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鹿蹄草(Pyrola szechuanica H. Andr.),产自四川。生于海拔1400-2700米之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北部。本种为四川特产,其主要特征为:萼片舌形,先端突狭缩成短刺尖头,边缘有细微齿,容易与他种区别。

中文名

四川鹿蹄草

拉丁学名

Pyrola szechuanica H. And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杜鹃花目

鹿蹄草科

亚科

鹿蹄草亚科

鹿蹄草属

分布区域

四川

保护级别

近危(IUCN标准)

形态特征

常绿草本状小半灌木,高15-25(-30)厘米;根茎细长,横生,斜升,有分枝。[1]

叶3-7,聚生在茎下部3一4厘米处,互生或近对生,薄革质,宽卵形或卵形或宽椭圆形,长4-5(-6)厘米,宽(3.5-)4-5(-6.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近圆形或近心形,上面绿色,稍有光泽,下面色稍淡,边缘有疏腺齿;叶柄长6-7.5厘米。

花葶稍粗,直径2-2.5(-3)毫米,有2-4枚褐色鳞片状叶,长圆状披针形,长1.4-2厘米,宽4-5毫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稍抱花萼。总状花序长4-6(-10)厘米,有6-12花;花倾斜,半下垂,花冠广开,广碗形,直径8-12毫米,黄色或黄白色果期花梗长达10毫米,腋间有披针形苞片,长8-10毫米,先端短渐尖。

萼片舌形,先端突狭缩成短刺夹头,长4-6毫米,宽1.5-3毫米,边缘有细微齿;花瓣宽卵圆形或阔卵形,长6-10毫米,宽5-7毫米,先端圆钝;雄蕊10,花丝无毛,花药较小,长1.8-2毫米,黄色。

花柱长7-9毫米,倾斜,上部稍弯曲,先端有不明显的环状突起,伸出花冠,柱头5圆裂。蒴果扁球形,直径7-8毫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

本种为四川特产,其主要特征为:萼片舌形,先端突狭缩成短刺尖头,边缘有细微齿,容易与他种区别。

生长环境

四川鹿蹄草生长于海拔1400-2700米之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

分布范围

四川鹿蹄草产自四川。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北部。

物种区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本种提示

本种为四川特产,其主要特征为:萼片舌形,先端突狭缩成短刺尖头,边缘有细微齿,容易与他种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