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构函数(destructor) 与构造函数相反,当对象结束其生命周期,如对象所在的函数已调用完毕时,系统自动执行析构函数。析构函数往往用来做“清理善后” 的工作(例如在建立对象时用new开辟了一片内存空间,delete会自动调用析构函数后释放内存)。

在执行析构函数的主体,且销毁在主体内分配的自动对象后,类的析构函数将调用类中所有直接成员的析构函数。数据成员按其构造的相反顺序被销毁

中文名

析构函数

外文名

destructor

别名

构造函数

相 反

构造函数

目 的

清理善后” 的工作

命 名

与类名相同、在前面加位取反符~

应用学科

计算机科学

函数介绍

与构造函数相反,当对象结束其生命周期,如对象所在的函数已调用完毕时,系统会自动执行析构函数。以C++语言为例:析构函数名也应与类名相同,只是在函数名前面加一个位取反符~,例如~stud( ),以区别于构造函数。它不能带任何参数,也没有返回值(包括void类型)。只能有一个析构函数,不能重载。如果用户没有编写析构函数,编译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缺省的析构函数(即使自定义了析构函数,编译器也总是会为我们合成一个析构函数,并且如果自定义了析构函数,编译器在执行时会先调用自定义的析构函数再调用合成的析构函数),它也不进行任何操作。所以许多简单的类中没有用显式的析构函数。

函数定义

C++当中的析构函数格式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class <类名>

{

     public:

       ~<类名>();

};

<类名>::~<类名>()

{

    //函数体

}

如以下定义是合法的:

1

2

3

4

5

6

7

8

9

class T

{

   public:

    ~T();

};

    T::~T()

{

    //函数体

}

当程序中没有析构函数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以下析构函数:

<类名>::~<类名>(){},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函数作用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析构函数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

{

    public:

     ~T(){cout<<"析构函数被调用。";} //为了简洁,函数体可以直接写在定义的后面,此时函数为内联函数

};

int main()

{

     T *t=new T();//建立一个T类的指针对象t

     delete t;

     cin.get();

};

最后输出:

析构函数被调用。

cin.get() 表示从键盘读入一个字符,为了让我们能够看得清楚结果。当然,析构函数也可以显式的调用,如 (*t).~T(); 也是合法的。

程序实例

c++语言程序

包含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C++程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tud//声明一个类

{

    private://私有部分

        int num;

        char name[10];

        char sex;

    public://公用部分

        stud(int n,const char nam[],char s)//构造函数

        {

            num = n;

            strcpy(name, nam);

            sex = s;

        }

         

        ~stud() //析构函数

        {

            cout<<"stud has been destructed!"<<endl;//通过输出提示告诉我们析构函数确实被调用了

        }

 

    void display()//成员函数,输出对象的数据

    {

        cout<<"num:"<<num<<endl;

        cout<<"name:"<<name<<endl;

        cout<<"sex:"<<sex<<endl;

    }

};

int main()

{

    stud stud1(10010, "Wang-li", 'f'), stud2(10011, "Zhang-fun", 'm');//建立两个对象

    stud1.display();//输出学生1的数据

    stud2.display();//输出学生2的数据

    return 0;

}//主函数结束的同时,对象stud1,stud2均应被“清理”,而清理就是通过调用了析构函数实现的。

 

/**********************

输出结果:

num:10010

name:Wang-li

sex:f

num:10011

name:Zhang-fun

sex:m

stud has been destructed!

stud has been destructed!

***********************/

把类的声明放在main函数之前,它的作用域是全局的。这样做可以使main函数更简练一些。在main函数中定义了两个对象并且给出了初值,然后输出两个学生的数据。当主函数结束时调用析构函数,输出stud has been destructe!。值得注意的是,真正实用的析构函数一般是不含有输出信息的。

在本程序中,成员函数是在类中定义的,如果成员函数的数目很多以及函数的长度很长,类的声明就会占很大的篇幅,不利于阅读程序。而且为了隐藏实现,一般是有必要将类的声明和实现(具体方法代码)分开编写的,这也是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即可以在类的外面定义成员函数,而在类中只用函数的原型作声明。

Python语言程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user/bin/python

#-*-coding:UTF-8-*-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 兼容python2.x和python3.x的print语句

 

class Fruit(object):

    def __init__(self,color):# 初始化属性__color

        self.__color = color

        print(self.__color)

 

    def __del__(self):# 析构函数

        self.__color = ""

        print("free...")

     

    def grow(self):

        print("grow...")

 

if __name__=="__main__":

    color = "red"

    fruit = Fruit(color)

    fruit.g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