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鳄鱼(又称暹罗鳄)分布在泰国中部、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婆罗洲(旧称加里曼丹)东部。泰国鳄喜栖息于海潮波及不到的溪水沼泽地、溪流和河流流水缓慢的地段,也可生活于湖泊等水体中。

拉丁学名

Crocodylus siamensis Schneider

动物界

脊椎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爬行纲

亚纲

双孔亚纲(Diapsida) 、初龙次亚纲(Archosauria)

鳄形目

鳄科

亚科

鳄亚科

鳄属

泰国鳄

中文学名

泰国鳄鱼

别称

暹罗鳄

二名法

Crocodylus siamensis

分布

泰国中部、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婆罗洲(旧称加里曼丹)东部

外形特征

泰国鳄鱼属中型鳄,成体最长可达400cm,常见成体长250~300cm,孵出雏鳄长约25cm。吻中等长,稍凹,长度约为吻基宽度的1.5~1.6倍。两眼眶前端有一对短的尖锐的棱嵴,额上介于两眼眶之间有一明显的眶间纵骨嵴,鳞骨突出成一高嵴。口闭合时第四下颌齿嵌入上颌的一个外刻痕内,该齿外露。下颌骨联合延伸到第四或第五齿水平面。所有齿均植入牙床上分离的窝内。齿式5+13~14/15。

前肢指基部有微蹼。后枕鳞由4块稍大的鳞片组成,排成一横排,左右对称,鳞片彼此分开。项鳞6块排列成群,中间4块排成一正方形,正方形外侧各附1鳞,项鳞与后枕鳞及背鳞彼此分开,距离较大。背鳞16~18横排,每排6鳞,背鳞被限制在背中部,不伸向体侧。体侧每边有2纵列稍大且略突起的鳞片。尾背有双列鬣鳞19~20对,单列鬣鳞17~19个。

腹领由稍扩大的鳞排成一横排。腹鳞有皮肤感官,30~34横排。尾下鳞环列,泄殖腔孔周围为许多小鳞所环绕,后缘与小磷插入较大的环状尾下鳞之间,向后延伸5~7圈,因此,看上去泄殖腔孔后缘有一条细线向尾后延伸,这一特征是泰国鳄的鉴别特征。上体呈暗橄榄绿色或浅棕绿色,带有黑色斑点,尾和背上有暗横带斑,腹部呈白色或淡黄白色。

生活习性

暹罗鳄常栖息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沼泽地、河流保护地段中水流缓慢的区域、湖泊等淡水水域,以及咸淡水水域等。[1]

4月是造巢期,雌鳄是用口和后肢在地面上挖掘一洞穴,产卵于洞穴中。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于4月中旬将大量草料放入产房。雌鳄在产卵前一个星期选择产房,确定后即主动保护产房,不让其他鳄进去;入夜,雌鳄用嘴将草磨碎,同时用后肢将砂和草混合,压成一个高约20cm,宽约25cm的巢,巢建成3~5天后产卵;在野外雏鳄孵出时,雌鳄会帮助雏鳄挖开巢穴,并和雏鳄共同生活一段时间。

以鱼、龟、蛇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幼体以水生无脊椎动物、昆虫等为食

生长繁殖

卵生。雌鳄全长为平均232cm时达性成熟。一般产卵时间在早上5时到9时,产完卵后雌鳄把大量草堆在卵上,此时巢高40~70cm。每窝卵有20~40枚,孵化期长67~68天。每年12月至羿年3月是泰国鳄的交配活动期,雄鳄间有时会发生争偶现象,双雄都将身体前半部露出水面与水面略呈垂直状,然后用头侧面彼此相击,并发出巨大的碰击声,水面也因此泛起较大的波浪。相击一次彼此都跌入水中,经过一短时间又露出水面再次相击,一般相击2~3次就停止了,间或还会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