、5.08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2.58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13万户、24.22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4.9亿元。农村临时救助19.38万人次。

2019年,天水市减贫12.95万人,退出贫困村523个,贫困人口减少到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8%,全年投入各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5.08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1.6万套(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448户227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18%,待遇发放率100%。发放各类民政救助金12.1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7327.94万元。发展扶贫车间198家,建成贫困村果蔬保鲜库119座。落实农村“八大员”公益性岗位18522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点、行政村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实现全覆盖。完成64处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了108.12万人的饮水不稳定问题。“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的10749户建档立卡户全部搬迁入住,3337户四类重点对象和259户新排查农村危房户全部改造完成。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落实各类帮扶资金3.13亿元,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投入资金1772.5万元。“消费扶贫”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3.47亿元,居全省第一。开办保险品种29个,参保农户达到27.67万户。完成“三改一补”40351户,办结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信访投诉问题250件。

2019年,省列10项、市列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21%。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3%。

交通运输

综述

天水区位优势明显,随着高速公路、环城新干线、机场等的构建完善,天水市与西安、兰州等核心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战略支点地位不断凸显,截至“十三五”末,市区与县区之间实现了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4个县区通高速,73.5%的乡镇通国省道,113个乡镇和2491个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公路

2019年,天水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4万公里。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597.82万人,比上年增长0.82%;客运周转量24.03亿人公里,增长0.52%。货运量4816.07万吨,增长9.98%;货运周转量84.04亿吨公里,增长10.31%。

天水市主要公路(截至2020年10月):连霍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310国道、316国道、天平高速公路(在建)。

铁路

天水市主要铁路(截至2020年10月):陇海铁路、天平铁路、宝兰客运专线。

航空

截至2020年10月,天水机场开通了直飞天津、杭州、南京、重庆、西安5条航线,开通了经西安往返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班。

天水新机场迁建工程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建设跑道长3200米、宽45米,新建航站楼7000平方米,站坪停机位4个。

轨道交通

天水市轨道交通共规划三条线路,全长96.87公里,规划实施期截至2035年。2020年5月1日,天水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一期)开通试运营,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开通运营的首条有轨电车线路。[4]

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一期)线路全长12.9公里,沿渭河、藉河间穿城而过,共设12座车站;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二期)线路全长21.597公里,共设置车站19座,建设期3年。车站立面融入“龙图腾”、“伏羲文化”、“麦积山”等元素,车站主体外观颜色以“中国红”为主。节能型有轨电车外观模拟了“神龙”出没时的金光流动和整体形态。

历史文化

伏羲文化

五千多年前出现的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源头。传说伏羲皇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创八卦,别姓氏,倡导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龙文化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文化是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我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最早的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是黄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于约距今4800至60000年。

石窟文化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位于天水东南约30公里山中。据文献记载,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成为中国著名石窟群之一。

先秦文化

天水是秦国的发祥地,秦人先祖赢非子在此牧马有功,于公元前890年被周孝王封邑于秦亭,即今天水一带,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壮大,于公元前762年东迁陕西关中一带,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秦人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于公元前688年在我市的清水、甘谷两地建立了邽县和冀县,这是我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县。秦国早期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甘肃天水一带。

三国文化

三国时期,天水处于蜀魏交锋的前沿,境内有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多处。

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维等故事,都发生在天水。街亭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东北100公里处的秦安县陇城镇,出土有“乱骨堆”、“大营”、“常营”、“万人坟”等战争遗存,并有弩机、马刺等遗物。

风景名胜

天水旅游资源富集,是天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20年10月,全市有旅游景区景点228处,其中5A级1处、4A级7处。明代建筑伏羲庙和伏羲创画八卦遗址卦台山,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麦积山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5A级旅游景区,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石窟艺术走廊”,天水的山、水、林、泉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与城、寺、观、阁等丰富的人文资源交相辉映,是旅游休闲的理想胜地。

2019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48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302.8亿元,增长21%。其中接待外国游客5919人次,接待港澳台同胞7000人次。

2015年天水市旅游景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7个)

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甘谷大象山、武山水帘洞景区、秦安县凤山景区、张家川回乡风情园景区

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

清水温泉度假村、武山木梯寺景区、武山卧牛山景区

城市荣誉

2013年10月,第四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暨2013中国优秀民族节庆,天水市以成功举办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获“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奖。 

2017年12月,入围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年4月,入选“2018畅游中国100城”。 

2019年11月,“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发布,天水排名第56。

2020年10月,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5]

2020年12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6月,入选2021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 

2021年12月,被国家民委评选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12月,入选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2年4月,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天水市位列地级以上提名城市全国第十三名,甘肃省第一名。 

2022年4月,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2022年,入选甘肃省首批试点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