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坦唑醇,西药名。常用剂型为片剂。为同化激素药。用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预防和治疗;严重创伤、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等消耗性疾病。别名康力龙、吡唑甲氢龙、吡唑甲基睾丸素、司坦唑、Androstanazole、Terabolin,司坦唑醇适应症: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骨质疏松、重病及手术后体弱消瘦、年老体弱、小儿发育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高脂血症等。用于年老多病、产后衰弱等。还用于防治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药品名

司坦唑醇

别名

吡唑甲氢龙

商用名

康力龙、吡唑甲氢龙

英文名

Stanozolol

分子式

C21H32ON2

分子量

328.50

主要成分

激素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药品类别

性激素

适应症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预防和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开始一次2mg,一日3次

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黄疸,停药后可消失。

作用

司坦唑醇片主要用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预防和治疗,再就是严重创伤、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等消耗性疾病。

成分主要是司坦唑醇,规格是两毫克一片,成人常用量用于预防和治疗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般都是口服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女性可以是一次一片。应该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个体化,可以进行每隔一到三个月进行减量,一直减到每天维持量一片。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后体弱创伤经久不愈的可以口服一天三次,一次一到两片,女性应该是减量。小孩常用量的话需要进行最起码减半。

在用药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女性可能会出现痤疮、多毛、闭经。男性有可能会引起精子减少、精液量减少。另外有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消化道系统会出现恶心呕吐的表现。[2]

药物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微溶于丙酮。密闭避光保存。本品蛋白同化作用强而雄性化活性弱,分化指数约120。

临床用于治疗多种涉及血管的疾病,如贝赫切特综合征中的血管现象、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雷诺综合征、浅层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等。同时亦可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骨质疏松,并与生长激素共同治疗特纳综合征。不良反应同苯丙酸诺龙。口服:2-10mg/次。每日或隔日1次。片剂:2mg。

临床应用

睾丸功能不全(无睾症类无睾症,隐睾症)用睾丸酮作替代治疗期间,能促使阴茎及第二性征发育。如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合用治疗隐睾症,可使睾丸从隐处下降。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通过抗雌激素作用使子宫肌纤维及子宫血管收缩,内膜萎缩而发挥止血效果,用于更年期尤为合适。

转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应用睾丸酮治疗常可暂时减轻症状,作用原理未明,可能与其抗雌激素作用有关,也可能通过反馈性抑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从而减少卵巢分泌雌激素。子宫肌瘤应用雄激素治疗,常能抑制肌瘤继续生长,这也可能与其抗雌激素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可能使骨髓造血功能得到改善,特别是红细胞生成,但起效很慢。

疗程持续5-6个月。停药后部分病例可复发,但恢复治疗仍能得到缓解。虚弱性病症包括手术后或各种长期消耗性慢性疾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及长期或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都可用同化激素治疗,纠正负氮平衡,增进食欲,使患者主观感觉改善,加速身体的康复。

用法用量

成人和青少年常用量

①预防和治疗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口服,开始一次2mg,一日3次,女性可一次2mg,一日2次。应根据病人的反应个体化给药。如治疗效果明显,可每间隔1—3月减量,直至每日2mg维持量。但在减量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

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后体弱、创伤经久不愈等治疗;口服,一日3次,一次2—4mg,女性酌减。2.小儿常用量用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6岁以下,每日口服1mg,仅在发作时应用;6~12岁,每日口服2mg,仅在发作时应用。口服,成人每次2mg,每日2~3次。儿童每日1~4mg,分1~3次服。

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黄疸,停药后可消失。服药初期,下肢及颜面可能浮肿。长期使用可引起肝损害,黄胆。肝功不全不宜使用。如出现痤疮等男性化反应应停药。有轻微的女性男性化作用、月经紊乱或闭经,可导致水钠潴留。服药初期,下肢、颜面可能出现浮肿,继续服药能自行消失。少数病例可发生高钙血症。长期用药可致肝损害,并可能诱发肝癌。

注意事项

1.患胃溃疡,肝、肺、心等功能不全者慎用。

2.如长期使用可有肝功能障碍、黄疸等。

3.如出现痤疮等男性化反应应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