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名考生家属称“高考答题卡掉包”,官方已介入调查。8月5日,《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掉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一文引发热议。学生家长苏先生介绍,女儿苏小妹查看其名下的答题卡后,坚称并不是其本人所答,目前已在做笔迹鉴定。记者查阅学生余小芳答题卡发现,四科有四个不同的考号,且条形码粗细不一样。8月6日晚,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官方通报称,针对“个别考生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掉包”一事,纪检监察部门正在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中文名

河南高考答题卡事件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河南

时间

2018年7月

事件经过

2018年8月,河南四名考生家长实名举报河南高考,滥用职权高考作弊、高考试卷偷梁换柱。考生家长分别来自郑州市、洛阳市、周口市、商丘市、信阳市等地。多人互不相识,考生家长之一苏洪孩子在重点高中就学,学习严谨,平时600分+估分627分+高考335分,答题卡字迹明显为第二人所为。苏洪先生本职为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感慨自己办案无数,却按照法律法规得不到政府公开信息。

该实名举报中洛阳考生家长杨国强也是一名检察官,四名考生家长联名向河南省纪检委和监察委实名举报河南省招生办公室主任朱玉山等个别人严重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偷梁换柱调包高考试卷,致使河南考生录取无望、大学梦碎。

事件处理

开展调查

2018年8月6日,据苏先生介绍,举报信息已有河南省纪委督办并交办河南省纪委驻河南省教育厅纪检组成立了专案组开展调查。并且,一名河南省纪委监委驻河南省教育厅纪监组的工作人员称,已委托公安部门对其女儿的笔迹进行鉴定。

官方回应

2018年8月6日晚8时许,河南省教育厅针对此事发布情况说明。说明称,高考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今年我省高考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部门全程严格监督,宣传、公安、工信、保密等部门齐抓共管,教育、招生部门精心组织,在考试、评卷、录取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和程序进行,确保高考安全与公平。目前,录取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招办回应

2018年8月7日,河南省招生办公室通过其官网发布《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

高考事关广大考生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政府形象。我省是考生大省、招生大省,今年全省考生98万多人,当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近40万人的高职高专录取工作。对今年的高考招生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部门严格监督,宣传、公安、工信、保密等部门齐抓共管,教育招生部门精心组织,在考试、评卷、录取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和程序进行,确保高考安全与公平。

7月以来,考生家长苏某、杨某以公职人员身份,联名另外两名家长在网络媒体上以实名形式多次发帖,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

在此之前,根据考生反映,省招办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网上评卷,使用机器阅读识别考生个人信息。每张答题卡都由考生本人在开考时核对并粘贴个人信息条形码(为唯一性、一次性使用),同时手写个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作为核对信息。答题卡扫描时,以考场为单位每30份一组扫描识别条形码信息,答题卡正反面均有校验识别信息,与事先存储在电脑里的考场信息相对应,只有识别校验正确机器才能通过,确保了每张答题卡信息对应准确。

当前,鉴于发帖的考生家长已实名向省有关部门举报,省招办正在配合省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将按上级要求向社会公布。

同志们,对今年的高考工作教育部提出了“三无一稳”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零四不”的工作要求,大家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为让河南更加出彩做出应有的贡献。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相信,河南招生考试战线的广大干部有决心、有能力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维护广大考生利益,维护平安高考、阳光招生的河南品牌,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2018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