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长江水系支流汉江的支流,在丹江口市注入汉江,尧时即名丹水。因传说曾产丹鱼而得名,也有传说,禹之外孙丹朱曾于此治水,为纪念他,后人称丹水、丹江。丹江俗称丹河,古称丹水,亦称丹渊、赤水、粉青江,在陕西境又名州河,河南省淅川县境又名淅江,湖北省丹江口市段旧称均水。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注入丹江口水库。干流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历史上丹江航运发达,明清两朝是丹江航运的黄金时代。丹江径流量小、年际变化大,洪水灾害严重而频繁,含沙量较多。流域内的水利工程有古代著名的沟通丹江与灞水的通道工程丹霸道。20世纪50年代后,沿江建设了二龙山、龙潭等水利水电工程,发挥了蓄水灌溉、发电和调洪作用。

中文名

丹江

所属水系

长江支流汉江的支流

流经地区

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

发源地

陕西南部秦岭凤凰山东南侧

流域面积

17300平方千米

落差

1401米

别称

州河、丹河、丹水、丹渊、均水

河口

丹江口

全长

390千米

平均径流量

174立方米/秒

干流概况

丹江

丹江,俗称丹河,古称丹水,亦称丹渊、粉青江,在陕西省境又名州河,河南省淅川县境又名淅江,湖北省丹江口市段旧称均水。丹江,是长江水系一级支流汉江的支流,是汉江在秦岭南坡最大的一条支流。干流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较大的支流有银花河、武关河、老灌河、淇河、界河、石鼓河、白石河等。

在陕西省境内,丹江干流发源于秦岭主脊-海拔1964.7米(一说1984.7)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的凤凰山东南侧,上源有二;东源从庙沟口向东南流入黑花峪,经铁炉子乡至黑龙口与西源汇合;西源来自牧护关以东的秦岭,向东南流经郭家店、秦岭铺等地,至黑龙口与东源汇合。从黑龙口向下,丹江流向大致呈西北-东南向,流经商州区、丹凤县和商南县,于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流入河南省。丹江在陕西境内的河段长249.6公里,从河源至省界高差1184.8米,比降为4.75‰,流域面积为7510.8平方公里,约占全流域面积的40%,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9亿立方米。

在河南省境内,丹江干流在淅川县荆紫关上游3公里的月亮湾入境,穿行于峡谷陡岸,河床多滩,盆地段平阔水浅。荆紫关至原淅川县城52.5公里有险滩62处,原淅川县城至湖北省丹江口市小江口80公里有险滩44处。1958年在丹江口市修建丹江口水库,1967年蓄水,水面最宽处20公里,最窄处300米,回水影响到淇河汇人口以下的淅川县大石桥乡附近。在河南省境河长117.4公里,流域面积7400平方公里。

在湖北省境内,丹江干流旧称均水,由河南淅川县挡贼口入境丹江口,南流21公里于丹江口市区北与汉水汇合,为丹江口水库组成部分。

主要支流

陕西省境

陕西省境,丹江支流众多,长度在2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1条,10~25公里的干沟有79条,1~10公里的支沟有952条,1公里以下的毛沟多达3430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共有11条;流域面积在20~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有12条;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支流为数众多。

河流

河长

(公里)

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油磨河

29.3

129.1

板桥河

50.7

588.5

外湾河

22.3

117.7

砚川河

36.8

213.5

南秦河

53.3

581.7

汇峪河

32.7

218.9

老君河

41.9

261.3

七家河

35.6

123.0

资峪河

31.3

162.3

银花河

89.0

1031.2

洛峪

36.0

125.6

武关河

121.8

896.7

峡河

28.2

161.6

清油河

67.8

364.4

县河

50.4

276.5

耀岭河

40.3

112.8

湘河

57.0

223.5

冷水河

46.0

235.0

滔河

54.0

355.1

淇河

141.9

黑漆河

29.0

85.7

银花河,是丹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源地有二;南源是东西沟,发源于鹘岭余脉—海拔1468.4米的板板山东侧;北源是北河,发源于流岭南麓坡脚,两源于高坝相汇合,流向为东—西向,先后接纳南家垤河、大庙沟、洛峪河、商路河、古路河和石槽沟等主要支流,于竹林关注入丹江。

武关河,是丹江上游较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海拔1744米的蟒岭主脊南侧,向东南流到庚家河,到石门后始称武关河,到峦庄转折为南—北流向,经武关、毛坪、于毕家湾注入丹江。武关河支流众多,较大的有峡河、桃坪河、赵川河和白阳关河等,两侧大小支流作对称状分布,流域平均宽度为7.7公里,是一条比较明显的树枝状水系。

南秦河,又名乳水、楚水,是丹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商州市西部东岳庙乡鸡冠岭,流向由西向东,流程48公里,至刘湾乡汇入丹江。流域面积575.9平方公里,海拔702~1577.6米,总落差875.6米,平均比降0.83%。主要支流有林岔河、石道峪、赤水峪、石龙湾河、金陵寺河、刘峪河。[1]南秦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6亿立方米,径流模数为7.93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平均流量3.53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流量441立方米/秒。径流年内分配为夏秋较多,冬春较少。平均含沙量4.44公斤/立方米,平均输沙率18.4公斤/秒,平均年输沙量63.4万吨,侵蚀模数1302吨/平方公里,实测最大侵蚀模数2750吨/平方公里。

板桥河,属丹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商州市马角山,流向由北向南,流程47.5公里,至二龙山汇入丹江。流域面积588.2平方公里,海拔730~1300米,总落差570米,平均比降1.2%。沿途有大荆河、黄川河、蒲峪河、石鸠河汇入。多年平均径流量1.45亿立方米,径流模数7.9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平均流量2.59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流量360立方米/秒,平均含沙量4.64公斤/立方米,平均输沙率1.44公斤/秒,平均年输沙量60.2万吨,侵蚀模数1220吨/平方公里,实测最大侵蚀模数2880吨/平方公里。

会峪河,为丹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商州市大河面,蟒岭南坡,流经大河面、宽坪、会峪等地,至夜村会峪口注入丹江。沿途汇入的河流有宽坪河、青棉沟河等。全长31.5公里,流域面积230.2平方公里,总落差605.3米,河床平均比降1.22%,多年平均径流量43.87万立方米。1972年经人工凿山穿洞使河流改道,由罗公砭注入丹江。

滔河,滔河发源于白鲁础乡白龙洞,干流流经十里坪、余家棚、赵川、三官庙等4个乡,流入湖北省。在本县境内全长51公里,总落差约49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83立方米/秒,由于流域内多为石灰岩地区,溶洞泉水多,可补给河道,使滔河枯水流量大而稳定,白岩河口以上,枯水流量约0.5立方米/秒,白岩河口以下至赵川区,枯水流量约1.0立方米/秒至锅底坑汇入晒水台河以后,枯水量可达到1.2~1.4立方米/秒。滔河干流在本县境内可分为3个河段:一是河源至孙家坪峡谷段。长约13公里,流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常流量约0.2立方米/秒。河谷坡降大,总落差可达230米。二是孙家坪至前坡河段。长21公里,落差95米,平均比降约1%。三是前坡至边界河段。长17公里,落差65米。

湘河,湘河是丹江的一级支流,全长46公里,集水面积232平方公里。由3条支流汇合而成。3支流中以冷水河最长,水量最大,应视为湘河主流,其它两条支流为小湘河和泊河。集水面积分别为62.5平方公里和52.8平方公里。冷水河发源于梁家坟乡陈家沟,河源为石灰岩山区,溶洞发育。降水均渗入地下变为潜流,故河源有4公里多长的河段无常流水。位于该地区梁家坟乡的碾子坪、疙瘩坪以下河流开始有常流水,由此至河口,总落差约875米,按地形、地貌特征及水力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可将全河分为3段:一是分水岭至花子潭上游的河谷川道段。此段长11公里,河道比降较平(平均1/50)河谷比较开阔,河滩较多,是主要农田分布区。二是花子潭至对窝坪段。此段为峡谷。长约9公里,落差280米。河峡深切,谷坡陡峭,特别是花子潭至羊角寨有几个大跌水瀑布,十分壮观。三是对窝坪至河口段。此段长26公里峡谷,谷宽一般30~50米,局部地区有小川道,河湾道特别多。

小河,小河又名太吉河。发源于白鲁础乡核桃坪,流经太子坪乡,在太吉河街东头流入丹江。干流全长26.5公里,流域内有多股石灰岩溶洞泉水补给,河水常流量大而稳定.河口最枯流量可达0.4~0.5立方米/秒。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枯水径流模数可达5公升/秒…平方公里,高于其它地区3倍以上。按河流状貌特征,全河可分为以下3段:一是河源至卧虎坪段,长约5公里,为季节性的河流,非雨季河流干枯。二是卧虎坪至布丈沟口又称庙台子段。长9公里,落差350米,平均比降3.9%,常流量约0.1~0.2立方米/秒。三是庙台子至河口段,长12.5公里,落差380米,常流量0.3~0.5立方米/秒左右。

耀岭河,耀岭河全长37.7公里,流域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流经耀岭河、水沟两个乡,入丹江。有效落差600米,平均比降1.7%,河流主要特点是;干流从上到下地形条件基本一致,既无大川道,也无明显狭谷段,河谷宽度一般在120米左右。

清油河,清油河发源于蟒岭主脊,流经沙坪、两岔、清油、徐家店4个乡汇入丹江。全长64公里,流域面积369.2平方公里,总落差1070米,有效段落差895米,根据河谷发育特征可分为3个不同河段:一是河源至两岔段,长23公里,总落差600米,平均比降1/40,常流量0.05~0.15立方米/秒左右,本段全是狭谷。谷地宽约20~40米,仅大坪、七盘磨、大花岔、沙坪等地有小块河滩台地。二是两岔至龙头漫河段,长28.5公里,两岸全为川道,特别是红庙、百家岗、清油河、肖家湾、后湾等地川道比较开阔,计有平地9000多亩,是商南县重点产粮区之一。本河段总落差220米,平均比降0.0077米。三是龙头漫至河口段,长约12.5公里,总落差75米。

县河,县河发源于蟒岭主脊曹营乡的界岭沟。主源称自西北山、汇合东北山之水后穿过县城,经张家岗、徐家店乡汇入丹江。全长46公里。总落差635米。按河谷地形及资源特点,可分为两个河段:一是河源至县城为上游峡谷段,长约20公里,山高谷深,河床狭窄,总落差455米,平均比降2.28%,两岔河口以上的东西北山支流常流量均小于0.1立方米/秒。二是县城至河口川道段,长26公里,落差180米,是本县主要基本农田分布区之一。

河南省境

有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14条支流入丹江,其中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淇河及老灌河。

淇河,发源于卢氏县童子沟,河长147里,流域面积1498平方公里。西坪水文站流域面积911平方公里,调查1896年洪峰流量5860立方米/秒。

老灌河(老鹳河),发源于栾川县伏牛山小庙岭,称淯河,向西流经三川、叫河出境入三门峡市卢氏县改名老灌河,折向东南进入南阳地区汇入丹江,河长225万公里,流域面积4219平方公里。西峡县城附近流域面积3418平方公里,1919年洪峰流量为9530立方米/秒,最大流速达5.56米/秒。最小流量发生在1979年,实测0.45立方米/秒。

湖北省境

湖北境内丹江(均水)的主要支流有界河、石鼓河、白石河。

石鼓河,发源于十堰市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唐山,流域面积97.2平方公里,河长43.7公里,平均坡降6.05‰,流经鸡鸣山、徐湾、石鼓、范清、柳林、殷家庄、毛家庄入丹江口水库。支流有源潭沟、八口寨、余沟、李沟、易家沟。

白石河,发源于十堰市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大白岩,流域面积54.9平方公里,河长20.35公里,平均坡降15.759‰,流经老皇沟、核桃营、寨沟、黄川、温家坪入丹江口水库。支流有西沟、马木匠沟。

水文特征

丹江的主要水文特征是:径流量最小且年际变化大。丹江流域的年径流深在250毫米以下,不仅低于273毫米的全国年平均径流深,在陕西长江流域的大水系中,亦是径流深最小的流域。丹江水系省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9亿立方米,小于汉江的216.0亿立方米、旬河的23.06亿立方米、金钱河的19.92亿立方米,与其河流长度和流域面积极不相称。从丹江径流的多年变化特征看,年径流变差系数0.60,最大与最小年径流比值(K)为9.2,是全省比值最大的大河,即年际变化最大。

径流量

丹江是长江流域径流量最小的一个流域,丹江谷地的年均径流深在250毫米以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9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不仅小于汉江、嘉陵江,也小于旬河和金钱河。

河流

平均年径流

总量

亿立方米

平均年径流深

毫米

丹江

2.56

265.0

丹江

6.75

244.0

武关河

1.88

259.7

南秦河

1.60

328.5

在河南省,荆紫关水文站调查;1876年洪峰流量7380立方米/秒。

丹江水系地表径流的分布,受地形的影响十分显著。丹江上游由荆紫关到程家坡,海拔高程增加312.5米,径流深由209毫米上升到267毫米,升高了58毫米,平均增长率为海拔每增高100米径流深增加18.6毫米。

变化特征

丹江流域径流的变差系数(Cv)值很大,介于0.5~0.7之间,特别是丹凤以东,武关以西地区,变差系数值达0.7之间,因此径流年际变化大,是陕西长江流域变差系数最大的地区,在省内它与黄河流域的孤山川等流域变差系数值并列最高。

据丹凤站1954~1979年资料统计,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为0.60,该站最多水年年径流量为51.4立方米/秒(1964年),最少水年年径流量5.58立方米/秒(1977年),最大与最小年径流比值(K)为9.2,是全省最高区。

丹江水系径流的年内变化也很大,最大径流量与最小径流量的差值悬殊。据荆紫关站(省境外)观测,1960年9月6日实测最大流量为1390立方米/秒,同年6月18日出现的最小流量为3.95立方米/秒,相差达400倍。丹凤站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情况是,1月占2.3%,2月占1.9%,3月占3.5%,4月占7.4%,5月占8.5%,6月占4.9%,7月占19.6%,8月占12.6%,9月占15.8%,10月占13.0%,11月占7.0%,12月占3.7%,汛期(7~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1.0%。

洪水

丹江水系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十分显著,因此洪水灾害严重而频繁。据丹凤站资料,实测最大年洪峰流量为1760立方米/秒,出现于1958年7月16日。实测最小年洪峰流量为117立方米/秒,出现于1973年10月7日。调查最大洪峰流量是1954年的2340立方米/秒。不同重现期年最大洪峰流量是;500年为5530立方米/秒,200年为3410立方米/秒,50年为2530立方米/秒,20年为1960立方米/秒。

1974年9月,发生了一次由连阴雨形成的洪峰不高而流量很大的洪水过程,由于历时长,洪量大,造成了很大危害。丹江河堤商县段即被冲毁9349米,占新修河堤的22%,冲毁耕地1070亩,占新修耕地的36%。

1988年8月13~14日,商州、蓝田、柞水、洛南等四县突降高强度暴雨,其暴雨中心位于秦岭山脊南侧的商州市东岳庙乡吴家沟,9小时内最大降雨量410毫米,其中最大3小时降水量281毫米、最大1小时降水量134毫米。由于暴雨强度大、历时短、笼罩面积小,致使局部山洪暴发,丹江支流河水猛涨,滑坡、泥石流陡发,造成严重灾害。洪灾影响75个乡镇,73万人口受灾,166人死于暴雨洪水、泥石流,倒塌房屋4747间,4000多人无家可归。水毁耕地87万亩,水毁公路428公里、河堤451公里、桥梁16座、通讯线路52公里。当地群众反映,这是百年未遇的大灾。

2010年7月25日前后,汉江支流丹江发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河流泥沙

丹江水系径流量变化显著,本区又为土石山区,河谷两侧有土状堆积物分布,人类经济活动影响较大,使丹江成为含沙量较多的河流。

丹江干流河段河床不断淤高,商县附近河床沉积物厚达18~20米,这一特点也影响着水文情况的演变,使大量洪水成为河床潜水。1962年7月1日21时54分,在商县程家坡水文站测得洪峰流量141立方米/秒,9小时后,在丹凤站测得的流量仅为76立方米/秒,相差达65立方米/秒,可见沿途河槽渗漏蓄积之大。

一般情况下,丹东输沙量变幅比流量变幅大。丹江站输沙量最大年与最小年之比为7.5,而最大年流量与最小年流量之比为5.8。

丹江河流含沙量的年内变化,以汛期特大枯水期较小,比径流的年内变化更集中,其输沙量年内分配也具有这一特点。

河道特征

峡谷多且与宽谷相间出现。丹江水系峡谷众多,特别是程家坡至河源段、日月滩至竹林关段等,都有典型的峡谷河段分布,著名的流岭峡,险峻多石,峡中有大小32处险滩。另外,峡谷与宽谷常交替出现,在商州二龙山以上的河源段峡谷,二龙山至丹凤的日月滩段是商—丹盆地,日月滩至丹凤的竹林关是峡谷段,竹林关至商南县湘河街是宽谷段。

深切曲流发育。在黑龙口至商县二龙山段的王家湾附近,发育在连续的深切曲流,流岭峡谷的日月滩、柏树坪、孤山坪均系深切曲流形成的遗弃古河道和离堆山的典型河段。丹江支流如二道河、会峪沟、老君河、武关河、清油河、南秦河、银花河、耀岭河、冷水河、湘河等,都发育了典型的深切河曲。

丹江上游的河型,基本上属于峡谷、川塬交替分布的藕节河段型,根据河道发育的特征,可分为四个河段;

  河源峡谷段;在商县二龙山以上,河长42公里,从海拔1500米降至海拔730米,比降—般为1%~0.5%,铁炉子以上为典型的“V”型谷,河槽窄狭,谷坡陡峭;铁炉子以下,河谷稍微开阔,在曲流处分布着一些不对称的曲流阶地。板桥河口至程家坡河口,河谷又缩窄为峡谷。河床为沙、砾石。两岸山大坡陡,河谷宽度一般在100~200米,麻街附近稍宽,约有300米左右,秦岭峡口、关隘仅宽6米左右。

商—丹盆地段;在商州程家坡与丹凤日月滩之间,河长68公里,沿河两岸谷地开阔,阶地相当发育,由河谷向两侧,依次是塬、丘陵和低山,河谷地势平坦,河道迂回曲折,形成开阔的弯道谷地,其间有两个峡口,即东龙山和马鞍岭。河床由海拔730米降至540米,比降为3.3‰,河床宽约150~250米,大都为细沙。河谷宽度在1000~3000米,两岸有大片的河滩地,农田连片,俗称“百里州川”。

由于川塬周围的土石丘陵和低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支流含沙量比较大,特别是在洪水季节,携带大量的泥沙,当流出丘陵或低山以后,随着沟床坡度的减小,流速变缓,把携带的泥沙和砾石等堆积在丹江两岸的低阶地上,在沟床逐年淤积抬高的情况下,造成高悬在阶地面以上的地上沟床,每当夏、秋两季,经常发生洪水泛滥,既危害川地农业生产,也造成丹江两岸排水不良,形成大片下湿积水地,尤以东龙山至沙河子—带为最甚。

  流岭峡谷段;在丹凤日月滩至竹林关之间,河长48公里,河床由海拔540米降至海拔400米,比降为3.3‰~2‰,河床多细沙、砾石,山地多由变质岩和砂岩组成,河谷窄狭,陡峭,谷坡多在30~70度,水流湍急,计划修建的竹林关水库就选址在这里。流岭峡谷地段一般没有耕地,仅在日月滩和竹林关以上十多里的孤山坪等处,由于深切曲流造成的古河床较为开阔,有农田分布。

川塬、峡谷段;在竹林关至商南县月亮湾之间,属于典型的宽谷与峡谷相间的串珠状河段。河长53公里,湾滩都比较多,如梁家湾、华家湾、柳树湾,在河流曲流的凸岸多有塬地,如焦家塬、张塬等。这段河床由海拔400米降至海拔200米,比降为2%,河床为沙、砾石。河谷比较开阔,多曲流,水流较缓,如黄洲奎、龙脖子、湘河街、梳洗楼等都是著名的河湾段,湘河、竹林关、柳树湾、过风楼等地河谷宽达200~600米。由于过风楼到湘河,有一段长达10多公里的峡谷,通称湘河峡谷,两岸山高、坡陡,坡度大都在30~60度,谷型为“V”字型,水流湍急。

开发利用

航道航运

在陕西省境内,由于径流量及河谷地形的影响,丹江水系的开发利用,远不如汉江水系那么规模宏大,但也不乏开发利用之例,其中有古代著名的工程丹霸道。丹霸道是沟通丹江与灞水的通道。唐中宗景龙年间,为把汉江下游的物产运抵长安,崔湜建议;“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巉山出石门,北抵蓝田,可通挽道。”“中宗以湜充使,开大昌关,役徒数万,死者十五。”禁旧道不得过,而新道“每经夏潦,摧压踣陷,行旅艰辛,僵仆相继”。丹、灞两水源头仅隔一个相距几公里的分水岭,是汉江与渭河支流最相接近的地带,此处山势较低。丹江古时通航条件较好,清代大水时可通航至商州,石门至长安可利用灞河水道。崔湜建议经汉代褒斜道更有根据,其疏凿的只是丹、灞部分水道,以及丹江和灞水之间的陆路交通。虽未达目的,但可证明丹江可通航到商县,河流水量较今日丰富得多。

在河南省境内,据《尚书·禹贡》记载,在夏朝各州向帝都进贡,荆州贡道是由汉水溯丹江或唐河、白河而上,抵伏牛山南麓,然后翻山而过,经洛水入黄河达帝都。秦汉以前,丹江是通往帝都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丰镐村附近)的一条主要通道。东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北伐,“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步自淅川以征关中”,走的也是汉水和丹江这条水路。明清时,丹江沿河码头,“百艇接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民国时期,航道淤塞,浅滩多,航行困难。陇海铁路修建后,货源流向变化,丹江航运日衰,但对南阳地区的物资运输仍有重要作用。其支流有淇河、淅河、滔河。淅河又名灌河,盛水时3吨木船可通航至西峡。滔河盛水时小木船可上溯70公里至湖北省陨阳县的南化。载重10吨的木船可达陨阳县的刘洞。

丹江的分段通航情况是:荆紫关至淇河口的黄河集,长20.7公里,河面宽50~80米,水深0.2~1.0米,河道宽阔,水流分散,洪水时可通行5~7吨的木帆船;黄河集至双河镇,长56.1公里,河面宽70~120米,水深0.25~1.20米,载重3吨的木帆船可全年通航;双河镇至豫、鄂交界处,长53.3公里,河面宽120~300米,水深0.5~1.0米,可航行载重15吨的木帆船。该河流石滩较多,主要有杨岐、殿子尚、郭沟、武当山、孙家铺、当岗、龚湾、王庄、孙路口、磊山、杨坑、柳林、磨峪湾、刘家泉、大石桥、老人苍、淅川和马蹬等处,枯水时易发生撞船事故。

1969年,丹江口水库建成,使丹江航道发生重大变化。丹江口水库坝址在丹江口。设计坝顶高程162米(黄海高程),正常蓄水位157米,相应库容160亿立方米,库区水面积702平方公里,回水长度由丹江口至申明铺共79.9公里(其中湖北省丹江口至双庙12公里),形成深水航道,常年可通行大型客货轮。其分段情况是:丹江口至鄂、豫交界处(双庙),长12公里,宽300米,深50米以上,航行极为方便;省界至巡路口,长32公里,水面宽阔,风浪大,有浓雾时能见度低;巡路口经过关防滩至黑山嘴为山谷航道,两岸临山,宽300米,高水位时航行方便;黑山嘴至申明铺,长25.6公里,为回水末端,变化较大,高水位时,水面扩宽,一般超过1公里,低水位时,水归河槽,航道明显。由于汛期泥沙受顶托影响,回水末端,河床逐年淤高,枯水季节两岸出现大泥滩,河槽宽度有30~70米,浅滩多,水流急,能航行2~3吨的木帆船;申明铺以上为自然航道,水流分散,流速急,河底多为沙石,1975年后,因上游引水量大,航道水浅,逐年荒废,已不能通航。若清除浅滩,船只还可上溯一段里程。

水利工程

丹江上游商州境内的二龙山水库

据《商州志》与有关县志记载,商州地区在1773年(清乾隆22年),就开始种植水稻,稻田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在丹江河漫滩上,简单堆石围田而成。工程简陋,抗洪能力差,每当洪水季节大部分被冲毁,“每遇山洪暴发,水挟沙石俱下,河堤多被冲毁,良田变为沙滩”。

清末,丹江水系的灌溉工程,商州有3处,灌溉面积2825亩;商南有22处,灌溉面积1087亩。

解放后,丹江水系的开发利用速度加快,已建成的水库有9座,发挥了蓄水灌溉、发电和调洪作用。

二龙山水库位于丹江上游商州境内,坝高63.7米,总库容8100万立方米,装机容量0.375万千瓦,年发电量1361.72万度,设计洪水频率2%(50年一遇),其洪峰流量为1900立方米秒,为丹江陕西境内容量较大的一座水库。

丹江口水利枢纽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于1958年9月1日开工建设,1973年完工。它由长2494米的大坝、装机90万千瓦的水电站、通航能力150吨级的升船机、110千伏开关站、220千伏开关站、陶岔引水渠首及清泉沟泵站等组成。枢纽大坝位于汉江中游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丹江入汉江口下游800米处,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坝顶高程162米。水库跨鄂、豫两省丹江尾部及汉江丹江口上游一段,控制流域面积9.52万平方公里,总库容209.7亿立方米。

旅游开发

20世纪90年代,丹江上游的陕西省丹凤县开始在丹江上进行旅游开发。1991年正式建立丹凤县旅游公司,即以丹江漂流观光为突破口(系大西北之首家)。漂流线暂定上讫龙驹寨船帮会馆涧下,丹江大桥之侧的新码头,下至月日滩,计7公里。倘继续延伸,可流经陕豫鄂三省到丹江口市入汉江。已开航道经“流岭峡”或“月日峡”,属变质岩、红砂岩,谷底峡窄、乱山夹峙,岩如剑,奔流若沸,是探险旅游的最佳选择,极富刺激。然危而夷,险而虞,淆线景点集中,沿途多磨崖石刻。其景观有:明代旅游家徐霞客北谒太华、南朝武当陆水换乘之登舟处、“铁人”拉山处、镇江石、金鸡关、乌龟引水、白龙山、驼峰、月日谭、唐代崔湜主持之开山处等。至于沿途田园风光,更使游人心旷神怡。其所乘航具主要是翘首竹筏,由训练有素之船工撑篙,在“高山流水”、“小小竹排”的音乐中行驶,并由导游指点沿途景观。其开发之漂流项目包括大众漂、雅集漂、恋人漂、蜜月漂等。199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16个国家的87位外国友人前来丹凤漂流,盛赞商洛山“风景秀丽,既有北方之粗犷,又有江南之妩媚,是理想的天然消暑度假胜地”。一位美国女朋友表示:“我喜欢商洛人民,喜欢商洛山水,愿意到商洛任教”。在西安交大任教的英国友人等一再表示要“再到商洛重游”。著名作家姚雪垠为丹江漂流题词:“秦楚雄关,漂流胜景”;丹凤籍作家贾平凹题词:“昔日水旱码头,今日漂流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