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阳江市代管县级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漠阳江中上游。

全市总面积4037.8平方公里,总人口122.4万人,常住人口89.7万人;下辖15个镇、2个街道,309个行政村、40个社区。

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马水桔之乡、中国春砂仁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等20多项荣誉称号。

阳春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四季温和,风调雨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春市常住人口875896人。2020年,阳春市地区生产总值329.2亿元。

阳春市是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的交通中枢,距离阳江港60千米,三茂铁路、阳阳铁路、春罗铁路、肇阳高速、汕湛高速、中阳高速、广湛高铁、234国道、325国道、359国道等途径境内。

阳春市拥有广东阳春凌宵岩国家地质公园,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马水桔之乡、中国春砂仁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等20多项荣誉称号。

2020年5月18日,入选2020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6月,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12月,名列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400强名单》第276名。

中文名

阳春市

外文名

Yangchun、city

别名

春州

行政区划代码

441781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广东省阳江市

地理位置

广东省西南部

下辖地区

下辖15个镇、2个街道、309个行政村、40个社区

政府驻地

春城街道

邮政区码

5296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鸡笼顶、凌霄岩、玉溪三洞、龙宫岩、崆峒岩、广东花滩森林公园等

火车站

阳春东站,阳春站,春湾站等

车牌代码

粤Q

地区生产总值

329.2

地区生产总值

329.2亿元(2020年)

人 口

875896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电话区号

0662

面积

4037.8km²

建制沿革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南海郡,漠阳江流域属之。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在岭南设桂林郡、象郡、南海郡,阳春地属桂林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武帝以其地设九郡,分原桂林、象郡部分地置合浦郡,下置高凉县,漠阳江流域属之。

美丽的阳春,多情的土地

美丽的阳春,多情的土地(7张)

东汉献帝延康元年(魏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分高凉县置高凉郡。

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大帝孙权以高凉西部置高兴郡,并在漠阳江中部西岸置莫阳县。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把高兴郡并入高凉郡,莫阳县属之,郡治在安宁县。

南北朝(南朝·刘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县改称令。高凉郡分为七令。即西平令、安宁令(高凉并入)、莫阳令、罗州令(海陵东部)、平定令、西巩令、禽乡令。迁治西平令(今白沙镇)。

南朝宋元嘉年间(424年—453年)在原临允县南部(今阳春北部和西北部)分置龙潭县、甘东县(南朝齐更名为甘泉县)均属新宁郡。

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析高凉郡置阳春郡,撤销莫阳县,置阳春县(为阳春县得名之始),阳春郡辖阳春县和甘泉县(后相继增加属县)。

南朝梁武帝大通初,广州剌史肖励“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武帝准令置高州。高州辖高凉郡,杜陵郡、宋康郡、安宁郡(以上三郡,均在阳江境)阳春郡,齐安郡(今恩平),连江郡、南巴郡、电白郡、海县郡(今电白、茂名、高州境)等十郡。阳江属高州。改安宁县为高凉县(由安宁改名),为高州治所。大同元年(535年)析广州辖境置高州(治所在漠阳江下游)阳春郡属之。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撤销阳春郡,阳春县属高州;龙潭县改称铜陵县,分甘泉置西域县,流南县(开皇十八年改称南流县)。均属端州。大业二年(606年)复置高凉郡,阳春县属之;撤销西城、流南二县,并入铜陵县,属信安郡辖。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高州,复为高凉郡,治所在高凉郡,领高凉县、杜原县(永宁、义康并入杜原),海安县、阳春县、连江县(南巴并入连江)、电白县(海昌并入)茂名县、石龙县、吴川县等九个县,后又分高凉县置阳江县(为阳江县得名之始)。

唐置春州,州治在今春城镇城区,并恢复流南县,春州领阳春、流南二县。同年又分春州置勤州(又称铜陵郡),从铜陵县分置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春、勤二州隶属于岭南道。

唐武德五年(622年)恢复西城县,属春州;撤销勤州,将富林县并入铜陵县。不久,西城、流南二县并入阳春县。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恢复勤州,辖铜陵县。长安二年(702年)又撤勤州,铜陵县改属春州。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勤州及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天宝元年(742)年春州又称南陵郡,并析阳春县置罗水县属之;勤州又称云浮郡。乾元元年(758年)春州仍领阳春、罗水二县;勤州由富林徙治于铜陵,又称铜陵郡,领铜陵、富林二县。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恩州为恩平郡,治所在阳江城,属春州。隶宗乾元元年(758)徙勤州州治于云雾河曲铜陵县治所(今春湾镇山角村)仍辖铜陵、富林二县。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废恩平郡名,复称恩州,治所在阳江城,领阳江县,林陵县、恩平县,属岭南道广州都督府。徙勤州州治于云霖河曲铜陵县治所(今春湾镇山角村)仍辖铜陵县和富林县。

五代(907年—960年),阳春县属南汉,复置流南县,春州领阳春、罗水、流南三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

北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废杜陵、恩平二县入阳江,仍设恩州、州治阳江城,领阳江县、阳春县,属广南东路,同年废春州。翌年阳江、阳春分治,复春州,撤销勤州、原所属富林县并入铜陵县,属春州辖。阳江仍为恩州。

北宋真宗大中符九年(1016年)废春州,阳春县改称新春县改属新州。真宗天禧四年(1020)复春州,新春县复称阳春县。春州领阳春县和铜陵县。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南恩州,州治阳江城,复领阳江县、阳春县,时废春州为阳春县,铜陵县并入阳春县,属南恩州。南恩州属广南东路。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南恩州改称南恩路,总管府,府治阳江城。领阳江县、阳春县,属广东道。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废南恩路总管府后,阳江、阳春各自为县,阳江县治在阳江城,属肇庆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阳春县改属肇庆府。万历五年(1577年)十一月从阳春县划出富林及西部山区(即今河㙟镇的云帘,松柏镇的云容、双黄、北河,圭岗镇,永宁镇,花滩林场,山坪乡的长沙、丰垌、岳埇,双滘镇的五星、根子、榕子等地),并入东安县(后改称云浮县)。

清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升阳江县为阳江直隶州,以肇庆府属的阳春县、恩平县隶属。同治九年(1870年)改阳江直隶州为直隶厅,阳春、恩平二县,仍属肇庆府,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奏请改阳江县为阳江直隶州,阳春、恩平二县拨归管辖。十月改阳江直隶厅为阳江直隶州,辖阳江、阳春、恩平三县。恩、春两县绅士以隶阳江直隶州不便,禀争仍隶肇庆府。上级始终未答复。至宣统三年,尚属悬而未结之案。

民国元年至十三年(1912—1924年)阳春县属肇罗阳镇守使管辖。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署治茂名)管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阳江县、阳春县同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治在茂名。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一月改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署治茂名)。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阳江县、阳春县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二月改属广东省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治在台山。

1949年10月,阳江、阳春县属广东省粤中地区,专员公署,署治江门。1952年改属粤西行行区。因署治在湛江1956年2月20日后,又改称为湛江专区。

1950年7月,把原来明代由阳春县划出并入东安县的西部山区,从云浮县划出归属阳春县辖地,阳春县境才固定现在的规模。

1956年,又改属湛江专区。

1958年11月4日,阳江县、阳春县合并为两阳县,治所在阳江城。

1961年3月25日,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决定两阳县重新分为阳江县和阳春县,3月28日两县分开办公。

1983年9月,属江门市属县。

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阳江县,建立阳江市辖两区(江城区、阳东区)、两县(阳西县、阳春县),原阳江县分为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阳春县从江门市划出,归新设的阳江市管辖。

1994年5月5日,经省政府报国务院批准,撤销阳春县,设立阳春市(县级),以原阳春县的行政区域为阳春市的行政区域。阳春市由省直辖,委托阳江市代管。

阳春风景

行政区划

2019年,阳春市下辖15个镇、2个街道(河㙟镇、松柏镇、陂面镇、合水镇、春湾镇、岗美镇、河口镇、潭水镇、八甲镇、双滘镇、永宁镇、圭岗镇、石望镇、马水镇、三甲镇、春城街道、河西街道)。市政府驻地为春城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的中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漠阳江中上游。地理座标为东经111°16’27"至112°09’22",北纬21°50’36’’至22°41’01’’。全市总面积4037.8平方千米。南北长104千米,东西宽91千米。东与恩平市相接,南与阳东区、江城区、阳西县、电白区相连,西与高州市、信宜市接壤,北与罗定市、云安区、新兴县为邻。

阳春地图

地形地貌

阳春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漠阳江北南纵贯全市,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

气候

阳春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四季温和,风调雨顺,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2380毫米,年平均日照达2000小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阳春市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有铜、铁、锌、钨、锡、煤、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36种之多,是全国矿产最丰富的6个县(市)之一,其中水泥石灰岩储量在10亿吨以上,是生产高标号水泥的好材料。

生物资源

阳春市森林覆盖率59.2%,有650多种野生植物,1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茶杜鹃、猪血木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

人口民族

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897177人,城镇人数377801人;户籍人口1223300人,城镇人数375384人。[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春市常住人口875896人。[3]

阳春风景

经济

综述

2012年7月1日,阳春市被纳入广东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第二批试点范围。

2018年,阳春市地区生产总值39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0%、1.4%和6.3%。三次产业比重为15.7:29.1:55.2。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3.8%、12.8%和73.4%,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6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全市人均GDP为43981元,比上年增长3.5%。[1]

2018年,阳春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4%,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1.6%。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6%,居住类与去年持平,交通和通讯类上涨1.3%,医疗保健类上涨4.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8%,衣着类下降4.2%,教育文化及娱乐类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3%。

2018年,阳春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63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7.0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2%。

2018年,阳春市固定资产投资7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4.56亿元,增长49.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完成22.45亿元,增长4.0%,民间投资完成39.99亿元,增长13.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27.4亿元,增长82.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75亿元,下降16.7%;装备制造业投资完成6.48亿元,增长72.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49亿元,比上年下降21.5%。商品房销售面积75.19万平方米,增长5.9%,其中住宅74.29万平方米,增长6.2%。商品房销售额36.52亿元,增长35.6%,其中住宅35.83亿元,增长34.3%。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9.2亿元,增长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2亿元,增长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亿元,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95.2亿元,增长3.2%;农业总产值139.5亿元,增长2.1%;外贸进出口总额25.2亿元,增长10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9亿元,下降10%。[7]

第一产业

阳春是广东省粮、油、林、生猪生产基地之一,又是广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春砂仁、霍香等南药主要产区。市内建成了水果、蔬菜、甜玉米、蚕桑、香蕉、马占相思六大生产基地,颇具本地特色的阳春红荔枝、马水桔等优质水果广销省内外。

2018年,阳春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31亿元,同比增长1.6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51万亩,比上年下降0.44万亩;粮食总产量30.10万吨,下降0.3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6.11万亩,增加1.16万亩;蔬菜产量37.36万吨,增加1.7万吨。花生种植面积16.75万亩,增加0.12万亩;花生产量2.60万吨,增加0.03万吨。水果总产量32.03万吨,增加0.55万吨,其中柑、桔、橙产量4.72万吨,减少0.6万吨。

2018年,阳春市完成造林、更新和低改面积4371公顷。森林资源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

2018年,阳春市肉类总产量11.22万吨,同比增长0.10%。其中,猪肉产量8.90万吨,同比增加0.30%;禽肉产量2.04万吨,同比增加0.10%。

2018年,阳春市渔业总产值4.33亿元,同比增长0.98%。全年水产品产量3.31万吨,同比增长1.5%。

第二产业

2018年,阳春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7亿元,增长1.5%。(一)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12.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减少14.7%。(二)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2.44亿元,同比减少22.7%;重工业增加值34.56亿元,同比增长4.0%。(三)按主要行业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5.76亿元,同比下降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8.19亿元,同比增长4.2%;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36亿元,同比下降6.7%。

2018年,阳春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5家,实现总产值15.39亿元,下降28.6%;实现利润总额0.63亿元,下降2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5万平方米,增长8.9%。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8年,阳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5亿元,增长9.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2.83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的77.27%,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67亿元,占全市商品零售总额的22.73%,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7.46亿元,增长2.3%;零售业零售额161.82亿元,增长13.2%;住宿业零售额1.71元,下降18.6%;餐饮业零售额21.51亿元,增长9.6%。

对外经济

2018年,阳春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24790万元,同比下降18.33%。其中:进口总额21318万元;出口总额103472万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5.45万美元,同比减少71.86%。合同利用外资2225.90万美元,同比增长418.86%。

旅游业

2018年,阳春市接待旅游总人数42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6%,旅游总收入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国内旅游人数419.2万人次,增长22.7%;国内旅游总收入63.95亿元,增长16.8%。全年接待境外游客人数1.09万人次,下降2.2%。

邮电业

2018年末,阳春市固定电话用户11万户,比上年增长13.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0.3万户,比上年增长10.9%。

金融业

2018年末,阳春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3.59亿元,比年初增长8.84%,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3.16亿元,增长8.85%。在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中,住户存款余额251.04亿元,增长7.7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7.22亿元,增长2.39%;广义政府存款64.05亿元,下降17.68%。全市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1.18亿元,比年初增长15.20%。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1.17亿元,增长15.20%。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中,住户贷款150.41亿元,增长29.4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0.61亿元,下降18.03%。

阳春风景

交通运输

公路

肇庆—阳江高速公路阳春段:途径河朗镇、松柏镇、陂面镇、河西街道、春城街道、马水镇、岗美镇。

汕头—湛江高速公路阳春段:途径石望镇、春湾镇、松柏镇、陂面镇、河西街道、马水镇、潭水镇、三甲镇、八甲镇等9个镇(街道)。

中山—阳春高速公路阳春段,途径春湾镇、合水镇、陂面镇。

阳春至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项目起于阳春市(接中山至阳春高速公路),往西经阳春市圭岗镇、永宁镇、双滘镇及高州市大坡镇、深镇镇、古丁镇、平山镇、水口镇,终于茂名信宜市北界镇(省界),与广西岑溪(粤桂界)至大新高速公路相接,路线总长140公里。拟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120公里,总投资273亿元。项目建设期为3年,将于2021年底前开工建设。[4]

郁南—阳西高速公路阳春段(规划)

2015年12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颁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公路网粤境段线位规划的通知》,重新明确了阳春市普通国道线位走向、控制点及规模。阳春市调整后的普通国道线路有3条,里程216.687千米,其中重复里程31.355千米,实际新增里程185.332千米。省道升级为国道里程165.332千米,县乡道升级为普通国道20千米。

234国道:国道兴隆至阳江公路阳春段,由现有省道S369线罗阳至春湾段、省道S113线春湾至春城段、省道S277线春城至岗美段组成,里程85.08千米。线路走向:自罗阳进入阳春市境内,途经河朗、松柏、春湾、合水、春城、岗美等。

325国道:国道广州至南宁公路阳春段,由现有乡道Y235线、省道S113线春城至长塘段组成,里程88.584千米。线路走向:自江城塘坪进入阳春境内,途径轮水、春城、马水、潭水、三甲、八甲等,于长塘出阳春境。

359国道:国道佛山至富宁公路阳春段,由现有省道S113线阳春里仔水至春湾段、S369线春湾至罗阳段组成(共线G234线春湾至罗阳段),里程43.023千米,其中共线31.355千米。线路走向:自新兴天堂进入阳春,途经春湾、松柏、河朗等,于罗阳出阳春境。

省道S278线:潭水、河口

省道S371线:三甲、双滘,于七星出阳春境内,进入高州马贵。

铁路

广茂铁路:广州至茂名铁路,贯穿境内105千米。

阳阳铁路:阳春至阳江铁路,途径阳春、阳东、江城,到达阳江港。

春罗铁路:春湾至罗定铁路,始建于1994年,2000年投入试运营使用,2003年正式开通运输。

广湛高速铁路:从阳春市春湾镇中部进入,依次经过阳春市合水镇、春城街道,境内设阳春东站。

火车站:

阳春站,客运营业站站点,K828次列车(成都—深圳东)、K1206次列车(昆明—深圳东)、K587次列车(深圳西—成都)、K827次列车(深圳东—成都)、K365次列车(广州—昆明)、K511次列车(上海南—海口)、K9049次列车(广州—信宜)等在该站停靠。

序号

代售点名称

地址

营业时间

窗口数量

1

阳春站德容票务销售点

阳春市春城镇东湖东路97—8号

07:30—22:00

1

2

广铁青旅阳春市阳铁商旅票务中心代售点

广东省阳春市春城镇府前路79号

08:00—18:00

1

水路

距阳江港口60千米。

货运总量

2018年,阳春市货运总量3405万吨,增长%。其中,公路运输3097万吨,增长19.7%。全年旅客发送290.39万人,增长2.25%。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70123辆,比上年增长22.7%。民用轿车保有量59636辆,增长21%。

阳春风景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8年,阳春市申请专利量826件,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发明专利71件,增长82.05%;专利授权503件,增长51.05%。全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37.5亿元,增长37%。

教育事业

2014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圭岗镇、河㙟镇、松柏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授予石望镇、八甲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2018年4月,陂面镇、合水镇、永宁镇、河口镇、马水镇、双滘镇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复评。阳春市已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

2018年,阳春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468人,在校生5822人,毕业生2556人,比上年增长28.57%;普通高中招生5028人,在校生15079人,毕业生5564人,比上年减少5.06%;普通初中招生11753人,在校生32279人,毕业生8765人,比上年增长1.27%;普通小学招生16584人,在校生90325人,毕业生10974人,比上年增长1.93%;特殊教育招生149人,比上年增长338.23%,在校生541人,比上年增长86.55%;幼儿园在园幼儿37742人,比上年增长0.07%。

文化事业

2018年,阳春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4个,艺术表演团体机构27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0%,电视人口覆盖率98.0%,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98.5%。新闻、出版等事业健康发展。

医疗卫生

2019年8月,阳春市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8年末,阳春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34间,其中,市属医疗卫生机构7间,乡镇卫生院15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间,民营医院7间;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年末实有床位5142张,其中,市直属各医疗机构床位2060张,乡镇卫生院1314张。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80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13人,注册护士1907人。

人民生活

2018年,阳春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76.6元,增长8.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17.6元,增长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05.1元,增长8.1%。

社会保障

2018年,阳春市参加失业保险33893人,比上年增长6%;社会养老保险102022人,增长8.61%;工伤保险66731人,增长13.27%;生育保险46491人,比上年增长4.17%;基本医疗保险75029人,比上年增长3.22%。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93799万元,增长23%。

2018年,阳春市有福利院1间,床位250张;敬老院17间,在院人数387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7886万人。

城镇建设

2020年5月29日,阳春市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历史文化

方言

阳春市境内方言较为复杂,主要的方言有阳春白话、阳春涯话(即客家话)、阳春瑶语,这三种方言同属于汉藏语系。

阳春话属粤方言,它以阳春市春城地区为代表,使用的人口约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因与邻县(如高州、信宜、罗定、恩平、新兴等县、市)方言互相影响,市境内的不同地域的阳春话也有所差异。大致可分为;

(1)春中白话,通行于春城、合水、陂面,圭岗、马水大部分,永宁、潭水、三甲部分村庄,使用人口约30余万;

(2)春北白话,通行于春湾、松柏、河朗以及石望乡、卫国乡,使用人口约17万;

(3)春西白话,通行于八甲、双滘、山坪乡部分,受境内客家话影响较大,使用人口约5万;

(4)春南白话,通行于岗美、河口,使用人口近7万。

客家话是境内第二大方言,32%的人口使用这种方言,近30万人,涯话主要分布于潭水河以南的春西、春南地区,如潭水、三甲、八甲、双滘、河口等地,以及永宁山区、西山边缘和漠阳江两岸的一些村落(马水、春城、合水、春湾、河朗、圭岗等),占全县总人口的32%。

此外,境内现有瑶族近1万人,主要分布于永宁、圭岗、合水的部分村落,但汉化倾向较明显,能使用瑶语的仅有数百人。

文物古迹

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

阳春市有149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人居住的洞穴遗址——独石仔,位于陂面镇六村岗的独石仔山南麓,是华南重要古洞穴之一,是阳春市第一个全国重点重点保护单位。

石望铸钱遗址

石望铁屎迳为古代冶炼遗址。1989年6月29日,铁屎迳铸钱遗址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在距离遗址400米处的鱼塘曾出土1900多枚铅钱。

还有通真岩的摩崖石刻、崆峒岩的古建筑及摩崖石刻、石望乡交明村铜陵垌口的古铜陵牌坊、那乌古桥、春城文塔、永宁的飞来寺塔、岗美的崧台李公祠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阳春根雕、高流河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阳春风景

地方特产

春砂仁

马水桔

玫槐花

“阳春红”荔枝

大河桔

沙姜

香蕉

蚕茧

八甲荬菜

阳春三甲切粉

风景名胜

阳春市素有“小桂林”之称。境内有景点30多个,形成凌霄、春湾、春城、八甲四大景区。拥有南国第一名胜的凌霄岩、国内影视拍摄重要基地的春湾石林、全国四大崆峒山之一的崆峒岩、岭南第一瀑的白水瀑布、中国第一氡泉的春都温泉和鹅凰嶂、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阳春八景凌霄秀色、鹅凰飘瀑、春湾奇观、东湖春晓、崆峒禅踪、漠阳古韵、春都氡泉、凤凰朝阳名闻遐迩。鸡笼顶高山草原、鹅凰嶂森林生态、马兰田园风光等生态旅游景点规划建设中。凌霄岩、龙宫岩、崆峒岩、玉溪三洞、白水瀑布等饮誉中外。1994年,春湾—凌霄岩风景区被广东省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内特别是港台影视拍摄重要基地。还有花滩森林公园、慈云岩、通天蜡烛、仙湖、通真岩、鱼王石等景点。

广东阳春凌宵岩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特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是岩溶地貌、地层及构造遗迹、古人类洞穴遗址,主要人文景观有摩崖石刻、碑帖、民族风情。

著名人物

冼英(512—)史称“冼夫人”,封谯国夫人。历梁、陈、隋三代,出身高凉俚族首领家庭,梁大同元年(535年),高凉太守冯宝与冼夫人结婚,其后子冯仆任阳春太守,孙冯盎领漠阳太守(各史志均误刊为汉阳太守,阳春县志有刊正为漠阳太守),曾孙冯智戴任春州刺史。至唐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冯智戴逝世(刻石像立于唐高宗乾陵)。冼夫人及其儿孙统辖、治理阳春地方共163年。长安元年(701年)兵入高州,杀冯君衡。冼夫人及冯氏地方政权结束。

冯仆,字纯贤,生于梁太清二年(548年),在阳春郡太守任内,娶冼氏族女为妻,生养有魂、暄、盎等三子。

冯盎(573—649),字明远,生于陈太建五年,由于冯家迁居良德县,史书称良德人。冯盎善于治理地方,得民心。贞观二十三年死。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刻石像立于唐太宗昭陵。有子二十余人。

韦君载(生卒年不详),字厚元,宋南乡都留安村(今属岗美镇)人。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会试,登进士。以奉议郎,权摄广南东路提举。

梁国杰(生卒年不详),本县人,元朝武士。有才略,正直无私,两任邻封,官为昭勇大将军、沿海招讨使。威令严明,士卒从命,海寇遁迹。

莫益兰(生卒年不详),别号安民,春北新围人(今春湾镇安民村委会),元末农民起义首领。

梁应材(1587—1660),号瑶石,生于明万历十五年,春城人。万历四十年广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二十八名,登进士,授江西进贤县令,调任芜湖县令。

刘裔烗(1627—1698),字嗣昭,号绮园,生于明天启七年,太平都(今三甲镇新楼)人。清顺治十七年广东乡试第十九名举人。康熙二十八年,授山东济阳县令。总纂《阳春县志》,著有《述古家训》、《赏奇轩集》,《绮园诗钞》。

李惟扬(1683—1756),原名修先,号嵩台,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南乡都李堡(今属岗美镇)人。康熙五十年广东乡试武科第一名;五十一年京都会试第九十一名,登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累迁广东左、右翼镇总兵。为官33年,著有《嵩台诗词》。

林闻誉(生卒年不详),字体仁,号静山,春城人。康熙五十九年广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六十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五十一名,登进士。雍正元年任直隶顺天府保定县令,升霸州知州。著有《花笑轩诗文集》、《排律》和《杂著》。

谢仲坃(1702—1777),字孔六,号耳溪,轮水(今属岗美镇)人。雍正元年广东乡试第一名,登解元;雍正五年京都会试登明通进士。乾隆三十七年护理衡永郴桂道,次年升驿盐长宝道道台。平江县城南、水府庙侧兴建“谢侯祠”,塑有手执红薯的仲坃像供后人瞻仰。著有《楚南纪略》、《山余堂诗集》、《耳溪文集》。

刘宗湘(1700—1759),字亦广,号曲水,三甲堡旧院村人,清雍正举人。在京任职7年,逝于郎署。

何朝端(生卒年不详),春城人。清乾隆十五年广东乡试第二十九名,登举人,十九年京都会试,登明通进士。授东安教谕,先后任海康、遂溪、徐闻等县教谕,升任雷州府教授。

梁作文(生卒年不详),字有造,号纲菴,阳春县城人。其兄作兴在乾隆元年成为广东乡试第十七名举人。作文于乾隆十五年(广东乡试,得第二十三名登举人,授国子监学正;二十二年京都会试,为第十名登进士。任河南陈州府项城县知县。倡建莲溪书院,卒于任上,书院侧建梁侯祠纪念。

谢方端(1724—1813),清雍正二年生于岗尾轮水(今岗美镇),谢仲坃长女。幼年丧母,与刘宗衍结婚。而立之年,夫去世,子方三岁,还有两代遗孀。晚年随子芗谷居于官署,有《小楼吟稿》、《小楼诗钞》流传。

刘荣玠(1773—1836),字介佩,又字锡亭,号南屏,三甲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嘉庆十二年广东乡试第十八名,登举人;十六年京都会试第三十二名,登进士。官至嘉兴、严州、虔州等府知府。晚年著有《以约堂文稿》,重订《左传记事本末》。

刘世馨(1752—1837),号芗谷,字德培,以号行世,谢方端之子,生于清乾隆十七年。三甲新楼村人。署雷州府教授。著有《粤屑集》。

谭敬昭(1773—1830),字子晋,又名康侯,号选楼,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阳春县城人。嘉庆十一年郡试第一名秀才;十二年广东乡试十一名举人,选充武英殿校录官;二十二年京都会试第二百三十二名,登进士。授户部主事,寄寓于北京广东会馆。一生勤于文学著作,尤精歌赋,其诗词著称岭南,幼年著《趋庭》、《闻韶》诗集。青年著《答客难》、《七稽》等名作,甚称于时,乐府尤为出众,与张维屏、黄培芳并称“粤东三子”。晚年著有《听云楼诗钞》、《词钞》。道光十年卒于任。《清史稿》有传。

黎四贵(1811—1854),南厢都平坦堡下塘朝(今合水镇)人,生于清嘉庆十六年,善于经商,到道光二十五年地租收入增到8000余石;在新兴、春湾、合水、春城等地开设当铺9间,家财值毫银60万元。受太平天国和天地会的影响,在咸丰三年(1853年)农历三月,组织农民队伍起义反清。黎四贵、江阿戊进城,张贴文告,释放囚犯。守备黄者常逃奔双滘,知县刘式恕出走三甲,千总吕文光退屯崆峒岩,农民起义声震阳春。

罗升棓(生卒年不详),字瑄琳,号次桓,原籍大铛湾(今河镇),后迁居春城。清嘉庆二十一年广东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嘉庆二十四年京都会试第二百五十名登进士。名闻于朝,调潼州、重庆、夔州知府。著有《兀兀集诗钞》。

莫苍棨(生卒年不详),字戟门,那乌堡(今春湾镇)狮子岗人。清道光十四年广东乡试第六十四名登举人;十五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一十一名登进士。官至太原同知,69岁卒于任。

刘荣琪(1817—1868),字昆圃。生于清嘉庆二十二年,三甲人。道光二十四年广东乡试第八名登举人;二十五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三十四名登进士。任工部主事。

刘承辇(1821—1893),字鸣驺,号銮坡,生于清道光元年,三甲人。道光二十六年广东乡试第十二名登举人。同治元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七十名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改江西候补同知,署广丰县令,调江西瑞州府同知,加知府衔。咸丰四年天地会首领江阿戊、黎四贵攻陷阳春县城;同治元年客家军首领韩端、戴子桂由恩平攻陷上三都黄泥湾、合水等地;同治二年太平军首领郑金、刘昭等攻陷潭水、三甲、八甲、双滘等地,刘承辇先后三次组织和率领民团乡勇协助阳春千总镇压各路起义军。

颜有庄(生卒年不详),青山堡大塘村(今松柏镇境)人。咸丰二年广东乡试第六十四名登举人;十年京都会试,登进士。授浙江仁和县令,太平天国李秀成军攻陷杭州,颜自缢于县署。清廷恤荫三代“云骑尉”。

刘德琯(生卒年不详),字子韶,号小夔,潭水堡高人。清同治二年广东乡试第三十三名登举人。善诗赋,通经史,主讲瑞云书院10年。同治十三年署部选司训,任三水县教谕。光绪三十年(1887年)续修《阳春县志》,稿成未刊行。65岁卒于任。著有《射木山房诗集》。

郑宏璋(1911—1983)春城人,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

黄云(1921—2011)春城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党委副书记、顾委主任。

罗杰(1925—)春城人,曾任广东省科委主任。

黎运汉(1927—)双滘人,修辞学家,暨南大学教授。

谢维祥(1930—)双滘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阳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郑秉业(1931—1999),岗美镇新圩人。1988年担任阳江市委副书记,后任阳江市政协主席。

岑圣权(195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画家、广东楹联书画院副院长

杨开乔(生年不详)永宁人,曾任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

吴泽伟(生年不详)潭水人,阳春旅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深圳大学原党委书记。

黄伟(生年不详)春湾人,深圳市阳春商会名誉会长,深圳市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魏建朝(生年不详)深圳市阳春商会会长,深圳市富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希臻(1955—)春城人,曾任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正厅级)。

梁本佳(1955—)马水人,曾任中共阳江市委常委、秘书长,广东省质监局党组成员、副巡视员、巡视员。

黄运带(1955—)岗美人,曾任阳江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刘平,1955年7月生,籍贯、出生地广东阳春,曾任湛江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刘宛子(1957—),广州市文化新闻广电出版局巡视员

范绍佳(1962.03—),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严植婵(1964—)女,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钟毅(1965—)永宁人,香港中联办广东联络部主任。

陈伟才(1972—)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冯文乐(1980—)男歌手。通过“残酷一叮”节目走红。

邱英玲(1980—)春湾人,中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阳春市有史以来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5]

黄小瑜(1984—)合水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08级本科,中国内地女演员。

胡瑶瑶,中国蹼泳运动员,获2018年世界蹼泳锦标赛女子4×100米蹼泳接力冠军。

张瑞轩,中国田径运动员,1996年出生,获2018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田径4×100米接力赛全国冠军、2018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男子200米冠军。

郭清,中国跆拳道运动员,获2019年世界跆拳道公开赛女子49公斤级冠军。

邱惠怡,中国马术运动员,2001年出生于春城街道更古坑村,获2019年全国青年舞步锦标赛盛装舞步个人赛冠军。[6]

古文静,2004年出生于合水镇,获2020年中国跆拳道公开赛青年组女子59公斤以下级冠军。